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萧条的阴影

2015年03月13日 16:09  中国房地产金融  收藏本文     

  张昕 发自上海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

   2008年我们因为金融危机陷入了困境,现在六年之多了,我们还根本就没有真正摆脱这个问题,甚至全球经济出现了第二轮疲弱,我们还没有从这种危机当中充分复苏。

   2009年保罗·克鲁格曼教授造访中国时,世界经济危机刚刚开始了一年。时隔六年,全球仍处于相当不同寻常的经济困难期,他再度来到中国,坦言自己都没有想象到,六年之后我们还没有从经济危机当中复苏过来,过了这么长时间,2008年的一些问题时至今日依然未得到纠正。

   也许这是一个相当令人伤心的话题。但是,即便全球进程放缓,库鲁格曼教授认为我们依然有很多理由可以保持乐观。

   在未来我们能够继续利用技术推动我们长足的发展,当然增速肯定会放缓,中产阶级崛起的进程会越来越慢,最后像中国这样的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会和发达国家趋同。

   中国是不是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克鲁格曼的回答时肯定的。他同时指出,印度在未来也有可能会赶超中国,虽然目前看来可能性甚微。

   好消息之外,不乏一些负面消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球市场崩溃,但是问题要比我们想像的更严重,个人消费在某些发达国家基本出现了崩盘,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美国和欧洲出现了重大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私营部门的债务高企,泡沫崩溃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美国的房地产崩盘引起全球经济萎缩,但迅速扩大到了全球,虽然金融危机本身受到了遏制,银行也得到了挽救,但是崩盘带来的重大影响和后果尚未解决。

   在此背景下,新兴经济体的增长要快于发达国家,但是同样相较于当时的预期,增速也要远远差于预期,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危机蔓延或者溢出到了发展中国家,也影响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面,发展中国家并没有避开让发达国家遭受重创的问题。

  欧洲:无尽的通缩

   克鲁格曼指出,全球经济中有两处最让他担忧,其中之一就是欧洲。“现在全球的一个很重要的薄弱环节或者很大的问题就出在欧洲,我们也可以用价格指数来进行判断,比如德国十年期的债券利率走低。德拉吉公布了欧洲量化宽松的政策后,德国十年期债券收益率达到了历史低点,法国也不到百分之零点六,应该说是法国债券历史上两百年来最低的一个收益率和利率的水平”。

   人们认为欧洲央行[微博]设定的这个利率将会在长时间内保持非常低的水平,因为欧洲的经济预期会保持比较疲弱,克鲁格曼表示,从金融和宏观经济的角度而言欧洲经济碰到了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用克鲁格曼的话说,欧洲人什么事都做错了,他们有些基本面的问题,人口的问题很大,生育率非常低,而且工作年龄的人口越来越少。六十五岁以下的人口过去五年一直在收缩,“而现在如果要让欧洲加大投资,考虑到这样的人口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政府的紧缩政策又打压了需求”。

  他同时强调,欧洲央行又犯了重大的货币政策错误,就是在2011年升息。

   欧洲央行的努力有目共睹,德拉吉在尽最大的能力在力挽狂澜,前不久推出的QE成功影响了市场,但影响的幅度有多大呢?德拉吉目标提高欧洲预期的通胀率0.2%,克鲁格曼对此评价,“听上去挺大,但是还不够,他们需要至少五倍才能脱离困境”。

   当人们焦虑欧洲有没有可能出现像日本那样的长期通缩陷阱的时候,克鲁格曼认为应该问的其实是欧洲有没有可能不进入通缩?因为如果欧洲已经进入通缩,如何走出通缩就很难说了。

  中国:个位数增长

   让克鲁格曼担心的,一个是欧洲,另一个就是中国。他认为中长期看来,中国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短期内,中国会有一点困难。

   自称不是中国问题专家,所以并不热衷于分析中国经济,但中国是当代世界经济中无法回避的话题。克鲁格曼调侃说,所有的经济统计数据都是科幻小说,中国和美国也不例外。在“美国,GDP的统计也是科幻小说,但是有的统计数据比其它的统计数据科幻的成分更大”。

