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 利后时代

  策划/本刊编辑部

  特约撰稿/ 陈根 康斯坦丁 叶小腥

  智慧支持/商界企业研究院

  西斯科实验室

  如果没有人口红利,过去30多年中国企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吗?

  答案是不好说。通俗地讲,“人口红利”是指某一阶段社会中的适龄劳动人口多,老人和儿童少,会出现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整个国家呈现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黄金时期”。

  对中国来说,现在这一时期正在过去。所谓的“比较优势”正在失去。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三年下降,2012年减少了345万,2013年减少了244万,2014年又减少了371万。首当其冲就是劳动力短缺,制造业企业感受到了,服务业也能感受到;人口迅速老龄化,导致整个社会的养老成本和税收增加;企业里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年轻人的上升空间缩小,削弱了中国经济的创新和创业的活力……

  放开生育政策有用吗?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微博]做了一次民间人口实验:从2015年1月1日开始,为员工提供零利率俗称“超生罚款”的社会抚养费贷款,贷款时限最长可达10年。但至今,大半年过去了,梁建章只收到了数个真正的申请。再看山西翼城,作为试点已经放开二胎20多年了,可是出生率竟然是全国人口最低的地方之一。

  更现实的拷问是,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才完成一半,中国在丧失支撑其长期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以后,靠什么保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优秀的公司都是在冬天谋划、布局和投资。等到别人看见的时候,就是5年以后的成败得失,5年以后的市场份额,5年以后的风光云影。

  人口结构中的金矿

  中产阶级崛起

  未来所有跟中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有关的行业,将是增长最快的行业。《经济学人》预计,到2020年,中国中产阶级人口将超过4.7亿,其巨大购买力从海外抢购电饭煲可见一斑。届时,中国城市私人消费预计将从目前的32000亿美元增长至56000亿美元,中产阶级及富裕阶层消费将占中国整体消费的81%。

  最大赢家是电子商务。受智能手机、网络支付系统和分布广泛的物流服务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目前已经超过美国,预计到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24.2万亿元。其真正的考验在于后端供应链、仓储、物流和售后服务等。人口红利消失对其产生的影响相对较低。

  除此之外,中产阶级消费群体高度细分,批量定制或将取代批量生产。拿旅游产品来说,从港澳台到新马泰,再到北美、欧洲,现在已发展到定制化和个性化。

  不仅如此,中产阶级需要更好的服务——在大部分富有国家,服务业至少占总GDP的3/4,但在中国只占一半。对企业来说,服务的边界从医疗到金融,到文化娱乐,想象空间巨大。

  未富先老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之前,就已完成物质财富积累。但中国不仅人口规模大,经济发展程度和整个社会体系也并未准备好迎接人口老龄化。

  这就催生了“消费养老”这种社会保障新模式。众所周知,养老金来源主要是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三种。消费养老作为第四种养老金来源,以上海德浓为例,瞄准的是消费者闲置积分——“设想,今后你的每一笔消费,产生的积分都能够充当养老金的一部分储存起来,而不仅仅是用于兑换钥匙扣,有多少人会拒绝?”

  按照德浓投管方天弘基金测算,1元按照复利放30年以上,能实现7倍的增长。也就是说,如果居民每年的消费开支平均5~10万元,按照1%~1.5%积分兑换计算,每年可以累积大概1000~1500元消费养老金,到退休本金约3~4万元,也能获得近7倍的增长。

  一方面提高社会保障,一方面推进消费资本化,这种新型养老金来源获得了资本的垂青。德浓已经完成了3000万元A轮投资,最新一轮的估值已达数亿元。

  “银发经济”

  一切商业的最终落脚点都是消费者。201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比例为总人口的10.1%。由于老龄化社会不可避免地到来,“银发经济”将获得极大发展。

  制药业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经济增长点,还有养老院和护理机构。在西方,老年人普遍可以享受优质护理。拿护理来说,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中患病住院或需要长期陪护的群体占到20%,这就是一个4000万人高频服务的刚需市场。

  据统计,2014年,与老年人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占中国消费结构的8%,这个市场价值4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消费将会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换句话说,无论是对现有产品进行改造,还是开发新产品,都符合“银发经济”的巨大需求。

  此外,中国的老年人手上有钱。传统上他们会把钱留给子女和孙辈,但独生子女政策改变了这种情况,他们现在更多地在考虑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许多老龄化社会实验都是从零开始的,这是一条新的道路。

