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价值链到价值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 15:46 21世纪商业评论

  文/彭韧

  工业生产的基本过程是:上游供应商首先从自然界获取基本资源,制造部门再将原材料转变为工业产品,最后分销商将最终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消费者在使用完产品后,将产品包装以及废弃产品丢弃。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废料和垃圾,人们在内心观念中已经普遍接受它们是工业生产方式无可避免的副产品。

  但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可持续性最终由于工业生产能力的不断增长而遇到了天花板。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的计算,在2003年,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费已经远远超出了地球能够自我更新的范围,在临近最后的资源耗竭点之前,人类必须首先降低自己的资源消耗量。即使不考虑资源枯竭的问题,近年来,以能源、矿产为代表的上游资源价格普涨也让企业具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压力。因此有人建议,将长期通行的企业价值链(Value Chain)的概念转变为价值环(Value Loop)。

  价值链的概念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提出的,波特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和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链是首尾两端开放的,因此价值链的概念很自然让人接受生产是一个从发掘到废弃的直线过程,而价值环则意味着首尾闭合相连,企业将循环反复利用资源,尽力降低工业生产对于自然界的冲击。从价值链到价值环,需要补足的是从消费者返回到制造部门、或者原材料供应部门的一环,这需要企业在商业模式与技术上有所创新。

  与以往所提出的资源循环计划不一样的是,价值环理论将解决资源损耗问题的责任交给了原本处于价值链中的制造企业和上游供应商,而不是在国民经济中再去建立一个单独的资源回收部门。更重要的是,价值环理论强调,物品从废弃物返回到价值环前端的环节,跟传统价值链中工业制造的过程一样,是一个价值增值的过程,这一环节上的企业同样能够得到经济效益的激励。如果企业抛弃工业废料和垃圾的成本为零或者极低,那么这样的反向增值也许就永远不会发生,因为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从回收原材料中循环利用的经济效益远远比不上购买新的原材料。但如果法律规定企业必须为工业废料和垃圾支付高成本,那么价值环就有了存在的可能性,这个思路其实跟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提出的让企业购买并且自由交易污染许可证以保护环境的想法是一致的。

  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通过立法来推动价值环的形成。欧盟的一系列商品回收法案(Product Take-Back Legislation)都要求新制成工业产品的原料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旧产品回收材料。一个典型例子是简称为ELV的欧盟废弃汽车指令(European Union's End-of-Life Vehicles Directive),它要求汽车制造商必须为从2001开始出售的汽车支付回收旧车的成本,在2015年前,85%的汽车制造原材料都必须是可循环利用的。宝马和大众这样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通过重新设计汽车来回应这一指令的要求,整体的汽车结构分解将更容易,更多的可回收材料被使用,同时第三方的废弃物处理商也能够获得经济动力。

  对于利用可循环资源的关注,让一度已经少见的租借商业模式也重新在一些行业兴起。租赁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最基本的价值环,比如总部在美国亚特兰大的地毯制造商Interface公司,将公司的地毯出售业务改为了地毯租赁,顾客可以在地毯被磨旧后向公司更换新地毯,而原来的旧地毯则由公司回收进行循环处理。

  值得注意的还有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的能量问题。无论资源能够如何循环往复使用,其转换过程却必然会需要更多的能量,由于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大量来自于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因此如果不将能量的来源也一起纳入整个价值环进行考虑的话,这个循环利用资源的过程可能就会发生更大的资源耗损。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