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颠覆的中国银联

2015年07月10日 18:27  《中国商界》杂志  收藏本文     

  线上端、移动端的交易被支付宝[微博]们、微信们甚至电信运营商们牢牢把控,以VISA为首的国际结算机构又马上可以进入中国的线下端开展结算业务:中国银联若再不出手,就会成为互联网大潮的下一个牺牲品。

  文/王子威

  自从2014年中期开始,“银联62卡”这五个字就开始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渠道之中,而且优惠力度也越来越大:从一开始的在国内电商网站通过银联通道(必须安装相应插件)结算就可以获得“满减”以后,现在已经几乎涵盖了各种可以进行支付的地方。 不仅如此,如今在地铁、户外广告牌上,更能见到五花八门的支付方式,从阿里系(支付宝)到腾讯系(微信支付),现在更能见到运营商们的宣传—中国电信[微博]的翼支付也进入北京地铁站的广告牌了。 作为国内结算行业的“老大”,中国银联这一年的日子着实难过:正如其总裁时文朝的话,“中国银联躺着挣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究其原因,曾经闭着眼睛就能赚翻的业务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企业,乃至通信运营商的触手已经不仅仅是伸到各个实体行业中了,他们开始染指结算业务了。 盈利模式被颠覆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结算平台,银联的出现曾经使得交易更加方便:从企业角度来说,收银台再也不需要放多个银行的POS机,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大额消费也只需要一张卡而已。 不过这一切是有成本的,无论是借记卡还是信用卡,消费者每一次刷卡商家都要支付0.38%到1.25%的交易费,越是毛利率高的行业,费率越高—譬如酒店、餐饮、美容、首饰珠宝和黄金等行业的交易费率就达到1.25%,且上不封顶。这也解释了为何直到目前为止,一些餐饮连锁店都没有设立POS机。 然后,这个交易费用将以7:2:1的比例在发卡行、提供POS的银行和银联间进行分成。截至2013年,在全国400多万家收银台上放着1000多万台POS机:据测算,每100元消费中,有50元都是通过刷卡支付的。换句话说,银联的盈利模式就是和银行合作,然后就什么都不用做了—无需任何服务,无需任何营销,躺着就把钱赚了。 不过,在2014年11月底的“支付变革与互联网金融论坛”中,中国银联新任掌门人、董事长葛华勇在演讲中表示,中国银联将顺应支付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强化市场化经营理念,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提升市场化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综合支付服务平台。事实上,这个表态已经充分证明,中国银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再不改变就必将被后来者“拍死在沙滩上”了。 在市场不开放时,银联是以一种“唯一的”、“促进交易的”寄生虫模式存在于结算业务中,并以其市场支配地位收取高额费用。 然而,随着支付宝们、微信们的猛然逆袭,电信运营商们的强势介入,再算上未来国外结算体系的进入,中国银联简直“举步维艰”。 支付宝洗牌在线支付 中国银联从来不会想到,当年(2004年)对马云[微博]的“不屑一顾”会在10年后给自己带来一个可怕的敌人。那年,马云来到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银联总部,希望为网上交易找到一个结算平台,不过当年财大气粗的银联并没有太把这个当回事,“愤怒的”马云回到公司后就着手打造自己的结算业务。于是,同年12月9日,支付宝公司成立。 支付宝事实上做了这样几件事。 首先,支付宝直接和银行对接,绕开了银联的结算体系。而且在线上端,比起每次都需要插入银行的U盾、输入密码,再结算,支付宝可谓一步到位地解决了消费者在支付时候的麻烦。 更为重要的是,支付宝的盈利模式不仅仅是传统的交易费用,随着大量的资金沉淀,支付宝开始做起了P2P业务,并向用户许以高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 仅以余额宝[微博]为例,短短一年时间,它就从零开始发展到1亿用户、资金规模达5742亿元,不仅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还荣膺世界第四大货币基金,客户数量更是问鼎全球。 