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至今没上市的险资,未来将如何资本布局?

  文|本刊记者 赵文佳/图|本刊记者 孟杰

  不久前,美国黑石集团总裁苏世民(Stephen A.Schwarzman)见到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时问他,阳光保险用近10年的时间做到如此成绩,你是怎么做到的?张维功回答,我是以“农民心态”做企业。听罢,苏世民大笑,他对张维功说,15年前一位领导人问我用什么心态做黑石,我说是以“农民心态”。15年以后,我终于听到有人和我一样做企业的。

  正凭着一步一脚印的“农民心态”,张维功带领阳光保险从创业时的5个人,发展到今年的12万员工;从创立首年保费不到亿元,到今年上半年保费突破400亿元;从不到100万元的创业资金,到今年超过1500亿元的资产规模……

  一家至今没上市的险资,未来将如何资本布局?在海外市场开始风生水起的企业,谁是它下一个围猎目标?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上,张维功将怎样下好这盘大棋?

  海外投资

  7月14日,曼哈顿唯一的六星级酒店——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心位置的Baccarat Hotel(水晶宫酒店)举行了隆重的开业仪式。作为出资2.3亿美元的酒店投资方,张维功与管理方喜达屋资本(Starwood Capital)的高层共同剪彩,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摩根士丹利名誉董事长John Mack等政界、商界及时尚界大佬纷纷到场祝贺,在纽约引起轰动。

  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资产“结构多元、全球配置”的原则就尤为重要。在企业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抓住全球资源整合的机遇,融入全球发展,分散风险、平衡收益,阳光保险的“海外阳光”战略应运而生。

  但是作为阳光这样一家寻求稳健的保险机构,首次走出去投什么?

  在投资逻辑中,股权投资风险最大,不动产投资风险最小,不动产投资只要规避了交易的法律风险,其他风险一般可控,因此阳光保险把酒店类投资作为走出去的第一步。并制定了两个先决条件:第一,100年后这个资产仍要有价值;第二,不动产的收购一定要能成为阳光走出去的“敲门砖”。

  于是张维功指定了海外资产标的选择的全球五个城市——纽约、伦敦、洛杉矶、温哥华及悉尼,并强调一定要投资这些城市最核心位置的资产。

  阳光保险在海外最开始接触的是悉尼的知名酒店,但张维功到悉尼看过这家酒店后决定不投资。虽然这家酒店的价格不是很贵,投入产出比也不低,但是张维功认为其体量和品质还不符合阳光收购的要求。

  最终阳光保险以最初的招标价4.63亿澳元(约24.5亿元人民币)成功购得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

  阳光保险在海外的两个大手笔收购让业界侧目,投行高盛高层后来对张维功说:“你们的两个海外收购在华尔街的反响完全不一样,干得很漂亮。”

  而酒店投资只是阳光海外战略的“敲门砖”,除了收购酒店资产外,阳光保险还参与投资酒店管理公司喜达屋资本15%的股权,并且后续还计划与其打造一只共同基金,开创了中国金融企业海外投资的新模式。

  做大数据公司

  “前十年,所有搞多元化以及其它战略转移的提议我都没有采纳,几乎百分之百的精力都在保险上,因为知道企业处于哪个阶段,你想再做大,必须把保险这个根做牢。”张维功对《英才》记者表示,正是用这种“农民心态”,公司人一个一个进、机构一个一个建、保费一分一分的收,扎扎实实用了十年时间把阳光保险从零做到千亿级别的保险集团。

  “第二个十年,我一定拿出80%的精力来做新的事情,20%的精力来顾及原有业务。因为第二个十年企业的条件、背景、环境和现在企业具有的自身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7月初,阳光保险的战略研讨会在北京郊区的一家酒店举行,会议其中有一个最重要议题就是“数据”。张维功强调,企业未来的两个核心价值,第一是人才,第二就是数据,数据是阳光保险将来一个重中之重的战略。

  “我们已经进入了数据世界,所有看似没有规律的东西其实都是有规律的,而这些规律就是通过数据来反映。”张维功表示,通常意义上,数据分交易数据、行为数据两大类,过去人们认为交易数据重要,行为数据不重要,但其实交易数据是表面,行为数据是内涵,交易数据是结果,行为数据则是逻辑推理,“所以从保险业来讲,行为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行为数据决定了将来对客户的分类,这种分类又决定了风险的构成。”

