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该为杀手型商业资本喝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11:25 中国产经新闻

  老虎看产经

  撰稿/本报评论员 魏稳虎

  6月14日,在家电连锁老大国美电器的打压下,国内空调制造商不得不缴械投降。

  今年以来,以铜为主的原材料价格狂涨。在转嫁成本的习惯思维作用下,一些空调制造商以原材料上涨为由,纷纷酝酿涨价,空调涨价联盟初露端倪。面对空调制造商的咄咄逼人,一直静观事态的国美电器突然发难,从6月14日起以100万台的数量和20%-25%的降幅开闸泄洪。就在国美宣布“放水”的当天,海信、科龙、松下、春兰火线“反水”,宣布加入苏宁电器的“反涨价联盟”。肯定地说,在国美电器闪电行动打击下,空调制造商精心酝酿的“涨价堤防”顷刻土崩瓦解。

  国美的成功在于利用了买方市场这一大势。正如《财富》杂志所言:零售商过去只是为大型重量级制造商做推销的小贩,如今是翅膀长硬了的市场主宰。确切地说,在买方市场形态下,市场主导权不仅掌握在零售商手中,更牢牢掌握在消费者手中。国美此次突袭的背后,就有消费者的影子。据媒体透露,今年初,国美曾在北京市场做了一次空调消费调查,调查数据成为国美此次空袭的坐标。

  此次“空调涨价风波”,不仅巩固了零售商的市场地位,同时也暴露出制造商商业模式的软肋。

  长期以来,通过提升产品价格向消费者转移成本压力,成为国内消费品制造商通用的盈利方式。就拿此次“空调涨价风波”来说,虽然铜价出现飙升,但每台空调由此增加的制造成本不过5%。从企业成本核算的角度讲,5%的增加成本,空调制造商完全可以通过内部挖潜和提高效率来化解,而不必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时过境迁。在“杀手型商业资本”的挤压下,利用涨价转嫁成本、获取利润空间成为空调制造商一厢情愿的幻想。

  国美突袭成功充分说明,消费品制造商的命运逐步被异军突起的“杀手型商业资本”掌控。从全球范围来看,以大型零售商为代表的“杀手型商业资本”,已渗透进制造商的核心地带。据资料显示,如今美国最大的10家超级连锁企业占了制造商80%的业务份额,而在10年前,这一数字只有30%。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进入买方市场后,消费品制造商必须与零售商的盈利方式有效对接,才能在博弈中安身立命。目前,零售商通用的盈利方式是:通过较低的价格和更高的价值供应争夺消费者,以此赢取更多的利润。同时,随着采购链的跨国延伸,零售商的进货成本逐步向全球最低成本靠拢。因此,在“渠道为王”时代,消费品制造商必须顺势而为,通过自主创新和管理创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此扩大产品的利润空间。在“杀手型商业资本”的挤压下,消费品制造商通过涨价转嫁成本的做法无疑是死路一条。

  除此之外,“杀手型商业资本”向制造领域的渗透,也逼迫制造商重新设计生产流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杀手型商业资本”的崛起改变了流通与生产的传统关系:过去,制造商生产什么,零售商就销售什么;如今变为市场需求什么,零售商采购什么,上游的生产厂家就必须生产什么。具体到国内家电业,以国美为代表的“杀手型商业资本”已通过“产品定制”等方式渗透进产品生产领域。这一制造格局要求消费品制造商的流程设计必须从

供应链向需求链转变。

  全球化竞争迫使我们必须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对国内制造商来说,要由“大”变“强”,就必须在创新商业模式上下工夫。变则通,通则久。从这一意义上说,“杀手型商业资本”的逼宫,对国内消费品制造业也许是一件好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