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机遇

2015年07月10日 14:45  《国际融资》  收藏本文     

  ■本刊记者 李路阳 李留宇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国际融资》杂志记者独家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南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国际金融专家张赛娥女士。采访中,她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带一路”构想、人民币汇率波动、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要保持稳定增长,应更注意细节和质量,并为企业营造诚信、公平的环境。谈及对“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她认为,国家可借鉴香港的经验,并加强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之间的融合,使经济转型事半功倍。

  创业、创新将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机会

  记者: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下行压力,有观点认为,通缩已经离我们很近了。在您看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哪些?

  张赛娥: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出通缩发生,但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经济下行的危机。首先是总体商品供应充足,其次是各经济体经济下滑导致需求减少,这两方面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并导致商品价格下跌,这就带来了通缩的可能。另外,由于大家还未看清未来的经济走势,在投资和消费上就比较谨慎,资金的周转率也就大大降低。

  2014年中国进出口总量只增长了2.3%,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也连续多年低于3%,中国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对高端消费的影响,房地产的下滑等等,2014年的外商直接投资也显著减少。所以,2014年中国的GDP还能保持7.4%的增长是很不容易的。

  记者:您认为,中国该如何保持经济活力并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

  张赛娥:中国正朝着“小政府、大市场”的方向去改革,这是好事儿,也是值得鼓励的。政府应该鼓励并发动九亿劳动力的积极性,让大家能够看清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鼓励创业、创新,中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更注意细节和质量,避免像过去那样的粗放型发展。以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一定会创造出很多新的亮点。

  我们鼓励创业,但一定要让创业者明白,创业是一条很艰苦的道路,不是想创业就一定能成功。以往的统计数据显示,90%的新创企业都是失败的,所以,在创业之前,创业者一定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此外,我们还要鼓励创新,比如金融行业近年来就有很多创新,但在这方面我们也要加强管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对于政府而言,在简政放权,给民间更多创业空间之后,也不应太冒进,不必刻意指出哪些行业会是新亮点。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很多技术都可以应用到生活、生产、医疗、教育等方方面面,很多行业都有发展潜力。

  记者:那么,我们应如何鼓励和支持创业、创新?

  张赛娥:政府应该在税收上给创业企业更多的扶持,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并完善相关机制,在行政审批流程上给予一定的便利,减少企业来回奔波,让企业专心做好自己的主业。同时,我们也要帮助初创企业提升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经验。比如IT行业,一些创业者即使有了资金,但除了自身专业外,在人事、内勤等其它方面都缺乏经验,这就需要有孵化器和顾问服务来帮助他们,尤其需要一些有经验的企业家和专业人士提出相关建议,指导创业者把企业管好。一些微型企业,可能没有能力请专家来指导,政府就应该通过一些服务机构提供帮助。

  从政府角度,应集思广益,增强创业者的动力和创新力,并适当提供帮助和推进。从社会角度,我们要容许创新的失败,容许创业者有一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做法,与其指手画脚或是笑话他们,不如默默地支持他们,这样中国的经济增长就会有更多机会。

  区域协调发展将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新机遇

  记者:国家近期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这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哪些机遇?

  张赛娥:“一带一路”是中国近年最重要的外交战略之一。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微博]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如今,中国在工业方面的工资及生产成本已经大幅上升,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生产成本已经优于我们,而美国也在大力推动生产自动化及各种创新生产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出口由以往的电子产品及服装,转型至“一带一路”的基本建设产品和服务,在时机及方向上的选择都是恰当的。

  在美国金融海啸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由信贷产生的固定资产投资所带动。就目前来看,中国国内很多基建相关行业都有产能过剩问题,例如钢铁、水泥、电解铝及船舶业等。中国当下提出“一带一路”,可以发挥我们的长处帮助周边的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验看,我们的基建能够做得很好,不仅价格较低,而且在质量、性能等方面也有保障。通过购买或者自主研发,中国企业也掌握了很多核心技术,这使得我们的制造业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基建业是中等增值产业,可以吸纳劳动力,而且产业链很长,基建合约如果附带采购中国的钢铁、水泥及其它产品,将为中国创造很多商机,对国家经济基础有很大的稳定作用。

  “一带一路”下的基建输出,将可以利用一些行业的过剩产能,降低资源闲置造成的经济浪费。一方面,由于产能过剩和规模效应,中国在物料方面有“硬件”优势;另一方面,中国在高铁、公路及水力发电等方面也有技术层面的“软件”优势。因此,基建输出应可带来额外的经济贡献,是中国经济转型往更高增值产业前的踏脚石。

