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硅谷热

2015年03月20日 15:28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按照CrunchBase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的数据,英国、加拿大、德国、以色列、日本等国家在2014年获得融资的技术创业公司比2010年增加了1倍左右;而在印度、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地,这些数字则增加了3到5倍。

  李洋

  你可能不相信,本期封面故事所涉及的话题,在我们编辑部内至少已经形成并被观察了两三年—全球多个城市开始出现类似硅谷的创业和各种资源的聚集现象,下一个硅谷在哪?

  从我们的行动,你已经知道结论是什么。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派了一名记者去硅谷常驻,而去年下半年又增设了一名。虽然我们早就发觉越来越多的城市在争做硅谷、学习硅谷,甚至不久前也有人提到硅谷的角色正在被替代,因为很多创业公司脱离开它依然能诞生、成长得很好,但我们在这篇文章里想要表达的是: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一个新硅谷,换句话说,再也不会有垄断全球创新的这种单一角色存在,随着全球的创业热、新技术的快速迭代,以及它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原有的中央集权式的创新“批发”形式已经开始瓦解了,各个区域开始形成自己的新中心—你不能称它们为新硅谷,但其与硅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我们得到了一张如同神经元一样的创新网络。

  这一切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也容易理解。在硅谷最初形成的1970年代之前,计算机是由政府、大公司以及一些大机构拥有和使用的。半导体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发展促进了硅谷的形成,就像埃弗雷特·M·罗杰斯在《硅谷热》中描述的,研究性的大学、基础结构、气候,都对它的形成起到作用,甚至运气也发挥了作用,但硅谷的崛起,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创业热。

  现在,你看到了一股席卷全球的创业热潮,正如徐涛在文章中讲述的,硅谷的那些技术大公司不可能有效覆盖到全球每个角落,熟悉每个行业的情况并捕捉到当地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区域创新中心的形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信息技术在朝网络和分布式迈进,资金、人才等资源的配给也趋于分布式,硅谷依然强大,为全球贡献创新动力,但一个中央集权式的结构已经在事实上瓦解了。纽约、伦敦、柏林、深圳……这些城市一一浮现,它们在政府、大学、风险投资机构、创业人才和市场等资源的叠加之下,显现了活力。但它们现在还不可能替代硅谷。

  与此同时,你也可以看到泡沫经济的扩散。眼下,一个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就是B轮、C轮死亡,许多产业也不断发生并购、洗牌现象,今年以来,先是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合并,再者类似本期快公司提到的音乐产业的整合现象也在不断发生。我们并不为此感到特别担忧,因为创新本身就是基于一种泡沫经济,成功的创业者就是踏着别人的尸体前行的。在40年前的硅谷,创业公司能够活下去的最稳妥方式就是不断创新,而在3月13日《第一财经周刊》于上海举办的“创新50人·成立7周年庆典”上,我在一位获得技术创新奖的创业者那儿也听到了类似的语言:不创新必亡。大多数创业公司都会走向失败,留下的只能是少数。所以我们才把他们称为勇敢的一群人。

  我还是愿意重提德鲁克在多年前提到的对于创新的判断:一个公司是不是在创新,要看它是否为客户创造了新的价值,满足他们还没有被满足的或潜藏的需求,带来了新的客户满意维度。我得说,那些主打各种噱头只为了钱而创业的人,请你们Take Care。

  你扫或者不扫,我就在这里,不俗,不媚——一个有营养的公共号,杂志精选。

杂志精选

文章关键词: 财经新闻国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福建打下首虎!副省长徐钢被查(图/简历)
  • 体育NBA-哈登50+10火箭胜 湖人负创耻辱纪录
  • 娱乐独家:李银河谈张雨绮出轨称情有可原
  • 财经金锣集团病猪事件部分责任人被抓
  • 科技运营商日赚3.8亿 移动净利为电信联通3倍
  • 博客中日安保对话都谈了些什么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杭州1日现3起学生坠楼 或因压力过大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齐俊杰:股市涨起来 中国事情才好办
  • 傅蔚冈:出租车公司为何干不过个体户
  • 冉学东:美元100点之上舞步并不沉重
  • 刘光宇:房价跌回一年前为何感觉不到
  • 郎咸平:渐进延迟退休怎能让人不纠结
  • 朱大鸣:楼市下跌的七大原因
  • 水皮:两桶油合并是假?股民剁手是真
  • 孔浩:A股从黄金时代走向白银时代
  • 叶檀:人民币贬值将是国际大趋势
  • 水皮:由A股任性涨 3500点是价值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