  为此,阳光保险现在把所有的数据都要视为有价值的数据去积累。然后,尽最大可能找出数据分析的模型,去分析数据的规律。现在阳光保险已经有专门的数据中心,并且准备立即成立数据公司。

  今年4月,阳光保险控股的阳光渝融信用保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信保)获批筹建,成为中国第一家专业信保公司。

  小微企业贷款原来主要是通过担保公司来实现,而现在有了保险公司做背书,企业的信用等级将会提高。而且阳光保险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可以在原有线下比较有经验的基础上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依靠互联网平台增强与客户联系,适应大数据分析这一趋势。

  张维功强调,阳光信保的使命就是让信用产生价值,让高信用的人低成本地获得社会资源。而在提供信用保证的同时,阳光保险会把平台上的资源打通,收集和盘活数据,打造以数据为核心的生态圈和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各业务领域的协同发展。

  入局互联网金融

  除了阳光信保外,阳光保险还在金融领域大施拳脚广泛布局。今年4月,阳光保险旗下北京中关村融汇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致力于成为包括P2P、B2C、B2B等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的综合性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6月,阳光保险参股的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获中国银监会下发金融许可证,成为国内首家保险公司介入的消费金融公司;此外,今年初阳光保险参与成立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这也是业内第二家保险系基金公司……

  “过去金融混业经营及分业经营的讨论,其实都是站在企业端去考虑的,但今天要站在客户端去考虑问题,客户需要一个机构能给他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使客户更加方便。”张维功表示,“要满足客户这种全面的需求,就要尽量多地实现产业链功能,才能提供产业链的全面服务。”

  实际上,阳光保险的“金融阳光”战略的核心就是终极客户,希望未来客户的一切金融需求都可以在阳光保险集团内得到满足。而且从阳光保险的金融布局也不难看出,其也在利用互联网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创新系统,借助互联网平台瞄准个人、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需求最大的群体。

  但张维功认为,互联网草根金融并不能代替真正的互联网金融,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一定是互联网在金融全产业链的运营和渗透。他还向《英才》记者判断,未来的互联网金融肯定是金融主导的,如果没有金融人才和金融风险的认知,一定不会出现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企业。

  扩展“大健康”版图

   2014年6月,保监会批准阳光人寿投资控股阳光融和医院,成为中国首家由保险机构控股的综合性医院;今年1月,保监会又正式批准阳光保险发起设立规模50亿元的行业首只产业基金——阳光融汇医疗健康产业成长基金……阳光保险在医疗健康领域持续发力并屡开先河。

  “我们不仅仅是把健康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能为中国的改革做一点事情。”张维功表示,当前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健康消费也逐步成为老百姓最大的消费支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国内医疗健康领域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满意度,而阳光则希望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

  虽然作为首家投资控股医院的保险机构,但是张维功对医院的运营却很明确,收购完成后张维功就对阳光融和医院坚定表示,医院的文化不需要讨论,就是患者为中心,永远是患者为中心,另外就是要让医生实现价值,只有把医生的价值体现出来,才能够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对患者负责。

   在阳光融和医院近期的招聘广告中可以看到:“在这里,所有医护人员的收入待遇可能会比别的医院高,但只为两件事,一、一切为了患者;二、体现医生价值。”张维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阳光融和医院代表未来中国改革和医疗进步方向的实质体现出来。

  阳光的健康版图并不会局限于医院领域,从当初战略由“医疗阳光”改为“健康阳光”就可以看出其在此领域的“野心”。

  张维功规划,通过人才引进及与国际先进的医院合作等方式,用8—10年的时间把阳光融和医院做成中国最好的医院之一。以阳光融和医院为基础,阳光保险集团不断扩展医疗版图,打通医疗领域全产业链,并通过阳光保险的资源形成一个大型的医疗集团。

