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4日 14:51 《法人》 

  12年的企业法律顾问从业经历和行业观察,让杨关善对自己的事业产生了深层次的思考。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他毅然离开企业,到律师事务所寻求自己新的人生目标

  ◎ 文 《法人》见习记者 王映

  9月14日,杨关善第一次以高级顾问的身份跨入他在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新办公室,内心十分平静。

  “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是我所希望努力开创、投入热情的新事业。”在历时半年的准备和工作交接后,杨关善从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法律顾问的岗位上卸任,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完成了他向律师界的华丽转身。

  谈到“跳槽”,外界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更高的薪资、更体面的地位、更进一步的升职。而作为一位大型央企的副总法律顾问,却要跳槽去做律师,“白手起家”重头开始时,很多人不禁要问:为了什么?

  坐在《法人》记者面前的杨关善,面对这个意料之中的问题笑得亲切而直率:“我这个年龄出来,选择事业转型的目的已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突破发展瓶颈,挑战自我。能够全身心地投身法律业务,在事业上取得成就,这是我所追求的最佳人生状态。”

  副总法华丽转身

  其实早在2011年,当时在央企担任法律事务部部长的杨关善就曾“纠结地”提出过辞职。在领导再三挽留和慎重考虑后,他选择留下来继续陪着公司一同成长。

  提起老东家,杨关善仍然充满感情:“毕竟是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过的地方,做出了突出成绩,得到了充分认可,本来还是希望能够继续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然而现实中,一些企业法律顾问的处境与前路并不明朗。总法律顾问制度在央企的推行虽取得重大成果,但并不理想,而前一时期企业法律顾问资格又被取消,企业法律顾问更加感到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

  国资委[微博]于2004年颁布的《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明确将企业总法律顾问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对待,其对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总经理负责。这从顶层设计上给企业法律顾问设定了明确的目标,提供了工作动力。国资委[微博]轰轰烈烈地连续开展了3个“三年法制工作目标”,经过十年的时间,企业法律顾问资格却被取消了,企业法律顾问的法律地位处于缺失状态。在相关立法位阶较低、资格又被取消的大环境下,实际中真正能够进入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管理层的法律顾问屈指可数。

  “作为个人来讲,如果业绩、能力、对公司忠诚度都不逊于他人,而发展却受到种种制约和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杨关善坦言。

  12年的企业法律顾问从业经历和行业观察,让杨关善对自己的事业产生了深层次的思考。四年之后,他再次确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最终遵从内心,选择了离开。

  “我对自己有信心。”杨关善自信地告诉《法人》记者。作为一名企业法律顾问,只有把自己打造成行业的专家,经验丰富,能力突出,才能在选择时无所畏惧。面对新的开端,他没有一丝紧张。

  进入律师角色后仅一个月,杨关善已经快速地组建了自己的核心团队,并为自己和团队的未来做好了中长期规划,还签了六、七单业务合同。

  “这一个多月十分充实,除了做业务、发展团队、研究中长期规划、打造品牌之外,还给一家中央企业开展了法律培训。”杨关善很乐于将他的从业心得与企业同行们分享。“坚守、担当、无私”,这是他送给企业法律顾问后来者的六个字。

  “管理思维型”律师

  对企业运作规律的了解以及战略管理的思维,是杨关善在未来律师道路上披荆斩棘的两件法宝。

  “从企业法律顾问向律师的转型过程中,要放大自己的优势。”杨关善认为,相比于从业经历单一的律师,他在曾经的企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熟悉了企业运作方式和业务细节,对于整个行业的上下游都很了解,知道如何将业务与法律相结合;再就是培养了管理性思维,对于市场下一步动向,也会运用战略性的思考方法来看待。

  20年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杨关善曾做过5年诉讼律师。“在我早期从事律师业务的经历中,就像大多数律师一样,比较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各自为战、团队意识不强,往往考虑问题比较简单——只从法律的角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现在,杨关善已经习惯从更综合多元的管理维度来思考和理解客户及业务,并与律师的工作结合起来。这也是一种新的职业体验,可以好好挖掘。

  杨关善十分感激这十几年的企业法务经历。转型后的杨关善,还将在他熟悉的业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矿业投资领域进行深耕。

  “这是我最熟悉的领域,不过我并不想把业务限制在某个狭窄的范围。”杨关善计划培养核心团队成员成长为细分领域中的专家,同时,加强与其他专业律师的业务合作。

  “目前我选择的基础设施和矿业投资两个主要业务领域,涉及到的问题较为广泛,可能包括融资法律服务、风险管理、改制重组、破产等业务领域。我将与这方面的专业团队合作,优势互补,放大自身能量,做更多更专业的事情。毕竟,万金油的工作方式是不可取的。”

  杨关善并不认为从企业出来做律师就是和企业法律顾问抢饭碗,或者企业法律顾问队伍的成长会挤压律师的生存空间。对于二者的关系,他有着独特的看法。

  “虽然我从企业出来了,但我还是积极主张企业打造内部法律顾问。因为对于律师来说,企业法律顾问并不是竞争关系,他们的成长壮大反而可以推动律师工作向更高的层面发展。”杨关善说,律师给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离不开企业法律顾问的配合和支持。