  教育是最大风口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所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原来支撑经济增长的一些动力开始衰退,如果我们找不到新的动力,就可能停留在中等收入水平上。中国现在是中等收入经济体,人均GDP约7500美元。与之相对,一方面低成本竞争优势丧失,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不足,难以实现产业升级。这就意味着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加快从数量型人口红利转向质量型人口红利。

  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工作机会越多。每一个新兴行业的兴起,都可以带来巨大的工作机会。但是随着技术进步产生的新技能,需要提供专门的教育培训。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在业人口仍以初中文化程度者为主体。

  “如果8亿劳动者的技能普遍提高,中高端人才比例大幅增加,那我们的经济发展会发生什么样的质变?”

  据模拟,如果每个企业每个员工每工作10年都能获得1年的培训和再深造机会,那么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将提高0.3~0.4个百分点。

  突破极限

  北京立思辰收购敏特昭阳100%股权,交易金额3.45亿元;全通教育收购继教网、西安习悦各100%股权,交易对价11.3亿元;拓维信息收购4家教育公司超过18亿元……

  当下在线教育已经是一个规模达1600亿元的市场,超过游戏、互联网广告甚至国产汽车行业,并且,这一市场规模正以每年30%的增长率被刷新。因此资本看好,小型收购几乎每天都有。

  但是,当前在线教育发力点仍是在线语言教育和K12(幼儿园到高中基础课程)教育。比如K12教育,主要针对在校中小学生,从传统教育模式中分一杯羹,15%的市场份额就已经到了极限。

  事实上,2014年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做出了明确要求,在坚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基本原则下,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学生真正掌握技术技能、提高就业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从世界上职业教育最好的国家——德国的发展进程来看,职业教育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员工。在德国,成人职业教育甚至被称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所以,在线教育最大的一块蛋糕是成人职业教育。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个缺乏优秀制造业工人的国家,很难制造出性能优越的工业机器人和3D打印机。即使中国企业实现了数字化,生产出的产品也既没有价格优势,更没有价值优势。

  现在国内职业教育还没有成型的盈利模式。不妨参考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针对中学毕业生的专业技术人才教育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合作开展,为期3年或3年半。根据要求,学生除在校学习外,还要到企业接受相应的实践技能培训,保证他们在就业之前就具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职业教育期满后,同一行业的学生参加由德国工商协会组织的全德统一资格考试。

  德国还十分重视在岗蓝领的继续教育和再培训。从内容上看,有新工人适应性培训、转业改行培训、职务晋升培训、专业人员培训和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培训等。对基层管理人员,往往采取晋升式的教育培训模式,这种培训带有很强的激励成分,通过培训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也便于企业近距离观察蓝领工人,并从中物色管理人才。

  更为重要的是,在德国,实体经济中的许多蓝领收入很高,与大学教授、公务员相比并不落下风,高级技工和工程师的待遇更高。

  新城市圈地运动

  房地产下一个二十年?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中国52%的城市人口中大概有15%是农民工,真正城市化的人口只有37%左右。如果实现一名农民工市民化需要10万元,到2020年实现一亿人的目标,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不过,支付成本的同时也意味着释放第二次人口红利。首先,农民工市民化以后增加了劳动力供给;其次,非城市户口者的消费能力只有城市居民的1/3左右。

  根据政府的施政思路,例如户籍制度的放开,收入分配的调节,从37%到发达国家75%城市化水平,二十年内还要完成约40%人口的城市化。也就是说,基础建设、房地产、电器、地铁、卫星城,让中国经济再维系二十年较高速度增长的可能性很大。

  从数据上来看,截至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已批复基础设施项目达41个,涉及投资近7000亿元。在各种项目中,基础设施投资在上半年增长了19.1%,高于各类整体投资增速7.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到处发生的重复投资、基建浪费以及新区变“鬼城”现象,说明民间自主的能动性和市场的真实需求才是这一波城镇化建设大潮的关键。

  智慧城市试验田

  今年1月,微信在广州正式上线“城市服务”入口,广州市民通过该入口就可实现医疗挂号、违章缴费、社保缴纳等服务,甚至报税都可以在微信上完成。这也许可以视作BAT交锋智慧城市的开端。阿里巴巴[微博]使用的同样是平台策略,而百度[微博]则以搜索+地图模式切入。

