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如果电视威力只剩下1/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 16:31 中国经营报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郑香霖

  诸位读者,这不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麦肯锡咨询公司刚完成一份电视广告威力减弱的报告。

  这份报告大胆预测3年后即2010年,电视作为一种销售广告渠道,效用较1990年少了2/3。

  无可否认,今天电视仍是产出知名度(Awareness)的主要发动渠道。即便是线上媒体(Online Media)被运用得越来越广,无论在概念或运用上也都是以电视为蓝本,如浏览人次,以眼球计算等。但观众正在发生巨变,特别是青少年,他们花在线上的时间是成年人的5倍,而且他们的共时多媒体运用(Multitasking)远超成年人的专注度,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比成年人少看一半电视。

  以美国为例,一个50岁的人家里有电视一点不奇怪,但已有不少30岁的年轻人家里有的只是屏幕。这种不同渠道的融合越来越普遍,比如用手机看资讯、用电脑听音乐。

  面对广告及收视的流失,不少美国主流电视台已不停地发掘新栏目、新题材。以层出不穷的电视剧为例,如今预估新剧的持续收视及广告商的支持,均以电影票房估计法去做,即电视剧的第一集首映将会加料炮制及宣传,务求第一集便收视高开,吸引观众及广告商,并按照市场调查,依观众的喜好去改剧本迎合受众的关注。这一切都显示:要以更贵的成本去接触越来越分散的目标群。

  麦肯锡报告还指出,到2010年,随着每年广告费的增长,看广告的人数将有23%下降(因为不看),另有9%的人失去对广告的注意力(因为共时多媒体运用的增加),再有37%对广告讯息接收的减弱(由于太多广告的饱和),种种令人对于广告效用担忧的数据,反而使各CMO(首席营销官)的功用更显得重要,同时受众对各种媒体的应用行为将会成为最受关注的一个项目。CMO的角色已经开始要配合时宜,跟着改变,重新分配媒体组合的预算。至于到底应该多用可量性高的新媒体?还是索性减少广告费用,把腾出来的费用在价格上减去,皆大欢喜?或是继续在电视的基础上加上口碑传播、

病毒营销等各种感性的新传播模式?这都是前所未见的挑战。

  同时,如果电视广告威力大幅度减弱,那么多出来的预算如何去用?这似乎带来更大的烦恼,因为电视广告费一直以来都是占最大份额的,若要把这份额再分配,目前在线广告的库存够不够应付这个改变?

  近些年大家关注的都是:如何与消费者连接起来,通过他们自身的产品、服务体验及分享,经过他们信赖的渠道传播开去。这就解释了为何口碑传播,加上自媒体(Consumer Generated Media)迅速流行的原因。

  当然,作为提供内容的平台,电视依然威力无穷。最近Forrester Research公布了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它估计在美国免广告的电视台每月要向每户收取额外的40美元便能生存,如果把美国现今一年1500亿美元的广告总额减去一部分,企业节省下来的广告费用可以用于直接使消费品减低价格,这样每年可为消费者省回大约400美元,正好与额外收费看无广告电视相当;另一个2004年的Yankelovich研究指出,美国广告量当年的饱和程度(不管通过何种渠道)已使人达到生活品质下降的地步。似乎,后电视广告年代已变成一种社会现象,消费者要自我操控,更相信“自己人”(同一社群Social Network),这一切都昭示着新的媒体生态已然悄悄降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