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工会的面子与沃尔玛的里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 15:51 《中国商业评论》杂志

  沃尔玛最终同意在华建设工会,其实是解读到了其中的微妙而好笑的政治逻辑。

  文/王正鹏 北京晨报财经中心主任

  在清朝洋务运动初始,即甲午战争十几年后,清朝官员仍然不允许外国人在进中国权力场所时走正门,以视骨子里对他们的小瞧。此等精神胜利法可以解释沃尔玛中国建立工会所有入局者的心理。

  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在它的全球布局中,中国并不是最重要的销售地,只是一个重要的采购地。

  因此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它不在美国建设工会,偏偏在中国,经过媒体与政府的施压后而同意了呢?

  沃尔玛在中国独家建设工会,就像Google全球独家在中国起中文名字“谷歌”一样,是洋人摸到了中国人精神胜利的软肋,要名分但并不要实质。

  工会有三个意义:在19世纪的资本主义语境里,它是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产业工人组织,可以劳资谈判,可以砸机器,可以罢工,甚至可以成为无产阶级夺权的工具。正是这一历史的幻觉,在中国,洋人给中国工人建设一个工会,总有一种虚无飘渺的社会主义幻像。

  第二个意义是印度和南美式的。一旦工会成立,必将以罢工成为一种政治筹码,从而使这样一个阶层成为政治利益的博弈者。正因为如此,欧美的大量生产转包到了中国而不是印度和南美。

  第三个意义是中国当代式的。工会是一个福利组织,不是历史意义上的工会。在任何一家单位都有工会,主要是看望病人、发个鸡蛋什么的,从不涉及劳资谈判和权利维护。

  沃尔玛最终同意在华建设工会,正是解读到了其中的微妙而好笑的政治逻辑。

  一、洋人心理。沃尔玛原来担心的是中国需要印度式工会。实际上,总工会提出的是“给个面子”,不建工会,是对于全国总工会的面子之侮,从而会使自己下不了台。但此工会非彼工会,沃尔玛窃喜,原来“一个工会,各自表述”。

  二、总工会的心理。你只要建了,搞得好不好是另一码事。这就与总工会无关了,况且你搞得太好了也不行:如果沃尔玛真有一个西方式的工会,深圳那边加上珠三角有几千万产业工人,如果真是按西方的工会模式动不动罢工谈判工资,就事与愿违。

  搞笑的是,此次还谈判多次不下,煞有介事。如果全国总工会真是关心工人的利益,就应该看看那成百上千死在山西地面深处的无名矿工们,去关心一下深圳血汗工厂里那些包身工,而不是假惺惺地和洋人在一起谈什么工人权利保护。

  工会是一个过时的历史名词:无论从政治意义上还是经济意义上都是如此。

  过去二十年,正是便宜劳动力才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弗里德曼在谈欧美的经济时,对于工会这样的组织有自己在经济学上的见解:如果在一个经济低水平的国家,走的是西方民主式工会道路,对于自由市场与生产力是一种威胁。

  因此,这次谈判最终收兵:总工会是精神胜利,沃尔玛同床异梦地陶醉。一个工会,各自表述。

  闹剧一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