  城镇化进程中需要不断创新城市治理模式。对企业来说,智慧城市无疑是其中最大风口。目前国内有实力的大概有三类公司,IT企业、电信运营商,以及安防智能化公司。前两者有着先天优势,安防企业则是从单一安防产品起步,逐步以自身平安城市、数字城市建设的经验和优势为基础,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提出了一套建设智慧城市的新理念、新模式。

  最具代表性的CSST,2013年在浏阳、红安、无锡签订了三个示范区项目,试图针对5至10平方千米的待开发区域,投入50亿元至100亿元,建设“三产并进、四化同步” 的智慧低碳产城融合示范区。

  其一大特色就是要求用地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农业用地,这也是CSST区别于地产开发商和产业投资商的关键点之一。通过整个示范区内的产业融合和自我循环,预计产值规模超过300亿元,可解决3~5万人就业。

  O2O:最后一块红利堡垒?

  被誉为“互联网女皇”的玛丽?米克尔在《2015年互联网趋势报告》里写道:“消费者期待能够更加省力且更具效率地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这将改变商业的基石。”不过,我们对比中美两国会发现非常有趣。

  在美国,与时下中国风头正盛的O2O公司相似的公司,表现乏善可陈。美国的资本市场相对看重那些能够激活存量和创造增量的商业模式,这也是共享经济能够破坏美国传统私有产权制度的条件。但很多仅是介于服务与消费之间,重新制造中介形态的O2O项目,本质是取代传统中介——也许是以某种更高的效率——其实并没有拉动GDP。

  另一方面,传统产业过于成熟和发达,人力成本昂贵也是影响O2O在美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设问,当烧钱成为O2O领域的核心乃至唯一竞争手段,技术创新是否遭到弱化?至少在美国是如此。一旦脱离了技术,科技企业能够做的事情,也并不比传统企业更有优势。换言之,O2O真的改造传统产业了吗?

  从人口红利到机器人红利

  “机器换人”浪潮

  被视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样板的富士康,最近豪掷50亿美元在印度建厂。而一份针对在中国建立制造基地的欧美日企业的调查表明,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快速上涨,再加上工业机器人性价比的快速提升,有超过40%的在华外资企业有将制造业基地回迁的意向。

  事实上,《经济学人》曾断言,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末期凭廉价劳动力突然成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将再度成为无足轻重的制造业国家。

  坐以待毙不如主动拥抱。位于深圳的一家名叫雷柏的制造企业,在4年前有3000多名工人,而现在的产值是4年前的2倍多,但雇用的工人只有1200多名。原因是这家公司购买了200多个工业机器人。中国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美的公司在2013年总共投入1.2亿美元来购买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各种智能制造设备,少雇用了员工3万多人。美的所在的广东省佛山市,不仅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生产设备的数字化转型,而且出现了数十家从事工业机器人生产和制造的企业。

  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重庆,已经宣布努力打造中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基地。而另外一个大城市武汉宣布将与重庆竞争。

  企业成本账

  近几年,城镇单位制造业平均工资年均上涨14%,私营单位制造业工资也出现类似涨幅。我们算一笔简单的经济账。以长三角为例,一个工人按年成本5万元核算,两个工人三班倒,就是6个人工,一年工资成本约30万元;再加上社保等,以三年投资回报期计算,也要100多万元。而这样的成本投入,完全可以买机器人了。

  2014年,杭州康奋威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了80台自动串焊机,每台售价在160万元左右。据介绍,串焊机可以取代10个12小时一班的工人,一天可以节省20人。如果以每人月薪3000元计算,一年下来节省的人工成本近200万元。采购这台机器设备的投入,一年时间就能回本。

  可以想见,中国劳动力成本的迅速上升,让现有制造生产模式从人力转向机器化成为企业的必然出路和选择。以声称要在2015年前实现70%自动化生产率的格力为例,2013年以来,通过对机器人的使用和自动化改造,位于珠海的格力空调注塑厂,人员从最初300多人减少到100多人,生产效率却提升了20%。

  何处下海

  机器人制造是毋庸置疑的蓝海。其应用最广泛的非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莫属。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业,其对机器人的需求占了全国的60%。据统计,2014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约5.7万台,较上年增长55%,约占全球销售量四分之一,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尽管如此,我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仅为25台,跟韩国的347台、日本的339台无法比拟,甚至还不足国际平均水平58台的一半。跟国家要求在2020年达到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台以上的目标相距甚远。

