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4日 14:48 《法人》 

  ◎ 文 丁兆雷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

  作者:理查德?萨斯坎德

  译者:何广越

  出版社:北京大学[微博]出版社

  “若无法适应,那么很多传统的法律服务机构必将被淘汰出局。”英国作家、演说家、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理查德·萨斯坎德斩钉截铁地说道。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业之一,法律服务传承至今,正在和其他服务行业一起,面临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生产方式的挑战。美国法律服务网站Legalzoom凭借提供法律文件创建服务,一年可以收入上亿美元;而法律咨询服务的电商化也正在我们身边发生。传统的法律服务是不是必须转型,又应该走向何方?

  在萨斯坎德看来,用不了多久,提供法律服务的全新方式会浮现,新的服务提供者将进入市场,法院的运作方式也会改变。富于创业精神和创造力的年轻律师也能发现各种崭新的机遇。

  对此,萨斯坎德提出了法律服务演进五阶段的说法。第一阶段,法律服务市场是封闭的,由律师垄断。第二阶段,法律服务市场的限制将被打破,律师的工作机会开始被其他机构分流;第三阶段是完全开放的法律服务市场。新兴法律服务提供者将会非常活跃,与律师争夺市场占有率。从第四阶段开始,律师行业将充分吸收新兴技术和组织模式,并且在其他法律服务者无法替代的领域,重新获得核心竞争力。第五阶段将形成由律师主导的多元化法律服务市场,这是传统法律服务市场进化的终结,却是法律人自身进化的开始。

  尽管萨斯坎德认为前述律师工作方式的变化,会发生在“未来20年间”。然而,假如我们看当前新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程度,或许这种变化正在全面出现。

  法律服务电商化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通过云计算来提炼案例的共同特征,从而迅速给出法律咨询意见,已经不存在什么技术障碍。而通过大数据方式,获取各类当事人的行为习惯、各类辩护律师的常用策略,以及影响法官作判的主要因素——甚至对于这些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并制订具体应对方案,都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

  萨斯坎德认为,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主要由三股力量来驱动:事多钱少、执业泛化、信息技术。

  在英美国家的一些老派律师事务所里,案卷仍然以纸质文档保存。老律师们笃信霍姆斯大法官的那句名言:“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谈及新技术时,则“言必称互联网泡沫”,将互联网技术称为一种新的“纳粹”手段:政府或其他别有用心的人,可以掌握所有人的信息,并且进行一种“信息奴役”。

  应当说,萨斯坎德没有能在这本《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中,充分驳斥这种观点,他只是从逻辑上进行了回应:“如果信息技术会剧烈改变信息和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法律工作却偏偏能超然在外,这肯定是说不通的。”

  从最近的发展趋势看,正发生的是法律服务的电商化。这可以使用户以更简单、高效、经济的方式享受法律服务。对此,客户可能用脚代替手投票,实现新型法律服务提供商的弯道超车。

  如果参考美国的legalzoom来看,其提供的是法律服务中最为简单的部分,即法律文件和法律咨询。但在国内真正巨大的市场,是法律代理服务,即通过过往代理质量的评价机制,让客户更容易地找到适合的律师,从而实现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快速对接。

  萨斯坎德没有提到的另一个问题,是互联网服务的用户至上逻辑。对传统法律服务而言,不论客户有什么需求,都可以纳入法言法语构成的法律关系。但是,互联网语境下,需求者即使缺乏法律判断、事实判断和法律决策能力,也可以对服务进行选择和评价。他们喜欢更简单、体验良好的交互,喜欢凭借口碑和信任行事,而这也对传统法律服务的模式产生了新的挑战。

  好在这些挑战在中国当前的移动互联时代,并不是什么难事。移动互联已经形成消费者主导的氛围,这给予中国的法律电商巨大动力来进行自我改进。这一切在英美同行眼里,或许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残酷,然而势在必行。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