  记者:在“一带一路”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张赛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周边各国人民的想法,不要引起不必要的疑虑。从务实的角度看,一些国家确实有大量基建需求,同时缺乏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先要评估这些国家“缺乏资金”是因还是果,如果该国具备经济竞争力、人民具有拼博精神、社会及政治土壤有利,与中国经济有互补性,那么,提供资金兴建基建就能为双方带来回报。

  在“一带一路”等过程中,我们还要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发现别国的优势,实现优势资源互补。我们应务实分析沿线各国的经济需要及互惠互利之处,同时配合文化差异的考虑,先易后难,就最有潜力的国家和项目加大推广,寻找经贸合作空间,强调中国可为友国带来的好处,淡化战略规划的味道,强调帮助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富裕并与我们一起实现共荣的愿望。这样一来,彼此间的隔阂就会减少,就不会出现中国威胁论、阴谋论等问题。所以说,“一带一路”是发展到一定瓶颈的中国经济的一个突破口,可以使我们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记者:您如何看待“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协同发展的举措?在这其中有哪些新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张赛娥:区域协同发展能发挥经济体量的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如果我们能够将区域经济的优势发挥好,中国经济就能实现稳步增长。此外,各地区之间相互发挥自身的长处,把整个市场规模扩大并提升制造力,那么,经济力量也将得到扩大。我们应该鼓励各个地方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

  改革开放前,我们只有一个“脑袋”,即只由中央考虑问题和做决定。而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则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全国人民能够共同考虑问题,大家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地方政府之间也有了竞争意识,所以才有今天的成绩。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为了地方的经济利益,就有可能发生恶性竞争。所以,中央现在鼓励发展区域经济是有好处的,能够避免恶性竞争,避免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我希望在这一进程中,中央政府还能给予一定的指导,发挥地方各自的长处,让地方政府和企业能在各自的领域做好自己的工作,实现良性发展。

  营造诚信、公平的环境,将有利于企业发展

  记者:中国的虚拟经济资金泛滥,但实体经济却资金短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张赛娥:我认为,凡事儿都应该有个度,过头了就不好,金融深化和虚拟经济也应该有个度。如果没有它们,企业依靠自身能力来发展是比较慢的,依靠它们的帮助才能够让企业发展得更快。但如果只是通过派生一些产品来玩金融游戏,则会带来危机,这就像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一样。届时,政府也不知道量有多大,最终就引起金融海啸了。

  在这方面,政府的责任就是做好监管,要掌握相关情况。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创新,不能一棍子将新的金融产品打死;但另一方面也要管住,可以采取登记备案等制度加以监管。政府相关官员自身也要接地气,掌握各方面的情况,民间热门做什么,政府应该要知道,才能把握好宏观政策。如果政府发布的政策总是自以为是,不能真正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就有可能影响到经济的增长。所以,政府官员不应该总坐在轿车里,而应该多坐坐地铁和公交,听听老百姓谈什么,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政策的出台才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此外,政府具有一定的公权力,再加上现在的信息技术和云计算等,只要用好这些工具就能很方便地掌握相关信息。当民间某些投资过热的时候,政府应该保持清醒,而太冷的时候则应该给予一定的刺激和推动。政府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而不应该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记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被讨论了很多年,在您看来,有何方法能够解决这一难题?

  张赛娥:在融资难方面,我认为,应该首先解决的是诚信体系的建立,在今年的提案中我也特别指出了这一点。中国的传统银行体系贷款通常须要以房地产抵押,这令很多没有固定资产的中小企业及个人难以获得融资,不利于有创意的企业及有才能的企业家发展事业。

  最近,中国开始发展的网络银行,如微众银行,利用线上“刷脸”放贷,配合个人征信体系,这种做法与淘宝网[微博]信用评分的作用一样,可透过制度鼓励个人诚信,而且网络银行的“刷脸”比淘宝网的用户评分更进一步,个人关联度更高,相信效果会更佳,这值得大力推动及投放资源发展。其它金融机构及社会上其它领域,也可效法这种讲求合作和互信的商业模式。如果企业家有诚信,本本分分做生意,且生意是可行的,自然也会有投资人愿意投资。如果企业家不可靠或者生意不可行,自然就不会有人投资。

