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世界杯:企业烧钱大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4日 12:13 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岩铭 来源:中国经营报

  尽管一个缺少中国队的2006年德国世界杯被认为缺少了些卖点,但中国企业已为他们的“世界杯”做足临门一脚的准备。

  相比2002年韩国世界杯,今年企业的烧钱额度更为惊人。

  当年,健力宝的“第五季”用3100万元的价格成为世界杯“赛事直播独家特约播出企业”。今年中国移动为央视《2006年世界杯赛事直播》独家特约播出权和《2006年世界杯射手榜》独家冠名权付出的就上亿元。

  而仅仅为冠名央视足球

世界杯的一个栏目“观球论英雄”,青岛啤酒就花掉约4000万元。据统计,在整个德国世界杯期间,光是到央视做形象宣传的企业就会有上百家,而央视至少已卖出3亿元广告时段。除此之外,想搭世界杯便车的中小企业更是数不胜数。企业世界杯大战一触即发。

  而今年的世界杯相对上届似乎缺少卖点——没有中国队参加;由于时差的关系播出时间不理想。企业一掷千金是一场“集体烧钱运动”还是“注意力经济”的收获季节?

  青岛啤酒营销管理总部部长杨华江就认为花4000万元冠名一个节目是“物有所值”。青啤没有对记者计算4000万元的投入能换来世界杯期间多少瓶啤酒的销量,他们认为青啤最终的目标是“提升品牌价值,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和信任感。”

  知名广告人叶茂中同样对他的客户强烈的推荐了世界杯。理由是,市场越来越分散,媒体也越来越分散,要找一个没有竞争的集中传播资源,已经非常困难。

  “在世界杯赛事的1个月中,世界杯就是最强势的,没有能与之抗衡的稀缺资源。当世界杯已经形成信仰性的收看时,这段时间你只能有这个话题,即你昨晚看球赛没有。”叶茂中认为,对于一个希望集中打响自己品牌的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对于一些强势品牌企业来说,这样的大事件,同样不能缺席。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认为,从传播的价值来看,世界杯已经超过了奥运会和央视的春晚。因为奥运会有好看的和不好看之分,央视的春晚也只有一个晚上,但世界杯不是。就像一部精彩的连续剧,世界杯连续的赛事一场比一场精彩,到最后的决赛达到高潮。而64 场比赛的持续刺激让企业的广告投放集中而且有效。

  央视的操作手法似乎大大扩展了今年世界杯的“盘子”。拥有独家电视转播权的央视提早开始了“饥饿营销”,提前造势,最大范围地吸引观众,形成全民关注议论的焦点,从而吸引投资者的购买欲望。从而使世界杯更像一个“全民娱乐赛事”而非单纯的足球赛事。

  联想、TCL、新浪、长虹、

奇瑞、劲霸、纳爱斯等企业都直接或者间接拿到了高价“入场券”。然而,除了品牌宣传外,连续、深度的市场开发更是一个系统工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