  对有志于进入机器人产业的企业和创业者来说,找大行业可以说是当前最理想的方式。

  首先,不是每个领域都能用机器人代替人力。其次,也不是每个需要机器人的行业,其市场容量都是一样的。接下来几年,一般制造业尤其是电子行业迅速崛起,将取代汽车产业成为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据预测,到2020年国内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其中一般制造业1400亿元,汽车行业600亿元。

  打通任督二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有70余家上市公司并购或者投资了机器人、智能自动化项目,而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4000家。

  不过中国企业对工业4.0的主动拥抱并不能完全打消我们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担心和疑虑。中国在传统的高科技产业中,向来缺乏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上游是核心零部件,主要是减速机和控制系统,这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中游是机器人本体,就是机器人的身体;下游是系统集成商,而中国约95%的企业都集中在这个环节上,赚取的利润不多。

  只有产业链各环节的上下联动,让资源能源流通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潜能和效用。比如国产机器人产业链的厂家,那就潜心做核心技术;集成商们,好好深究市场应用需求;相关研究院校,则可以静下心来搞科研,并思考着如何把科技成果变成现实。只有这样,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才有可能真正爆发,深耕的企业和涉足的创业者才能有机会收获到机器人制造业发展的成果。

  最重要的是,机器人是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新材料、控制、电子、智能、传感、大数据云等等,你能想到的技术几乎在机器人里都可以集中体现。这基本代表了一个国家整个技术发展的水平,将成为衡量国家技术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

  东莞样本:中国制造的黄昏?

  20年完成从农业县到工业大市的转变,2007年跻身中国城市“三千亿俱乐部”——东莞是“MADE IN CHINA”的样本区域,但凡任何有关制造业的风吹草动,总能在东莞找到分析样本。最顶峰的时候,2007年,东莞全市生产总值达2151亿元,占全国的1.2%,占广东的10.2%。但从2009年到2015年,据广东工业协会内部统计,东莞超过4000家企业倒闭。东莞怎么了?

   制造业小微化将是未来趋势,3D打印和智能机器人将影响东莞制造。

  制造业的门槛已经变得很低,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以及技术门槛较低的领域。原先有规模的这种类型的制造业,将难以为继。知识产权受到空前重视,产品创新也不得不提上日程。低端加工业的小微化将化解供应的矛盾。

   外资将持续看空中国制造,规模化制造业将持续缩减规模及数量。

  除了欧美资本的回流,台资及港资企业即低端制造的始作俑者,将会大批量倒闭。台资企业曾经在2007年空前地达到60万家 (全国),现在只剩35万家左右。未来或许10万,或许5万,台资企业在大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港资企业比台资企业更不如。管理能力低下,制造水平更加低下,如合俊玩具的倒闭、金卧牛的倒闭,都连带拖累数百家供应企业或倒闭或缩减规模。

   出口受阻,中国制造已经失去了竞争优势。

  东莞最核心的是它的制造业,其实就是加工业,但由于现在人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没有价格优势,能维持到现在主要是因为产业链条的支持,但未来命运很难说。虽然国内需求上涨,但与东莞制造无关。

   企业转型难上加难,并不占据产品创新领先水平的东莞基本无法突围。

  目前东莞仅有东莞控股生益科技粤宏远A等3家企业上市,为广东省内上市企业最少的一个地级市。上市公司的缺失不仅与东莞总体经济实力不相称,而且也影响了东莞产业强筋壮骨。

  3D打印启示录

  理论上,只要找到合适的材料,配以数学模型,一台3D打印机就能取代整个制造业,也即是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制造的领域,比如模具、工业设计、航空航天、医药、建筑、衣服加工等等,而且这个“等等”至少包括20个以上的名词。

  总之,现有3D打印出来的任何一个产品,都有可能衍生出万亿元规模的市场。

  3D+制造业

  3D打印之于制造业的改善,莫过于在效率上的提升,以及快速满足个性化制造。传统制造业中,一个产品的面世需要经历开模、打印、验证、修缮,最后才能量产。比如,此前某航空公司发现客舱座位指示牌子出错,想要修改,却被供应商告知需要180天的周期;后来,该航空公司决定采用3D打印技术,仅用1个晚上就完成了任务,而且成本也从之前的1000美元降低到30元人民币。

  当然,这只是3D打印应用的一个经典案例,但却能推而广之。除了效率的提升,制造业也需要兼容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而这也是工业4.0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说,替消费者制造出原装的腿骨、肝脏,这是3D打印在未来医学中的核心应用场景,对于人类战胜疾病、延长寿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配角玩法

