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晋商:以官致财走上了穷途末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3日 12:55 《中国商人》杂志

  “买卖兴隆把钱赚,给个知县也不换”,这是明清时期山西广为流传的一句民谚,也是山西民间“以商致财,用财守本”这一重商观念的真实写照。晋人摒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榆次富商常氏,虽然代代不绝科举之人,却把家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投入商海,弃儒经商、弃官经商不乏其人,变“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商”,将商业作为一项终身追求的崇高事业。这也许正是晋商创造出其他地区商贾所无与伦比的辉煌的重要根源。根据史料记载,一百多年以前,中国最富有的省份就是山西,相当于全国的金融贸易中心,在清代的全国商业领域中,人数最多、资本最厚、散布最广的也是来自山西的商人。然而,这些在商界已经叱咤风云的晋商还是没有抵挡住来自官场的诱惑,长期在商海打拼,体内无法根除的“官本位”基因让晋商们深切地悟出,通过“以官致财”这一捷径,远比“以商致财”快得多,更感受到权力在庇护既得利益上的威力,于是,他们来了一个180度的反叛,票庄与官僚私下交结,蔚盛长交好庆亲王、三晋源交好张之洞、协同庆交好董福祥……“在京的几个大的票庄,拉拢王公大臣,在外省的码头,不啻为督府的司库”(《山西票庄考略》),

  “山西票号是清廷的

财政部”这一说法实不为过。与官宦的深度接触,对官场的过于依附,使晋商渐渐失去了独立特行的本色,沦为“不敢对威权说不、又与威权交结、再受威权敲诈”的“弱势群体”。尽管那些身居平遥、祁县、太谷等偏远小城的总号大掌柜们曾经从容地借助官府的力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甚至一度风风光光地遥控过朝廷的显贵、左右过国家的大政方针,可当他们不再是纯粹的商人,而成了所谓的“龙代表官”、“龙代表商”,这种如胶似漆般的深层次官商勾结,便注定了当清朝政府灭亡之时,昔日风光无限的晋商也难逃随之土崩瓦解这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厄运。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清朝都被推翻了,依附于清庭的晋商还有立足之地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