  杨关善向《法人》记者提出了“职业共同体”的概念:把企业法律顾问以公司律师名义纳入律师法保护范畴,从顶层设计上加以明确,将更有利于队伍建设的升级,进一步打造行业内部能够自由流动的职业共同体。

  “这是一个共赢的关系。律师和企业法律顾问应该内外合作,一起推动企业法律工作的水平提升。”杨关善多次对《法人》记者强调。

  打造团队与市场

  “好的团队将放大你的能量和扩展你的视野。”这是杨关善的团队建设理念,也是他选择大成律师事务所作为新起点的理由。

  作为我国目前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大成律师事务所给杨关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资源宝库。尤其是大成律师事务所与一家大型国际律师机构的实质性合并,更使得大成律师事务所成长为全球性高端法律服务机构。杨关善为担任这么一家律师机构的高级顾问而感到自豪,并对大成怀有深深的感恩之心。

  在他看来,优秀团队的构建须在两个层面上着手:一是核心层,一是半紧密型的合作关系。目前,杨关善的核心业务团队已初具雏形。

  “案源开拓、业务处理统一安排,内部建立一个合理的分配机制,这是我核心团队的运作方式。”杨关善说,与其他团队合作、建立半紧密关系则是他同期在探索的目标。

  “我的主要业务领域涉及到的问题较为广泛,与大成内部业务部门和团队的合作,都是放大自身能量,创造更大价值的有效途径。”杨关善说,另外,大成在全国各地和海外的多家分所,也为其提供了区域上的支撑。

  而在团队建设趋于完善之时,市场开拓已是关键。

  “可能不少人对律师开拓业务市场存在误读,认为只有请客送礼才能做市场。”杨关善倒觉得,做一名优秀律师,靠的是专业制胜、信誉制胜。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业务,不是优秀律师所为,否则不仅不能站稳市场,也不会赢得客户的尊重。“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专业和信誉才是立身之本。”

  对于曾经做过律师、又在长达12年的企业法律顾问职业生涯中和国际、国内律师有着无数次交往的杨关善来说,开拓市场其实并不是那么的陌生。他坚信:“专业和信用是两块敲门砖。”

  杨关善在央企工作时做过多次法律讲座,深受领导和员工的褒扬。刚到任不久,杨关善就以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的身份给一家中央企业做了一场法律讲座。杨关善认为,通过讲座不仅能让市场认识自己,也可以获得信任,不仅仅可以就法律问题给出建议,还将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给予启迪,培训效果更有成效。

  杨关善希望,能在年底之前再开几场讲座,并争取列入一些企业的“七五”普法培训计划,借此了解企业的诉求,更紧密地将自身业务与企业需求相结合。

  “帮企业就是帮自己,我相信市场会选择我,当前所面临的挑战是每一位律师的必经之路,但是肯定不会太长。”对于刚刚启航的新事业,杨关善信心满满。

  对话杨关善

  《法人》:现在的工作状态和期待中一样么?

  杨关善:现在的工作状态是我所追求的,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一些事情,时间更多地自由支配,全身心的投入在法律业务领域。即便有一部分时间和工作不是在做业务,也是在为未来做发展规划。之前的很多朋友都说我最近气色看起来好了很多。

  《法人》:合规和输赢哪个更重要?

  杨关善:作为企业来讲,遵守法律、合规永远都比最后的结果更重要,尤其是国有企业。如果经营过程中有没有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如果程序不合法,无论结果如何,都存在问题。合规管理是国资委目前重点推动的课题,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还比较陌生,合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今后开展讲座时还将强调这一问题。

  《法人》:为何当时没有选择去其他的企业开始新事业,比如民企?

  杨关善:如果我跳到其他企业了,不可能再给老东家提供任何法律帮助,内心里还是希望能够继续为一起成长起来的企业出一份力。另一个考虑,也是想彻底换一个行业来看看自己到底能做到哪一步。

  《法人》:对年轻的企业法律顾问有什么建议?

  杨关善:作为内部的法律顾问,一定要掌握企业业务和管理,努力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不要事事依赖外部律师,否则很容易在企业中被边缘化。同时,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考虑,也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行业专家,专业知识和法律经验越丰富,才越能在未来的选择中无所畏惧。

  我九月份在一次法律高峰论坛上作过题为“新时代企业法律顾问的个人发展与事业突破”的讲座,给与会的法律顾问们特别指出,事业的突破和发展要强调个人能力提高。而我们希望最好的状态,就是能够打造一个行业内部自由流动的职业共同体。

  《法人》:律师事务所一般都会设定创收任务,是否会有压力?

  杨关善:律师对律所的最大贡献和价值之一就是创收。而对我来说,创收是压力的同时更是动力,虽然我站在新起点上,但是并没有觉得有过多压力;相反,为了尽快取得事业上的进步,我给自己设定了更高远的目标,不断自我加压。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