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机制,让家族企业存活一个世纪

2015年04月08日 16:12  《家族企业》  收藏本文     

  多数人眼中,华人家族企业在发展中一定会经历纷争、不能久存,但为何无论在香港、台湾,乃至海外的华人社会中,出现那么多的家族企业,不但大放光彩,而且不少的企业历久不衰呢?

  文 郑宏泰 高皓

  华人家族企业的先天弱点

  对于华人家族企业,大多数人的印象似乎并不正面。部分人甚至认为,当主要领导权变动时,家族企业便会“瓦解”。而导致企业瓦解的原因,基本上可归因于家族内部矛盾、继承制度的先天不足、家族为主的管理哲学,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关联和制衡。

  若我们以一个整合的角度观察,华人家族企业是由三个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的,即“华人文化”、“家族”与“企业”。沿着这一思考脉络,我们便能了解到华人家族企业的先天弱点。

  “华人文化”多数受儒家思想的主导;“家族”表示这个系统由家族主导或控制,以家族利益为主要因素;而“企业”又是基于经济及商业原则的运作。虽然每个系统均依赖各自的规则,但它们有互动的一面。互动往往产生反馈,每个系统的正面反馈均有助于家族企业的增长和发展。相反,负面反馈则会导致低效率,和强烈的矛盾发生。

  根据传统观点,我们将华人家族企业的先天弱点归结为以下4点:

  1.在文化系统方面,诸子均分的安排,会导致家族企业的资本无法聚集;

  2.愈分愈少的紧缩倾向,从而削弱了企业的比较优势;

  3.因“谁来继承”问题产生的负面形象,导致影响继承者接掌家族企业的动力;

  4.忽略建立继承计划,未能全面作出接班安排,是华人家族企业难以顺利接班的主要原因,使得企业难以持续发展。

  关于“谁来继承”而产生的内部矛盾,往往会加剧家族成员的冲突,并无可避免地会削弱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最终影响企业运作。家长作风和裙带关系则意味着非家族的专业人士,难以进入企业管理层的核心,这同时意味着企业倾向于用人唯亲,结果自然会削弱组织的灵活性和效率,进而弱化企业的发展。

  管理层内家族成员的过分集中往往又带来激烈的矛盾。另外,新领袖常常会在错误时机扩张,以及未经考虑便进行改革的问题,经济周期的下滑,则对管理不善的家族企业带来更沉重打击。过分集中的权力,及低度的授权会阻碍员工的合作、令他们对企业的投入降低,因而令继承的过程变得愈发复杂。

  家族企业可以打破“瓦解”宿命

  传统论点虽一再指出:华人家族企业充满纷争、不能久存及不稳定,但为何无论在香港、台湾地区,乃至海外的华人社会中,出现那么多的家族企业,不但大放光彩,而且不少的企业历久不衰呢?

  就台湾地区而言,五个富有的家族,如林甲寅家族(1820)、辜显荣家族(1887)、林平侯家族(1847)、颜斗猛家族(1803)及陈福谦家族(1860年代),均存活超过三个世代。直至今天,这五个家族在台湾仍深具影响力。而在香港,类似的深具影响力且历久不衰的家族,他们依次为李石朋家族、何东家族、周少岐家族及利希慎家族,同样富过数代,繁盛至今。由此引伸出的问题:为何某些华人家族企业无法久存,但另一些则能打破宿命呢?

  一般而言,创立企业的家长均来自贫穷家庭,而通过不懈的努力,他们建立了一个让家族企业扩张和发展的平台。由于创业者把权力集中,当他认为是适当的扩充时机时,他可以运用所有的家族资本以促进企业发展。因此,家族企业能更有效地响应市场的变化。同时,创业者兄弟姐妹的参与也有助于加速企业扩张。

  不过,当创业者去世,企业及家族两者均会面临巨变。由于每个子女均在家族资产上享有不容剥夺且基本上均等的承继权,一些成员会偏好维持他们在家族企业内的投入,但另一些成员则倾向退出,这股离心力若无法有效抑止,则有可能令矛盾不断滋生。换句话说,到了第二代,分裂的力量有可能会出现。不过,由于兄弟姊妹间的关系仍然密切,矛盾有时会被遮盖。故此,家族企业仍能相对松散地在同一家族的旗帜下得以维系,而不至于立即便分崩离析。

  当第三代的家族成员进入管理层后,内部矛盾很可能会进一步升温,而第三代家族成员的关系往往又不及上一代人亲密,当矛盾出现时,妥协和协议往往变得困难。

  在分析中小型企业崛起与兴衰的历程问题上,黄绍伦的观点可以用来说明背后的道理。然而,若拿来分析那些历史悠久而富甲一方的家族时,则显然行不通。就大型家族企业而言,虽然家族的财产在每一代的传承时会按子孙数目分派下去,但这并不一定会导致企业瓦解或财富消散。可以说,黄绍伦的理论并未将以下三点加以考虑,一是他低估了家族成员间的理性计算、合作和协作的倾向。二是,他低估了提升教育水平,或建立社经网络对提升家族企业活力与持续性的效用。三是他没有将企业自身,以及家族结构的演变加以考虑。这三点,也是家族企业能够延续不被瓦解的重要考虑因素。