千万别忘了,这种“宝”不只是有支付宝,苏宁易购[微博]、京东都有自己的相关产品,只不过支付宝在2013年以48.7%的市场份额牢牢地把住了在线第三方交易的第一名而已。 此外,支付宝让消费者意识到,不需要银行,我也可以买东西。而且支付宝作为同一的平台,转账几乎是即时到账的,比起跨银行间转账需要1个工作日来说,着实方便不少。 起初,支付宝间是免费相互转账的,后来为了促进手机支付宝的业务,支付宝方面为电脑转账设立了0.2%的服务费,这使得大量消费者将线上端的业务迁移到了移动端,这也打开了移动支付的潘多拉魔盒。 在目前的中国支付市场,支付宝是线上支付老大,银联则是线下老大,2013年8月,支付宝曾高调宣布退出线下POS市场,如今却通过技术手段,全面杀回银联的腹地—线下市场。 大连大商集团旗下天狗网的总经理刘思军曾表示,“我们在(2014年)‘双十一’引进了支付宝线下支付,结果不少消费者拿着手机来到实体店,为了最高50元的优惠,排着长队等着结算”。 2014年11月12日凌晨,蚂蚁金服公布了“双十一”全天的支付宝移动支付数量:当天,支付宝移动支付交易量达到1.97亿笔,同比增长336%。 在2014年“双十二”上,支付宝联合2万多家商户发起了“用支付宝钱包支付即享受半价”活动,正式宣告重返线下市场。 借助与支付宝的战略合作,休闲食品“来伊份”的消费者可以在线下实体店中使用支付宝来结算,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CTO王戈钧表示,“(2014年)‘双十二’当天,消费者通过支付宝成功交易329298笔,其中最多的一家门店有695笔支付宝交易,并有6家门店突破500笔支付宝交易。” 支付宝目前采取的是统一费率,即无论何种商户类别,一律按照0.6%收取。支付宝方面表示,2015年,此费用将完全返还商家;2016年则实行三七分成,商户只需支付费率中的三成。 费率又低,又能把丢掉的消费者拉回线下,实体商家干什么不和支付宝合作? 互联网企业不甘人后 在潘多拉魔盒打开以后,大量企业都意识到了移动支付市场的巨大商机:其中最大的莫属腾讯旗下的微信。截至2014年第四季度,微信已有5亿国内用户以及1亿国外用户。 2014年1月,微信开发出抢红包服务,用户只要绑定银行卡就可以将抢到的红包提现:不过短短9天时间,近千万用户参加,总共发出4000多万个红包,在最高峰时一分钟甚至发出2.5万个红包,此事被戏称为“(微信)一天做了支付宝十年的事情”。 当消费者绑定银行卡以后,就可以开始微信支付了,和支付宝支付相同的是,微信也不用给银联支付哪怕一分钱的手续费。 以腾讯系为首的互联网企业的聪明之处在于,其抢夺的不是线下交易市场,而是线上业务中纯移动端的交易市场,这可是一个正处于野蛮生长期的市场。 根据艾瑞咨询[微博]的数据,2014年第三季度,腾讯系在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量中已经占到10%,而这主要是由于微信支付的兴起。 事实上,这群用户都是以小额支付为主:调查显示,超过七成消费者能接受的微信支付额度在1000元以内—对于逛个超市、喝杯咖啡来说,这已经绰绰有余了。 根据企鹅智酷在2015年1月发布的《微信“影响力”报告》,目前微信用户中82.6%处于18到36岁之间;55.2%的用户每天平均打开微信10次,而近四分之一的用户每天平均打开微信30次。近一年以来,微信直接带动的信息消费规模已经达到952亿元,而其直接带动的生活消费规模已经达到110亿元。 微信依靠着庞大的用户量和打开频率,直接通过微信支付让银行和银联给自己免费打了工。如果说支付宝最大的意义是让消费者意识到可以无卡交易的话,那么微信、手机支付除了加深这一理念以外,更将消费者直接拐跑了—而且是消费能力最强、消费周期才刚刚开始的新一代消费者。 正如央行[微博]的数据,截至2014年7月底,有近270家企业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收单机构有84家,占比超过三成。 同时,90%的市场份额被排名前20的第三方机构占领,他们可都是千方百计地想要绕开银联的!由此可见,中国银联面临交易量分流得非常明显。用银联总裁时文朝的话来说,“他们都把银联看做唐僧肉”。 这其中,领先的企业级第三方支付公司—例如易宝支付—已经达到了盈亏平衡,而拉卡拉CEO孙涛然表示,“2014年拉卡拉可以开始赚钱了”。 必须要说的是,在这些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中,他们的盈利模式几乎完全不同于银联。银联的核心是从收卡方(如企业)收取刷卡费(即通道费);而第三方们要么不收手续费,要么费率极低,这当然会让收卡企业们兴奋无比。另一方面,第三方们更大的收入来源在于资金的沉积:这么大的一笔钱,干什么不行? 