  记者:由于产能过剩等问题,现在很多中小企业都已处在破产边缘,我们应该怎么做来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张赛娥:对于这问题,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要相信市场会自己调节,不适合市场的企业也不一定非要硬撑。虽然会有一些企业由于产能过剩或者其它种种原因熬不住而被淘汰,但也会有一批新的企业应运而生。

  从政府角度而言,应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但也不要过多干预,不要勉强地去扶持一些企业。举个例子,日本过去经济迷失了20年,原因就是政府一直在扶助“僵尸”企业,不让它们破产,这是不对的。正所谓不破不立,有时候我们需要破旧立新。当然,我们也不能让企业大面积破产,这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自身经营不好或是环境、社会、行业出现了变化,自然就会使一些企业破产或转型。政府要做的则是构建良好的环境,保证货币畅通流动,让企业能够获得公平竞争和提升的空间。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将使人民币国际化更顺畅

  记者:您如何评价近期央行[微博]降息、降准的动作?

  张赛娥:目前,央行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还称不上宽松,而是根据目前的市场环境进行调节。比如,近期中国CPI增速放缓,所以央行也不需要增发过多的货币。央行现在进行的是定向、定点调控,这对中国经济是有好处的,这就像是靶向治疗癌症一样,只把坏的细胞清除,不会破坏好细胞,我们不希望调控政策带有过多的刺激性。目前,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整总体上是比较有效的。

  记者:近几个月来,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您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及人民币国际化有何影响?

  张赛娥:这一轮人民币汇率的降低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经济复苏较好,而且已经结束量化宽松。另一方面,中国为保出口竞争力,也不应该令人民币兑美元进一步升值。事实上,相比于其它货币,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涨幅还算是比较少的。如今,欧洲和日本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令欧元和日元贬值,人民币兑欧元、日元等货币仍是上涨的。然而,汇率的总体走势不是人为能控制的。近两年来,全球的投资人对中国经济并不太看好,认为中国房地产经济将会下滑和调整。另外,原来一些炒卖人民币的热钱也逃出了,因此,人民币下跌也就不奇怪了。但央行对人民币汇率并非放任不管,而是不轻易去干预,我们要相信市场自己能够调节,适当地进行微观的、有针对性的调整。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比预期要慢,如果人民币汇率稍微下跌一些,对我们的贸易是有好处的。近期材料和工业投入品的价格也开始下降或趋稳,不像2005年至2012年期间增长过快,这也使得出口企业的压力得到了缓解。此外,中国大部分的贸易结款还是以美元为主,所以人民币汇率下跌对出口而言总体还是有好处的。

  当然,我们也不希望人民币汇率下跌太多,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希望人民币币值能够相对稳定,不应过涨过跌。这样,大家对人民币的信心也会更强一些,各方以人民币作为定价货币或使用人民币交易的意愿就会加强,这对中国制造业、服务业的进出口都是有好处的。

  记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中国还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张赛娥:人民币一旦国际化,人为干预的空间就会变得很少,但我们也不用过分关心汇率的涨跌,这是市场对一种货币币值的正常反应和看法,只要汇率波动不过分就可以。中国有很多外汇储备,从短期内看,可以应对一定的风险;而从中长期来看,货币的汇率主要依靠的是中国自身经济的增长。所以,要想人民币国际化更顺畅,中国需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大目标,就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这对我们也是一种鞭策。

  一个国家的币值只要能真实反映其经济表现,即使有炒家进入,他们也不会有太多的操作空间。如果从政策层面上过分插手,就会被炒家看到操作的空间和炒作的机会,反而容易引起波动。我们可以观察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对于汇率也都是放开的,如果经济没有受到大幅的冲击,汇率也不会有过分的波动。

  其实在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出现了轻微下跌,展望未来,我认为中国可以向市场发出信号,借用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走势的案例,引导市场预期未来人民币汇率会大致维持稳定,一方面不会因升值而影响其它国家以人民币结算的意愿,另一方面不会因贬值而影响人民币的储值功能,从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展望“十三五”,香港的经验可令中国大陆经济转型事半功倍

  记者: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三五”规划,您有何建议?

  张赛娥:中国过往的发展,一直倾向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好处是灵活变通,坏处是法治基础薄弱,令很多人有“浑水摸鱼”及“过河湿脚”的机会。虽然这的确让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却为整体社会带来沉重的成本和浪费。

  如今中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未来方向也可以考虑由粗放式的注重“量”,走向精细式的注重“质”。要达到这个结果,法治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法治基础包括多方面的领域,例如社会公义、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如垄断行业有否赚取超额利润)、金融运作的依法程度、商业社会的合约精神、各行各业是否按规则办事等等。我们需要在法制基础上加以改善,从而照顾到人民的需要。

  记者:在法制基础和法制精神方面,香港一直有着优良的传统,在这方面香港有哪些经验能与我们分享?