   在IMF[微博]提供的数据中,投资在中国GDP的占比相当之高。中国的经济模型引人注目,因为这个经济模型的投资占比极高,而在市场经济体里这种投资占比是极其罕见的。

   克鲁格曼分析道,正常情况下高速的生产投资很快就会衰竭,但是中国的投资占比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经济增长真的像官方数据那么高的情况下,投资占比高就是可能的了。不过他同时警告,这样一种快速的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不可能永久持续下去的。

  中国是一个经典的双重经济,制造业现代化,但是农业经济依然相当落后,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大部分已经流进了城市,劳动力成本在上升。此外,独生子女政策也导致工作年龄的人口开始在走高之后持平。

  “不管你们怎么展望未来,中国的GDP增长未来都是个位数的,这就意味着投资的占比不可能继续这么高,不可能再占到GDP的50%”。

  然而现在是50%的投资和30%的消费,这个比例应该如何实现扭转?投资占比下降容易,但是消费的拉升很难做到。克鲁格曼认为,前提条件是必须有让工人有更大的安全感,也就是说在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好的情况下,工人们有信心将更大部分的收入用来消费。

   “中国的政府了解这一点,政府有没有能力快速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呢?从中国以外局外人士的眼光来看,中国很可能会碰到很大的麻烦。我觉得中国的情况和日本九十年代末很相似,很高的经济投资、房地产的泡沫,特别是有经济模型的变革需求,但是时间又很紧迫”。

  美国:感觉良好

  美国经济恢复花了很长时间,但目前的确在快速增长。其背后的原因用克鲁格曼的话说,也是“很让人兴奋”,并不是什么人为的经济增长。

  他指出美国的复苏有两个关键点,“我们的确也有过房地产的泡沫,不过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到现在已经快九年了,这九年来我们新建的房屋很少,而现在我们需要更多的住房,住房市场已经开始回暖。另外一点就是美国的家庭债务,曾经有过高涨,现在已经控制到了收入以下,所以美国经济的状态要比以前好多了”。

  “不是说美国经济不会再有任何大问题。其实美元已经升值了很久,升值得再多就会削弱到美国的出口,也许还会有其它的一些美国特别的挑战。就算我们看到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好消息,市场上的人还是相信,还有来自外国很多的威胁,所以我也在担心”。

  克鲁格曼还表示自己并不赞成美联储加息,虽然美联储今年有此计划,但克鲁格曼认为现在加息的风险还是很大。

  “这个世界真是困难重重,”克鲁格曼如是说,“如果你后退一步看一看,你可能会很乐观,从人类长期的发展角度来说,过去的二十五年我们看到了人类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尤其是普通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过去六年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比人们的想像要糟糕得多”。

  最后,他借用了凯恩斯的一句经典论调,“长期来说,我们所有人都会死去”,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得面对困难。

  扫或者不扫,我就在这里,不俗,不媚——一个有营养的公共号,杂志精选。

杂志精选

文章关键词: 财经新闻国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香港9人辱骂围攻内地游客被拘捕
  • 体育NBA欧文57分骑士加时逆转马刺 火箭连败
  • 娱乐葛荟婕斥汪峰经纪人为维护声誉致电葛母
  • 财经楼市时隔6年再遇窗口期:迎第4轮刺激政策
  • 科技央视315曾曝光的科技企业现在咋样了?
  • 博客陶短房:香港反水客粗暴行为无异于自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宁波在校生现30多例艾滋 8成为男男传播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杨玲:A股有望再次迎来普涨行情
  • 谢百三:牛市是中国1.4亿股民的春天
  • 叶檀:国企改革落子淡马锡模式
  • 郎咸平:中国版QE是否会卷入货币战争
  • 易宪容:资金入股市难说支持实体经济
  • 叶荣添:大盘半年内破4000 疯狂地买
  • 刘杉:地方债置换是种“庞氏骗局”
  • 向小田:地方债务置换不是中国式QE
  • 许一力:存款保险后金融市场翻天覆地
  • 水皮:首富李河君抄底光伏豪赌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