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石齐平:新世纪春秋战国平天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 00:00 《中外管理》

  石齐平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21世纪,在全球化和世界是“平”的趋势之下,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形势?石齐平先生的演讲高潮迭起,获得掌声不断,令人难忘。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2000多年过去了,到了21世纪,在全球化和世界是“平”的趋势之下,究竟当前的春秋有几霸?战国有几雄?

  全球化的逻辑

  今天的全球化,有几个重要的驱动力:第一是制度的变革,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使得全世界经济体制逐渐在市场经济概念下融成一片;第二是WTO,通过加入WTO,使各国的经济越来越开放;第三是网络时代的来临。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世界是平的”的概念,大家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打成一片,这就是全球的资源共享。

  这个时候出现三个“优”:优胜劣败、优势互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这三个“优”基本上都跟一个重要的概念——核心竞争力,是紧密挂钩的。

  优胜劣败是当代的进化论,有核心竞争力者胜出,没有核心竞争力者淘汰;优势互补,你有核心竞争力,他找你合作,他的核心竞争力和你的核心竞争力互补;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我接下来要跟各位谈的全球化的三个层次的效益。这就是全球化的逻辑。

  有了这个全球化的理论逻辑之后,我们接下来看看在这个逻辑下全球发生了什么大事?这就是我要跟大家谈的全球化效应,我将分三个角度谈:第一是政治角度;第二是经济角度;第三是精神的角度。

  从春秋到战国

  从政治角度,请各位看看全球的政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从1945年

二战结束以后,全球出现一个国际的秩序,当时叫做国际新秩序,国际新秩序就是由五个经过千辛万苦在二战中打赢的国家:中、美、英、法、苏,也就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来决定国际上的秩序。这五个国家虽然国土面积不一样,人口数量不一样,GDP大小也不一样,但可以平起平坐,因为都是战胜国,而且都是核子俱乐部的成员。因此,从1945年开始的好长一段时间,这五个国家基本上决定了国际秩序。

  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化时代来了,于是,经过了30年,我们发现五个国家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首先我们看苏联,苏联变了没有?变了。苏联变成俄罗斯。英国和法国,他们两个有一点变化,不显著。中国也变了,中国崛起了。而这五个国家之中变化最大的是美国。于是,大家看到现在我们处于一个既有的国际秩序已经开始松动,但是一个新的国际秩序没有来得及调整之前的过渡阶段。除此之外,我们还注意到在这五个国家之外还出现了两个国家,这就是战后曾经被打成废墟的两个国家,战后他们发挥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没有20年就很快崛起了,这两个国家就是日本和德国。

  所以,今天我们这个时代是中、美、英、法、苏、日、德这七个国家。我刚才说春秋是几霸?五霸:中、美、英、法、苏。战国是几雄?七雄:中、美、英、法、苏、日、德。当年我们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的战国策,那么到了现代世界的春秋战国,我们会出现什么样的战国策,出现什么样的新的合纵连横,我们稍后讲。

  世界产业大挪移

  从经济的角度看全球化,就要回到刚才的三个优:优胜劣败、优势互补、资源的优化配置。什么是资源的优化配置?所谓的资源优化配置就是每一个资源都会寻找对它最合适的配置方式。

  举个例子, 1980年邓小平决定设深圳特区。中国有句老话: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深圳出现一个工业区的时候,首先知道这个春江水暖的鸭就是香港,再过一段时间,周边更远一点的地方也知道了,到现在全世界的制造业都往中国跑。这是为什么?因为中国具备了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

  制造业往中国跑,服务业往哪儿跑?印度。服务和软件业印度是有优势的。

  制造业往中国跑,服务业往印度跑,那美国不是完蛋了吗?一点都没有完蛋。今天大家发现美国居然可以连连创造出贸易巨大的赤字,而这个贸易赤字居然可以占到他GDP的7%,这么多赤字,如果照传统国际金融理论的话,美元应该已经跌得一塌糊涂了,但没有。为什么?因为大量美元从国际间,包括:中国、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全部流回美国。所以他的经常账是赤字,他的资本账是顺差。那么这些钱通通流到美国干什么?金融管理、财务管理,这是全球分工。

  而全球化的第三个层次的效应,就是精神层次的效应。我们说政治层次的核心叫权利,经济层次的核心叫做货币,而精神层次的核心有两个:一个叫做文化,文化是有助于全球的融合,文化、艺术、体育,不管你是信什么教的,你是什么种族,只要你喜欢,他也喜欢,大家偏好差不多,都是会融合的。但是,精神层次中还有一个东西就是信仰,信仰是讲不通道理的。所以,当全球化时代没有来临的时候,大家各信各的没事,即便那个时候有宗教战争。但是,现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不同信仰的人碰头了,意见不和就会打起来,甚至网络上都会吵架的。所以美国再强也会有问题,甚至在21世纪开始就遭遇到9·11。