  目前国内的3D打印企业虽然正野蛮生长,但盈利者寥寥无几。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技术还只能说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关键核心零部件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单就激光器来说,我们只能进口美国、德国的设备。这种情况与90年代中国制造业进口日本的贴片模式如出一辙。更尴尬的是,3D打印需要编写软件作为其灵魂的输出,但很遗憾,中国还找不到可媲美Google、微软[微博]的技术、软件企业,自主研发也就成了空谈。

  按照现在的发展进度,中国不能妄想成为3D打印的领导者,但安静地做一个配角,也未尝不可。事实上,除了3D打印机本身的软硬件之外,决定这个行业的另外一个核心要素就是材料科技。在理想的3D打印市场内,势必要找到高强度、耐高温、抗腐蚀,具有一定环境适应性的新材料,而这有可能成为中国在3D市场的突破口。

  这些新材料的研制主要依靠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传统行业。对这些行业来说,这是个产业升级的机遇。

  4D重构未来

  3D热潮还没过,4D打印就已问世。它比3D打印多出的一个“D”就是时间维度,4D打印物不再是静止的,而是随时间智能变化的。也就是说,通过软件设定好模型和时间后,在特定环境下,无需人为干预,无需通电,4D打印物就可按照事先的设计,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自我组装。

  这种由新的生产技术所带来的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的一系列改变,可以说是一场类似于蒸汽机所引发的新工业革命。在这样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之下,我们的商业生态、商业构建必然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不妨想像一下:在4D打印时代,大部分的商品并不需要借助于工厂进行生产,而是围绕着一个社区或者几个社区配置不同的4D打印机。对于一般商品而言,家庭的桌面级打印机将走入千家万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打印各自所需要的产品,当然也可以将自己的一些创意通过产品的形式打印出来,并借助于信息工具完成传播、交易等。而个人用户在4D打印时代所扮演的角色是一种多元的角色,既是消费者,也是用户,也是生产者。

  对于一些特殊商品,尤其是一些相对比较大型的商品,这种打印机由一些机构或者个人提供,消费者只需要在物联网的大数据平台中提出自己的需求或者想法,大数据平台就会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分析,并提供最优的实现方式。

  再加上正在路上的智能穿戴、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强大技术,并由这些所建构出来的整个物联网时代——这才是未来。

  倾听变革之声

  外需市场大有可为

  “最发达的7个国家与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7个最厉害的新兴市场国家放一起,总量哪一个大?当然是后一个大。然而,我们的“外向经济”到目前为止,很大程度还是习惯于最发达的那个市场,因为其购买力现成、出价高、基础设施完备、金融服务良好、物流非常顺畅。我们接单子生产,于是我们就成了世界工厂。但很多新兴市场的特点不是这样的,比如有购买力但市场不成熟,要买货但基础设施不够、电量不够、港口不够、铁道不够等。所以,中国现在提海上、陆上两个丝绸之路,APEC会议宣布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个就是重大的战略。

  新兴市场这个板块还是中空的,我们实际上铺了多少货在新兴市场?几年前我去印度看,天气很热但没几家用空调的,这两年才好一点。面对印度这个空调的新兴市场,中国这样物美价廉的空调,却没有在印度打进去多少。而俄罗斯的市场都是欧洲货,日本、韩国货都少,就更不要说中国了。大学生总说没有就业,我们为什么不走出去呢?我总说,下一个时代,是要小语种人才的时代。小语种的需求会极速升级,因为新兴市场有很大的空间,比如,印度尼西亚有1亿人口,这是很大的市场,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看不上。”

  每个人都该懂点设计

  “中国设计正在冉冉升起,而且也正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首先,工业设计在智能时代焕发新生命。曾经一段时间,中国设计生活在中国制造的阴影中,正因为在制造方面的强势,人们更在意产品的性价比,而忽视了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智能设备的繁荣,以及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工业设计获得重生。产品为王,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好的设计,可以让一款产品冷启动,好的产品不是1,而是1000万。

  我国如今正在大力推行‘中国制造2025’战略,设计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因而智能时代就是设计时代。”

  农业的机会首先是交易,其次是社交

  “现在劳动力迁移越来越单向。2011年,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到农民工的61%,他们中有33%在其16岁以前生活在各级城镇而不是农村,有38%是在各级城镇上的小学。可以说,他们大多从未有务农经历,更没有回到农村务农的意愿,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已经越来越依赖劳动节约型的技术变迁。

