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企业还是消费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6日 15:20 《管理学家》

  金十七

  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在社会上是一个热门话题。中国的企业也对此越来越重视。2006年秋季的《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上发表了由Timothy M. Devinney、Patrice Auger、Giana Eckhardt和Thomas Birtchnell写的一篇文章《另外一种CSR》(The Other CSR),对企业如何将有关CSR的讨论带入实践做了一番研究。

  这项研究是从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入手的:大量的消费者调查问卷显示,消费者非常关心企业的道德问题,例如企业在生产环节中是否注意环保,是否注意劳工福利,是否重视知识产权,等等。并且,在调查问卷中,消费者表示,他们更愿意购买那些更重视CSR的企业的产品。但是,这些调查问卷的结果并未能够在商场的收银台处得到证实。消费者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倾向于选择那些更便宜的商品,而不是那些更带有CSR含义的商品。例如,非政府组织曾经成功地迫使星巴克公司出售更符合公平贸易条件的咖啡。但自从2001年这种咖啡开始出售,其销售一直没有起色。因此,有人认为,消费者在问卷调查中表现出来的高尚品德并没有转化成真实的行为。消费者是“口惠而实不至”。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来三个问题:消费者具有足够的消费者社会责任(CSR,Consumer SR)吗?如果有,消费者愿意付出多少费用来支持那些更具有CSR含义的商品?如果没有,为什么在问卷调查和真实行为上有如此大的差距?

  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结果发现,如果仅仅从消费者的意愿上来看,在美国、英国、印度、

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欧洲各国,有高达54%的消费者表示愿意为更具有CSR含义的商品多付钱。但是,在实际行为中,真正这样行事的消费者非常少。而且,有这样行为的消费者并没有什么共同特征,他们的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都和他们的这种行为没有什么联系。调查还发现,当瑞典、德国等国家的消费者解释自己的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行为时,他们说CSR应该首先是政府来提倡和监督;当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消费者解释自己的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行为时,他们说消费者最理性的行为是购买最价廉物美的商品;当中国、印度和
土耳其
等国的消费者解释自己的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行为时,他们说发展中国家要首先解决温饱问题,然后才能顾及其他事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