支付大战一触即发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达到1.43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7.8%,同比增长414.4%—这一切主要由于移动端上电子商务、团购的暴增带来的。 因此,三大运营商盯上移动支付也就在所难免了—事实上他们早就未雨绸缪了多年,现在终于赶上大势。尽管在这1.43万亿的规模中,支付宝占了82.6%,腾讯系占了10%,但是只要能在这个市场中占据1%的份额,那么带来的收益都是巨大无比的。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14年中期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整体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已达16万亿元,2014年还将以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增幅暴增。而仅仅2014年前三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就达到4.26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可以见得这必将是最大的一片战场。 运营商自身的优势不必说,毕竟一切都是建立在其提供的网络基础上进行的。“电信运营商具有大型国有企业的背景,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业务实力、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和合作资源,这将成为其第三方支付行业最重要的发展条件,这些优势使得电信运营商一旦拿到了牌照,就会对传统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造成较大的冲击”。北京赛迪创新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资决策事业部总经理徐锟表示。 如果说阿里系、互联网企业以及运营商们抢走的是线上端和移动端的交易量的话,那么马上就会有“外资”第三方结算平台来抢夺中国银联的线下交易量了。 以VISA为首的国际结算机构早就盯上了中国市场:它们曾经向WTO[微博]指控银联在中国结算市场的垄断地位,而WTO的裁决是,2015年8月份,中国的结算市场将对外开放。这就意味着,这些结算机构可以自主地在中国开展业务,而无需和银联合作—更准确地说,一张只有VISA标识的信用卡将可以在国内直接使用。而且三年内,如果VISA们能实现连续两年的盈利,他们就彻底可以在中国开展业务,而不必再看银联的脸色。 中国市场前景广阔,以VISA们在全球业务中积累下的经验,他们必将通过各种手段让消费者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借而实现盈利。而且,随着民营银行的出现,这群站在互联网潮头的新生代银行们极有可能会成为VISA们的“好友”,为年轻一代用户打造属于他们的支付方式,这可真的会要了银联的命。 如此看来,银联内忧外患,想要抢回消费者更不能仅靠各种“有钱就任性”的撒钱式营销,必须要放下架子,一方面和上下游的企业打好关系,另一方面更打造出切实有效的服务来让消费者满意,不然银联的未来将暗淡无比。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文章关键词: 宏观经济金融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解读:公安部带队赴证监会的孟庆丰是谁
  • 体育詹皇两年4697万续约骑士 邓肯续约两年
  • 娱乐郭敬明谈抄袭:监狱出来还不许找工作?
  • 财经股市众生相:5000点入市新股民坚信救市
  • 科技阿里副总刘春宁被警方带走:腾讯举报贪腐
  • 博客希腊会投靠俄罗斯退出欧元区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31省市高考录取难度排行 京津沪最容易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谢百三:上证指数可能再反弹500点
  • 江濡山:股市跌出深坑的机会与风险
  • 黄斌汉:A股暴涨暴跌祸首是自动交易
  • 肖磊:“做空者”并不邪恶
  • 董登新:反思本轮股市疯牛灾难与教训
  • 徽湖:炒股炒房者的结果为何截然不同
  • 易宪容:A股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吗
  • 说钱:下跌尚未完全结束 还有两风险
  • 高凤勇:K线改变世界观
  • Value:买入前做好最坏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