  相对的,农业生产会经历劳动报酬递减、土地报酬递减、资本报酬递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决食品供给问题阶段,主要依靠传统农业解决温饱。第二阶段,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阶段,劳动力开始由农村向城市、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由农业向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土地边际效益日趋显现。第三个阶段,是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阶段。在这个全新阶段,户籍制度改革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供给问题和农业生产方式问题,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至于土地制度改革,则应按照‘重大改革有法有据’的思路,不断健全法律体系。”

   向制度要红利

  “当资本利得远远高于劳动所得,资本必然从直接创造价值的产业退出,疯狂地涌入资产投机之中,楼市和股市的疯狂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应允许更有效率的企业生存、扩大和发展,相应淘汰那些长期没有效率改进的企业,提高中国行业生产效率和整体经济的生产率水平,而与此相关的改革也收益明显。

  此外,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非公有经济进入垄断行业,促进行业竞争并打破国有企业垄断可以提高行业的生产效率。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样可以获得上述改革红利——通过提高生产要素流动,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并最终提高潜在增长率。

  依照相似的逻辑,中国政府还可以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实现利率市场化,进而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在非市场化利率条件下,由于利率不能随着资本回报率浮动,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都低于最优水平,这将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利率市场化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最佳手段。”

  人口红利是个伪经济学命题

  文/郎咸平[微博]

  美国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44%,比我们多得多,但美国根本不担心老龄化问题。为什么?看看下面的数据,就会知道提高劳动者生产率是多么重要。

  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1990年是1740万,到2013年10月减少到1200万,减少了31%,但是同时美国制造业的总产值从2.79万亿美元上升到7.29万亿美元,上升了161%。换句话说,23年内美国制造业工人的效率提升了279%。如果原来1个制造业工人能养活1个退休老人,现在同样1个工人就可以养活3.8个,所以美国的制造业工人虽然减少了500万,但是可以多养2100万的退休人口。如果我们中国的生产力能提高到这种水平,中国老龄化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如何提高效率呢?奥巴马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呼吁的,那就是大力发展制造业。一定有人会反驳我说,不会吧,美国不是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国家吗?美国制造业才占GDP的12%,发展服务业才是正确的方向,还能解决大量就业。如果你这么想,恭喜你,已经达到了众多专家的水平。但是,如果奥巴马也像你这么想,那就不会有美国经济领先全球复苏了。其实,制造业才是美国、德国和日本的重中之重,真正能够长期创造财富的就是制造业。

  我们来看各个行业的乘数效益。制造业投入1美元可以给其他行业创造1.48美元的效益;农业投入1美元可以给其他行业创造出1.25美元的效益;其他行业包括服务业,投入1美元给其他行业创造的效益全部在1美元以下,最差的是零售业。美国制造业虽然只占了GDP的12%,但是创造了50%的出口,创造了90%的专利科研成果。同时,美国制造业人均工资超过其他行业14%以上,成为美国中产阶级的重要来源。

  因此,发展制造业成为奥巴马当选之后的首要任务。首先他开始号召国民购买“美国货”,并在2010年推出“制造业促进法案”、“中小企业贷款法案”、“五年出口翻番计划”等,同时向97%的中小企业作出不增税等承诺。各位知道吗?美国从2010年开始取代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大国,美国制造业的产值已经超过中国1/3以上,这就是奥巴马大力推动的结果。

  那么奥巴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两大药方:第一降低成本,第二技术创新。

  我们先谈降低成本,降低制造业成本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降低能源价格。美国通过能源革命,大幅降低了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根据2013年8月20日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所做的调研报告显示,与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五个国家相比,美国的天然气便宜60%~70%,电费便宜40%~70%,加上劳动力成本便宜15%~35%,可以预计,到2015年美国制造业综合成本将比这些国家低8%~18%,美国将成为发达国家中制造业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更可怕的是什么?我们发现,2015年之后美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将只比中国高5%而已,但是我们的其他成本可远远在美国之上,比如说政府的干涉、税费等。

  第二个办法,技术创新。美国政府一向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和商务部经济发展局在全国各地创建了70多个区域创新集群,为技术成果产业化、产业升级创造有利条件。到2013年初,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要创建15个全国性的制造业中心,每个中心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有的研究3D打印机,有的研究传感测量和过程控制,还有的研究柔性电子、纳米制造、生物制造、工业机器人等,这里面随便一个领域取得突破都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美国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启发,那就是老龄化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生产力的持续提高。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