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国何日驰骋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出自一位大学政治经济学教师之笔的《狼图腾》对有关狼的描述与剖析真让人叫绝,它引导读者的思维在“草原狼、”“生态狼”、“人文狼”、“历史狼”、“现实狼”中上下左右航行,让人看得“过瘾”,更让中国人看得“自省”!难怪两年来畅销不衰。

  在此,我想换个角度讲,如果将狼比作经济生态链上一类经济行为的经济主体,将羊比作另一类经济行为的经济主体,那么,这两类经济体的经济行为方式与价值创造有何不同呢?

  狼者,食肉动物也。“肉”从何而来?恐怕主要是那些早出晚归的勤劳羊们头也不抬地傻乎乎天天吃草长出来的。从草到羊肉,初级原材料加工由“羊们”完成并“羊格化”,附加价值高多了,经济价值自然上了一个档次,但这一只只历经风风雨雨、辛辛苦苦地将杂草加工成肉的肥羊,却是那一只只虎视眈眈的狼生产“狼肉”并将这“狼肉”也要“狼格化”的“原材料”。这“原材料”当然是单位成本越小越好,质地越高越好。

  “羊” 与“狼”这两类经济体生产方式大不同。“羊”自古以来就沿袭着单调乏味的早出晚归,低头吃草,吃了睡,睡醒吃,如此而已!尽管也有“生产组织”和“领导”———“羊群”和“头羊”,但这组织却是懒散、松垮,效率与警惕性太弱,甚至当成群的狼已悄悄靠近、自身都快变成人家的“原材料”时,竟还是那么“没出息”地低头啃草。而狼由于猎取的是附加价值更高的“活物”,因而勇敢智慧、强悍进取、不屈不挠、狼心勃勃,既有“战略”,又有“战术”,为了一场具体的“猎取”(“生产”),对“猎物”会进行很有章法的“观察、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有时会为了一场收益远大于成本的“肥羊群猎取”而跟踪潜伏几天几夜,耐心十足,事前的准备无可挑剔,一旦进攻,就是信心百倍地闪电直冲。狼的组织严密的生产方式不仅远高于羊,恐怕令人类也叹为观止。

  令人不能不深思的,是眼下我们经济生活现实中类似这样的“狼”、“羊”对比的格局。在理论导向上,有些学者和鼓吹者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为名,一味强调中国只能遵循中初级产业的发展路径,好像只有“人力便宜”的优势,那些“资本密集型”、“重

化工业”、“技术密集型”似乎永远都跟我们隔着很远,中国的经济发展只能是“低头啃草的羊”型经济,生怕跃升到“食肉的狼”型经济级次而破坏了那些所谓的“经济规律”。殊不知,正如草原上的真实画面一样:草吃得太多的黄羊,就会连“擅跑”这一“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也都丧失了,只有等着被狼吃掉的份儿!更何况那些并非黄羊的绵羊压根儿连这点“禀赋”都没有呢!这样的理论,是典型的将中国企业与经济体引导到草地上低头啃草的理论,结果便是为“狼型经济”准备“原材料”,永远处于经济生态链的中下游。

  近几年的经济实践已显示出这种理论的实际效果了,当然可能还有超出这种理论的意识与思想的支配。比如,不论是实体经济还是金融领域,“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已蔚然成风,甚至成了国有金融与非金融企业改革成功的“标志”,尤其是那些想要改制成海外上市公司的国有企业,似乎没有“境外战略投资者”就不会“卖个好价钱”。诚然,国有企业曾长年在“计划经济”这片广阔敦厚的“温柔之乡”里,没有了竞争,浑浑然,因而也就失去了凶悍进取的“狼性”,通过引进那些真正具有“狼性”的跨国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向境内国有企业“输血”,可以借此催生组织严密、勇敢进取、智慧顽强的竞争力,以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与各方的“狼”竞争,由此使

中国经济在经济生态链上向“上游”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引进战略投资者应当说是必须的,这种“战略”是正确的,现实中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但是,越来越多的现象却显示这个战略正在滑向另外的轨道。日益增多的“境外战略投资者”进入了“国民经济核心与骨干企业”,但为数不少的境外机构在耐心潜伏很久后瞅准时机悄然无声闪电收购或参股境内国有企业后,不见“输血”,但见“瓜分”,从“战略投资者”变成“战术投机者”,时隔不久便“吃个沟满壕平”得胜而退,而那些国有控股企业在组织、技术、管理方式上却没有得到什么“真经”,因而也就没什么大的改观。想想也是,有哪只狼会不但不吃羊反而将羊改造成将来同自己争夺天地的“狼”?有哪家跨国金融企业原意将中国的国有金融企业培养成自己的竞争者呢?

  最近就有批评认为,今年4月,以美国高盛证券公司为首的财团以38亿美元认购了242亿股中国工商银行股份,占总股本的8.5%,“而现时工行发行H股的初步意向价是2.76港元,即高盛财团手上的股份已升值至668亿港元,几个月下来,高盛财团账面便赚了372亿港元。中国建设银行及中国银行上市前分别低价售股予美国银行及苏格兰皇家银行,而这两家外资银行主要只是‘引资’,而没有太多的‘引智’”。人们不能不问“低价售股的目的是什么?”这种批评和疑问不无道理。对此,我不明白的是,那些几十年来由千千万万中国公众这些“瘦草”供大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尽管没有多少进取精神的“狼性”,但毕竟在垄断机制下长得“腰滚肚圆”,怎么一夜之间竟无“等价交换”原则地成为外来者的“美餐”?而我很清楚的是,那些并非真正“战略投资者”的外来者猎取的前几名特大型中国企业,都是质地上好的“肥羊”,而单位资本的猎取成本如此之低,符合“羊大”的“工业狼”审美观。

  按照官方所得税汇算清缴口径, “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十几年来一直在亏损,2005年亏损面近50%还算是略微降低了(这恐怕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真下手“国际反避税”的效果)。其实,说穿了,那些比狼还精的跨国企业不仅没亏反而大赚,只不过将“吃到的满嘴肥肉”通过各种花哨的手段(比如看似复杂的“转让定价”)“转出去”了而已!否则,为什么中国政府真要下手“国际反避税”时,那么多的跨国企业高管马不停蹄地要跑来中国看个究竟?

  据北京市地税局去年的一项统计,34%的跨国公司代表处

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更有报道说,税收专家估计每年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外籍高管,仅仅利用某单一方式逃税的规模就达百亿。如此看来,不少“国际者”确实是将中国经济看成草原上的“大羊群”了。我们那些大大小小的决策者们,在当时的大大小小的决策中不知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做惯了“羊”而只顾眼前那点“青草”却没有抬头或者头抬得不够高呢?

  好在,经济生态链的观念开始进入到我们社会中来了。越来越多的共识是,在这经济天地里,既要有“狼”,也要有“羊”,哪一样过多或过少都不可以。但愿在这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调整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及每年都喊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换代”的新视野里,中国经济不要仅仅或过多地处于经济生态链条上的“羊”型经济级次上,更希望那些大大小小的决策者们在大大小小的决策中多点抬头远眺、勇敢进取的“狼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