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拿不来企业核心竞争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03:58 每日经济新闻 | |||||||||
包永辉 最近,有关外资控股狙击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据《瞭望》杂志报道,随着国企改革重组的推进,我国部分骨干企业由于在对外合资合作中失去控股权,导致企业丧失自主创新的决策权和主动权,一些企业的自主创新甚至受到外方控股的严格约束。这一报道,无疑给那些以为只要攀上了外企的“高枝”,技术问题就迎刃而解的天真想
跨国企业之所以布局中国,往往是从其全球战略考虑的,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占领市场,赚取利润。为了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许多跨国企业不仅不会对中国进行“技术扶贫”,相反还会利用在合资合作中取得的控股权,采取种种手段限制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除了企业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持自己的产业优势,也对高技术出口实行种种限制,如台湾就对液晶、芯片等技术的出口进行严格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把技术的进步过多地寄希望于跨国企业“传经送宝”,无异于缘木求鱼。 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有些企业甚至地方政府错误地认为,只要能与世界五百强企业联上了姻,就好比登上了可以抵抗市场风险的大船。为了达到此目的,他们不惜血本主动向跨国企业“投怀送抱”,而结果却是不仅没有达到在商品经济大海纵横驰骋的目的,相反却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了人家手中,任由摆布。中国曾经有很多老字号之所以消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跨国公司进来以后,逐步被挤压、被封杀、被雪藏。这实际上是中了人家合法的“经济侵略”的圈套。 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活力和长期生存、发展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尤其离不开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当今世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筑已进入到优势利润阶段,即企业的利润水平越来越与成本水平不完全挂钩。有了核心技术和品牌就能追逐到优势利润,否则就只能在产业链的最低端挣扎,或者沦为跨国公司、外国品牌的加工车间。目前,许多地方的经济之所以被称作为外商服务的“房东经济”,赚取极低利润的“打工经济”,就是与此有关。 值得重视的是,现在不少企业存在着一种浮躁病,以为只要将外国的先进设备引进来就可以一步登天,既不愿在消化吸收上下工夫,更不愿在科技创新上花力气,以为这样费时耗力,难见效果。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企业在关键技术上的自给率极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即使是经济强省江苏,目前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企业比重也达78%。对于世界上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我们理所当然地要奉行“拿来主义”,但仅靠“拿来主义”拿不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还需要我们在科技创新上,在自有品牌的培育上,眼睛向内,自立自强。尽管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