  在此基础上,迅速向健康领域辐射,打造“健康阳光”;进而向“养老阳光”发展,打造一个生态圈。

  站在第二个十年的起点上,张维功提出了阳光保险“一身四翼”战略,“一身”--保险“主业”,“数据、金融、健康、海外”四个新阳光战略构成“四翼”,在做大做强保险主业的基础上,推动“数据阳光、金融阳光、健康阳光、海外阳光”四个阳光的发展。

  先有董事长再有股东

  2004年,时值“不惑之年”的张维功在仕途一片光明之时,毅然辞去中国保监会广东监管局党委书记兼局长的职位北上创业。10年后,他面对《英才》记者谈起当初这个决定,却看得很平淡。

  不管从政还是经商,其实有一类人就是永远想要做一番事,张维功就属于这类人,而且有过国有企业及政府机关工作经历的他,也希望把缺失的“非国有企业”这一课补上。

  根据监管规定,保险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而要打造一家全国性的保险公司,则必须达到5亿元以上。从政府官员变为普通创业者的张维功,不得不去思考资本金和股东的着落。

  从监管系统走出的张维功凭借广泛的资源、人脉和行业经验,本可以一呼百应,但在寻找投资者的过程中张维功却刻意回避认识和熟悉的对象。“做真正的生意,靠关系是没有用的,最终是要靠理念,所以找股东其实找的不是钱,而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价值观,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张维功对《英才》记者这样解释。

  创业团队筛选出来一系列可能投资的企业后,开始在全国各地奔波,从企业的最底层开始接触,往往经过几层后才能见到企业负责人。半年多时间,张维功一共见了389家企业。在寻找股东的8个月时间里,张维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在此期间连一张自己的办公桌都没有,为了支撑着团队及日常开销,张维功取出多年积攒的两张存折共计34万人民币,还借了数十万的债务。

  央企作为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力量,集中着国内最丰富的自然资源、财务资源和人才资源。作为中国经济基石的央企,在新的发展阶段及产融结合的企业经营趋势下,其实有着与金融结合的需求,但在当时央企对保险业并没有十分深刻的理解,需要有人去启迪并撬开这扇大门。

  而之前行业的工作经验及数百家企业的拜访,俨然让张维功成了保险业的“布道者”,于是中石化[微博]南方航空中国铝业、中国外运长航、粤电力相继做出投资决定。数年后,当股东们谈及当年的投资时表示:“当时决定投资,最重要的就是投资张维功,因为相信他能做成事。”也正是出于这种信任,这些出资的股东并没有向阳光保险派出过一位高管。

  而此后张维功选择这些企业作为股东的优势也开始凸显出来:除了这些大企业自身大量的保险需求之外,几乎遍及全国的与这些企业有业务联系的其他企业也成为阳光保险潜在的客户。

  2004年12月,筹到符合股本金要求的阳光保险拿到了保监会批筹文件。之前国内金融机构的成立方式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中央或地方政府牵头成立,如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人保、人寿、太保、平安等保险公司;一种是股东发起,即股东商议好筹建金融公司,监管部门批准之后再去组建管理团队。而阳光保险的成立方式显得独特,张维功辞职之后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方式从数百家不认识的企业中找到股东,属于“先有董事长再有股东”。

  公司筹建后,开始招兵买马,很多阳光人还对阳光保险的第一个招聘广告记忆犹新,当时张维功带领团队研究了一晚上列出了60多条招聘人才的条件,几近定稿。但第二天上班后,张维功看着这则招聘广告总觉得差点什么,他认为不是要招聘什么样的人,而是“不要什么样的人”。于是又经过一个晚上的研究后,一则阳光保险明确表示拒绝的12种员工的招聘广告出现在媒介上,至今有在阳光保险已担任高层的员工回忆称,自己正是被这则与众不同的招聘广告吸引而来。

  2005年6月,阳光“帝国”的第一块拼图——阳光产险正式成立,阳光的分公司开始在全国相继落子。而之所以先成立产险的决策,也是希望用较少的资本金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盈利,以获得股东的理解和支持,也为后续战略布局奠定基础。

  2007年5月,阳光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获准筹建(2008年1月更名为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阳光人寿正式成立。至此,阳光保险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用了三年时间跻身为国内七大保险集团之列。2012年12月阳光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架构布局更为完善。