  张赛娥:在这方面,经过数十年的教育及社会风气的积累,香港人普遍有很强的法治精神,办事依照明确的规则和程序,这是香港各种高增值产业得以蓬勃发展的基础。香港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整体社会拥有相对公平的制度。香港的教师和医生不会收红包,因此即使较为贫穷的市民,也可以得到合理的教育和医疗服务;公务员按既定条例和准则审批项目,对事不对人;商业社会中,大家尊重合约精神,令各相关利益者在营商环境中有所依据。这些都实实在在地为香港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增加社会阶梯的流动性。

  就此,国家可考虑进一步研究如何借鉴香港建立法治精神的经验,再配合国情,在大陆进行推广。至于“十三五”规划方面,我建议增加香港专业人士到内地工作的机会,令专业精神更有效地传播到大陆。因为专业精神同时意味着依照规则、不谋私利、公平公正公开的办事原则,是法治精神的实践。中央政府应在制度的建立和推广方面加强相关工作,除薪资外,在荣誉方面也可以给予优秀人才奖励,推举模范和典型,香港人一向就有优良的作风,再加上一定的鼓励,相信会有很多人能够成为改革的中流砥柱。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两代人40年的努力,因为法律意识不是一下就能改变的,需要慢慢学习,而且政府也要以身作则,并从教育、舆论等多方面进行引导。

  记者:香港在金融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优势,在您看来,“十三五”期间,应如何加强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共赢?

  张赛娥:香港在“十三五”规划中的另一个角色,是为国家提供金融服务的平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成熟的金融体制及配合各项基建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可以在两个方面上加强与内地之间的合作。

  一方面,香港可以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及融资平台。香港人民币存款基础雄厚,配合人民币兑美元转弱,香港可定位为第三方使用离岸人民币服务的平台,鼓励新兴国家通过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香港也可以配合“一带一路”的战略,为国家对外投资“走出去”出力,强化作为国家对外投资战略平台的角色。因为香港和全球各地都有良好的经贸关系,可以作为国家与各地之间的融资及商贸平台,尤其是一些在商业文化、法制及社会文化方面与香港较接近的国家,香港可发挥桥梁作用。参考伦敦作为离岸美元中心的经验,香港也可作为我国的跳板,为人民币提供高流动性的货币市场,产生利率指标。这可以让人民币逐步迈向利率及汇率自由化,达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终极目标。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市场相融合。“沪港通”是大陆与香港股票市场互通的第一步,为迎接“沪港通”,香港兑换人民币的个人上限已取消,海外人士也可以透过香港这个窗口无上限地兑换人民币。但“沪港通”仍设有每日额度及总额度,未来时机成熟之时,也可撤销此额度限制。而且我们还开放资产类别,不限于股票,推动香港作为国家开放资本账的试验窗口,向人民币国际化及市场化的终极目标迈进。未来,内地与香港仍可探讨更多方面的合作及金融市场的融合,可考虑制定时间表及目标,加快融合。

  香港可以在以上两个方面推动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及与国家金融发展的协调。在“十三五”规划中,国家发展如果可以借用香港的平台,将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令经济事半功倍。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文章关键词: 宏观经济融资国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解读:公安部带队赴证监会的孟庆丰是谁
  • 体育詹皇两年4697万续约骑士 邓肯续约两年
  • 娱乐郭敬明谈抄袭:监狱出来还不许找工作?
  • 财经股市众生相:5000点入市新股民坚信救市
  • 科技阿里副总刘春宁被警方带走:腾讯举报贪腐
  • 博客希腊会投靠俄罗斯退出欧元区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野鸡大学招生骗局:招1人提成6000元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江濡山:股市跌出深坑的机会与风险
  • 黄斌汉:A股暴涨暴跌祸首是自动交易
  • 肖磊:“做空者”并不邪恶
  • 董登新:反思本轮股市疯牛灾难与教训
  • 徽湖:炒股炒房者的结果为何截然不同
  • 易宪容:A股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吗
  • 说钱:下跌尚未完全结束 还有两风险
  • 高凤勇:K线改变世界观
  • Value:买入前做好最坏的打算
  • 王先春:股市否极泰来 底已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