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易小准:关键时刻中国外贸向何处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3日 12:57  《中外管理》

   文/国家商务部副部长 易小准

  未来,中国政府对于外经贸的政策导向将侧重四点。

  2008年,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严峻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果断决策,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了各种重大的挑战,有效应对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保持了经济平稳加快发展和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

  在困难中前行

  在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方面,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前9个月,全球的进出口总值增长了25.2%,其中出口增长了22.5%,进口增长了29%。我国同期的出口额则达到6711亿美元,同比增长24%。船舶、汽车和工程机械等出口,增长明显加快。对新兴国家的进出口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美欧等市场增长的不足。

  利用外资也保持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2008年前三个季度,我们实际利用外资744亿美元,增长了39.9%。通信设备、计算机等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增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有了较快的增长。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预计前三季度对外投资总额超过350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的投资292亿美元,比去年同比增长1.2倍。所以,总体上看,我们当前对外经贸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

  展望未来一段时期,我们国家对外经贸发展仍然具备不少有利的条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巨大,经济增长的空间很大;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国内市场日益扩大等等。

  警惕衰退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通过参与国际合作,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规模,分别名列世界第一、第三和第七位,产业配套能力也位居世界前列,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我们国家在继续保持劳动力数量优势的同时,劳动力的质量也在明显提高,仅每年新增大学毕业生就超过了400万名。

  另外,我国外贸储备充裕、财政金融体系稳健,企业开展国际经营的能力日益提高,世界各国与我们国家加快投资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加强走出去的基础环境日趋完善。这样一些基本的条件,就决定了中国对外经贸长期内仍然会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贡献也会越来越显著。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对外经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在明显增多。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投资、生产、消费活动都出现了萎缩,世界经济明显减速。不少经济学家预测:美国经济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将继续下降,陷入衰落的可能性非常大。

  新兴经济体受直接影响比较小,但是全球经济下滑造成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市场价格走势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全球,特别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通胀的压力近期仍然存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的各种变化,既带来诸多挑战,也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机遇。

  未来的四个重点

  总的来看,我国的对外经贸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扩大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的战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对于出口导向型企业来说,我们不能坐等政府政策的扶持,要努力变压力为主动,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淘汰落后的产能,加快产业升级,从根本上增强我们抗风险的能力。

  2.积极扩大内需,扩大消费。中国有13亿人口,扩大消费具有重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我们中国的优势,也是我们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立足点。从完善农村市场流动体系入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努力扩大农村消费。以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扩大服务消费为着力点,积极扩大城市居民的消费,加快市场信用信息和标准建设,大力规范市场秩序,为居民消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过去五年间,我们国家的消费年均增长13.1%,据专家测算,未来即便我们年均增长10%,到2020年中国消费规模也将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巨大的消费潜力是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为我们的企业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3.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积极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严格限制外商投资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优化外资区域布局,鼓励外商到中西部地区和东部老工业基地去投资。

  4.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完善有关的政策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经营,培育国际经营品牌,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我们将推动自贸区的建设,开展自贸区对话,通过参与多边双边谈判等各种方式为我们国家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本文根据“第17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演讲现场录音摘编而成,未经本人审阅。标题为本刊加拟。)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