  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是阳光保险对客户的“敬畏”。“终极客户”战略是阳光保险一直坚守的最终原则,即公司不管在产品还是运营决策时首先要考虑有没有伤害到客户的利益、哪种选择能使客户利益最大化。

  一位阳光保险的中层对《英才》记者表示,“当初刚到公司的时候由于对公司的文化和理念理解不是很深刻,在做一个方案的时候稍微触及到消费者利益,当时张总发现后坚决制止,并提出了很严厉的批评,要求这种事情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都绝对不能发生。后来我反思确实认识到了错误,要做一家百年老店,一切都要以消费者至上。”

  翻阅早些年阳光保险的发展规划,发现这十年来一直按照公司开始设定的目标前行,而其中张维功制定的公司战略、公司治理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独家高端领袖访谈

  打造健康产业链

  《英才》:10年前如何促使你从政府机关辞职创业?

  张维功:第一,我这个人有想法决策会很快。第二,其实就是个人价值观的问题,不管是你从政也罢,经商也罢,其实有一类人他就是永远是想做事,我大概就属于这类人。再者,自己原来干过国有企业,后来又在政府机关工作,缺了非国有企业一课,就希望把这一课补上。另外,从监管去看,保险业的发展空间也很大。

  《英才》:为什么把数据看作一个重中之重的战略?

  张维功:我们已经进入了数据世界,所有看似没有规律的东西其实都是有规律的,而这些规律就是通过数据来反映。像阿里通过分析得出,提什么包,多大年龄,他单身的概率是多少?这些都是通过数据分析而来的。从保险业来讲,行为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行为数据决定了将来对客户的分类,这种分类又决定了风险的构成。

  《英才》:阳光保险在金融领域大力布局的原因是什么?

  张维功:过去金融混业经营及分业经营的讨论,其实都是站在企业端去考虑的,但今天要站在客户端去考虑问题,客户需要一个机构能给他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使客户更加方便。要满足客户这种全面的需求,就要尽量多的实现你的产业链功能,才能提供产业链的全面服务。

  《英才》:医院现在的投资回报率其实不高,阳光保险为何在医疗健康领域有那么大力度投资?

  张维功:我们国家的医疗行业,目前的现状大家都很清楚,由于体制机制文化各个方面的原因,老百姓不满意,政府也不满意,大家都不满意,我们不仅仅是说要把投资医院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我们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能为改变做出一点事情。

  我们站在一个企业的角度,它的生命力是一定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就是它要有盈利,如果没有盈利,这个事业很难支撑的。医疗健康领域回报率最低的是综合医院,其次可能是专科医院,然后是健康形态,我觉得全产业链,可以良性发展应该不会有问题。

  《英才》:你说海外投资酒店是阳光走出去的“敲门砖”,那你后续在海外投资的目标是什么?

  张维功:我觉得还是和中国市场结合起来,和我们的战略结合起来。比如医药医疗、能源、新材料,包括机器智能等这些方面。

  《英才》:你对未来阳光的发展规模有怎么的期许?

  张维功:从保险来讲,前十年你积累1000亿的资产,比后十年积累一万亿的资产还困难,因为保险资金滚起来以后增速就快了。第二,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和我们的战略结合起来,我们有些领域会全方位的重点去进入,比如医疗这一块,我是想未来十年,会持续加大力度投入医疗和健康业,争取把这个产业链去很好的整合。

  《英才》:阳光很重视文化,你认为文化在阳光的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张维功:在开业前的半年间,其中三个月阳光是在做文化,我很清楚,将来公司会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来自业内业外的人,怎么去统一他们?怎么让他们感觉到是阳光人?肯定要用公司文化,文化在阳光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阳光刚成立时,阳光员工都认为阳光是个新公司,但不是个小公司。

  《英才》:品牌对一个企业很重要,特别是阳光这样一家保险企业品牌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你怎么看待企业品牌的塑造?

  张维功:我觉得企业和人是一样的,人在大家心目中是个什么样,既是塑造出来的,也是做人做出来的。如果一个人整天只靠宣传塑造品牌,早晚大家会对其失去信任。我始终认为企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另外,不管怎么去宣传,不能和企业价值观、价值追求有太大出入。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