  “修剪家族树”和“私有化”,让利丰存活逾一个世纪

  不可否认,一些解释有助于理解华人家族企业的世代继承。然而,很少有人深入地分析家族成员冲突或矛盾错综复杂的一面,其实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深远的正面影响。具有百年历史,扎根香港的跨国家族企业利丰,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华人家族企业的组织结构到底如何?我们知道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而在中国文化,这个基本单元是以“同心圆”的方式构成,这意味着每一个家庭都以其自身作为其“宇宙”的中心。当圆圈向外延伸,与他人的信任和关系都会因而减弱。若我们将这种圆圈的形式跟中国哲学的“阴”和“阳”结合,我们能得到一个新的概念:每个个体或家庭均被两股互相连结及互相依赖的力量左右,而“阴”和“阳”的概念,则可分别被视作离心力及向心力的体现。前者明显来自诸子均分继承制度,而后者则跟血脉和认祖归宗有关。

  一般而言,华人家族企业的组织结构可以粗略划分为两部分:圆形的家族控制 (即同心圆概念) 及三角型的管理结构 (因企业组织与管理属于金字塔式的)。后者会随时间改变,但家族的控制则大多不变。更具体的说,当白手起家创立企业,创始人和他的家族成员通常会是企业的舵手,即经营及管理均被家族掌握,圆型(家族)和三角型(管理)的重叠之处有很多。这些显著的重叠部分,代表压倒性的控制和权力的高度集中(图3)。当企业渐渐发展,经营权或会被子嗣分散和共享,而持续的扩张则会将更多深得信任的家族成员吸纳到管理层中,以管理不同部门的生意。

  然而,当更多第二代和第三代家族成员晋升为高级管理层,以及转移领导权的时机到来时,均可能引起尖锐的内部矛盾。假如没有适当的机制处理,家族的内部矛盾终将导致家族企业进入黄绍伦所说的“瓦解”阶段。从利丰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见到,两个相关的机制协助这个全球贸易巨擘得以存活超过一个世纪。

  第一个机制是“修剪家族树”,用来执掌对企业的经营权和控制权图4);而第二个机制则是通过私人协议,即“管理层收购”或称之为“私有化”来转售股权,以强化管理权,从而提升企业的发展动力。不可否认,采用这两个机制来处理内部矛盾,很好的避免了企业因争夺领导权和经营权而瓦解,从而令企业重拾发展动力。

  上文中提到的华人家族企业的运作是由离心力及向心力,两股同步运行和相互依赖的力量带动。从利丰的例子可见,当管理队伍相对简单,则向心力较强;而当管理队伍膨胀,则明显出现了人多、观点多,而离心力则较强的情况。在建立和集中阶段,多数为向心力占主导;而当企业进入分割和瓦解阶段,则由离心力占主导。

  因此,当管理队伍开始膨胀时,缩减管理队伍能够有效的削弱离心力,避免企业分割和瓦解,从而令企业能够维持效率与活力。回顾利丰在不同时期(如1940年代中期、1970年代初期、1980年代后期和1990年代初期)所采取的策略,“修剪家族树”的行动,明显有助冯氏家族企业避免衰弱和瓦解,从而每一次都能重拾企业的发展动力。

  当然,若企业没有上市,通过内部协议重新确立家族股东的安排,即可缩减管理队伍。然而,若企业已上市,要重新确立家族为主要股东则须通过私有化。由于上市公司的股份可在股票市场内自由买卖,其交易会较为客观和透明。然而,若企业没上市,其股份则无法在股票市场内交易,则交易欠客观和缺乏透明度,具破坏性的矛盾继而会滋生。无论交易的过程如何,“修剪家族树”以重夺对家族企业控制权的过程,实非“无痛疗程”。事实上,这行为将不可避免地破坏合伙人或家族成员之间的长远关系。

  若我们暂且不考虑破坏家族成员关系这一类道德性问题的话,而只集中在此机制对家族企业避免分割和瓦解的正面影响来看,我们便会得到一条令华人家族企业得以持续的有效路径。

  因此,假如“修剪家族树”的机制能正确执行,家族企业亦能重拾其发展动力。当继承的时机临近,或下一代的家族成员就领导权互相竞争时,相同的过程将重复——即离心力将再次占主导。同样的道理,“修剪家族树”能在当时及时有效地执行,新的管理层将能得到更大的权力,并将企业带到另一发展台阶(图4)。从这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只要家族能在其继承过程通过“修剪家族树”克服内部的离心力,企业将能重整旗鼓,再度扩张。“修剪家族树”最少在理论上对企业的持续性有所裨益,令其得以长久经营。

  黄绍伦观点

  ● 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

  建立、集中、分割,最后瓦解,并认为这些阶段通常跟家族内的世代生命周期起落同步。

  ● 华人家族企业难以维持超过三代的结论:“华人家族企业明显无法长久经营,就如俗语‘富不过三代’所指,它们甚少能存活超过三个世代”。

  ● 华人家族企业理论上能透过重返权力集中的阶段,以维持企业的活力和持续性,从而避免走入分裂与瓦解的局面。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文章关键词: 财经新闻国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三周内超万名公务员上网投简历欲跳槽
  • 体育中国飞人刘翔宣布退役 高清特刊 视频
  • 娱乐成龙:我以前犯的罪可以判无期徒刑了
  • 财经昌樟高速路7公里收10元 收费单位:被误解
  • 科技专车评测之Uber:管理松散 毫无品质
  • 博客不养父母却捐七成月薪不值得提倡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对性又爱又惧:开发软件共享资源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金岩石:经济新常态 亚洲新时代
  • 叶檀:嗜血牛市 制度改进必须跟上
  • 易宪容:散户是这波股市上涨的动力
  • 陶冬:非常规货币政策成就股市繁荣
  • 马跃成:新政下一个开发商的逻辑
  • 徐斌:小心中国重蹈美国次贷悲剧
  • 朱大鸣:房价暴涨 楼市畸形的惊人
  • 李大霄:风险大幅出现的5个迹象
  • 杨德龙:赚钱效应吸引资金加速入场
  • 叶檀:存款保险有利于三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