  全球化的新形势

  全球权利架构的重组中,出现了所谓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其中美国是全球超强,美国有优势,但是也还是有困扰,最大的困扰就是有些国际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布什上台的时候觉得自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奉行单边主义。现在搞了六年之后,他发现什么问题都不是自己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我们再看欧洲,欧洲的科技、制度、人文都不输给美国,但是也有几个苦恼的地方:第一心态上、战略上过于依赖美国;第二,与俄罗斯为邻,俄罗斯是最难相处的一个国家,但又没办法搬家。从美国的角度来讲,欧盟虽然是世界上最强的一个盟国,但美国和欧盟的关系是微妙的,美国担心的是欧元之后出现一个欧洲军队,但是不管怎么担心,在全世界能和美国成为最好盟友的就是欧盟。

  再看俄罗斯,一夜之间丢掉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丢掉的土地都不是在北极圈的,而是战略要地——乌克兰、高加索,所以俄罗斯元气大伤。但是俄罗斯资源很多,科技水平不输给美国,还有一万多颗核武器,谁也不敢挑战他。他的制度和人的素质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高的。但是,俄罗斯也有一本难念的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放心俄罗斯,北约不断东扩,把独联体的成员国一个个纳入进来,即使北约到不了的地方还有一个心腹之患在他的心脏里面,就是车臣。俄罗斯还有一个苦处,现在1.4亿人口,问题是负增长,而且人口分布不平均,俄罗斯人都喜欢住在欧洲,不喜欢住在西里西亚,但是西里西亚资源很多,地上、地下资源很丰富,但资本缺乏、人缺乏,要命的是南面就是中国,中国人很多,所以俄罗斯心里面有压力。

  再看日本,日本的优势很清楚:科技一流、资本一流、人的素质、社会纪律一流。日本的缺点是什么?国土太小,几乎没有战略纵深可言,所以依赖度很大,依靠国际市场。而且日本严重缺乏资源。同时,日本竟然跟他所有的四邻为恶,他自己觉得有美国在后面支持,以为美国会支持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新的常任理事国,但美国有自己的考虑。日本现在人口是1.3亿,也在逐渐的减少中。到2050年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50%了,你说日本到那个时候还有活力吗?日本最大的一个战略苦恼是台湾,为什么是台湾?因为日本70%的资源都是从台湾过来的,日本控制台湾没事,美国控制也没有事。假设有一天,两岸统一了,这个时候日本晚上还睡得着觉吗?

  最后谈谈中国,中国的优势大家很清楚,第一是市场大,第二是市场多,第三个是脑力好,最后一点,积极性高。但是中国也有弱点,大致说来是五个问题:一个就是失调,公共部门和民间部门的资源配置不是太理想,出现很多效率的问题,或者是金融的危机,或者是腐败的问题;第二个是失衡,不同地区之间巨大的失衡;第三个是失业,这么庞大的劳动力人群没有工作,社会安定、政治安定都受到威胁;第四个是失序,社会的规范方面还需要努力;最后是失续,就是环境污染严重。

  全新的战略选择

  毫无疑问,今天全世界最强的国家一定是美国,但谁是全世界第二强?你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可能是中国,可能是俄罗斯,可能是日本,可能是法国、欧盟。换句话说,一个最强,其他的次强。

  中国应该怎么面对这个形势?当然中国首先面对的就是美国,美国对中国从来是两个思维,永远在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机遇论之间徘徊。这就是美国以前对中国的战略思维。可是去年出现一个非常出色的人物,就是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他提出一个新的思路,他希望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

  正当大家认为中美关系会出现一个结构性的转变的时候,他下台了,因为他等不到他心目中更高的官位——

财政部长,他不干了,回到了他任职的高盛。但布什总统心目中的财政部长已经另有所属了,此人就是鲍尔森,他也出自高盛,高盛董事长。鲍尔森脑子很清楚,他跟布什分析国家大势,全球大势,特别是着重谈了他对中国政策的看法,因为他是中国通,他在高盛20几年,来过中国大陆70多次。布什听了他的分析以后,非常赞同。于是在2006年9月鲍尔森访问中国,他访问中国之前,布什亲自打电话给胡锦涛,希望他能会见鲍尔森,而且他来的身份是美国财政部长及美国总统特使,可见布什对他的倚重。

  然后他到中国访问,到北京向胡锦涛提出一个最重要的建议,建立美国和中国的经济战略对话机制,中国由吴仪负责,美国由他负责,两个人六个月碰一次面,一次在中国,一次在美国。在美国的时候布什参加,在中国的时候中国元首参加。你知道这个设计有什么含义吗?难道只能谈经济吗?不是。全球大事都要谈嘛!全球范围内很多大事只有我跟你说了算,我们两个谈谈。所以我杜撰了一个词,叫做共管论。美国的对华政策经过了中国威胁论、中国机遇论之后,已经跨入到第三个美国对华政策的思维了。

  这就是中国面临的新的国际形势,春秋战国“平”天下,中国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机会,这个机会难得啊!

  (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外管理恳谈会上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