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和销售解决张江的现金流问题。但我们的最大价值和利润点绝对不是在地产上,而是在资本市场。
文|本刊记者 修思禹
2014年4月30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江高科,600895.SH)在发布的一则公告中,包含一项简短的人事变动:“董事会聘任葛培健为公司总经理,谷奕伟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
一石击起千层浪。1965出生的谷奕伟,是2008年上海市第一个通过全球公开市场化招聘的上市公司总经理,之前,他一直在外企担任高管。而1957年出生的葛培健,上任之前是另一家本地国企上市公司——浦东建设(600284.SH)的董事长。这一变化,引起了投资者诸多揣测。江湖传言,空降葛培健到张江,是为了配合张江高科的彻底“变身”。
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23年来,张江高科从未缺少过机遇。其体积在数次的变革中,逐渐壮大。但“健康”状况却并不乐观,至少从资本市场来看,张江高科的表现早已饱受诟病。
“我是准备在浦东建设工作到退休的,没想到突然被调到这来(张江高科)当总经理。”葛培健对《英才》记者没有掩饰“空降兵”的身份。翻开葛培健的职业履历,选择他做“空降兵”的原因不言而喻。当年因为对企业运作有深厚的兴趣,葛培健被领导从政府部门推荐到浦发集团工作,并参与运作了浦东建设的整个上市过程。在葛培健履职浦东建设董事长期间,浦东建设净资产增加23倍。
这个“空降兵”上任至今不到一年,便在资本市场“玩”的风声水起,加之政策优势和大环境的利好,张江高科在资本市场一路飙升,从2014年5月上任至2015年2月,张江高科市值翻了近3倍。同时,还发行了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超级短期融资券将近90亿人民币。
是运气,还是能力?抑或风来了,猪都能飞?
离岸创新
2013年的硅谷报告中,张江被评价为是少数对其构成竞争的科技园区。但于硅谷而言,张江高科是后来者。美国硅谷早已成为国内省市扩张海外市场的必争之地。
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葛培健刚刚从硅谷考察回沪。作为后来者,他很清楚,张江注定无法成为硅谷。“硅谷之行对我的思想冲击很大。但硅谷具备的诸多要素和资源配置,都是极难或者不可复制的”。
不可复制,但可取经。葛培健在硅谷的一个活动中有一场演讲,本来PPT都准备好了,但现场气氛让他突发灵感,放弃了原有的讲稿,提出来一个新的观点——离岸创新,全球孵化。整合硅谷当地资源,进行先期培育。再结合产业投资,设立海外并购或境外引导基金,联合对硅谷孵化项目进行投资。到一定阶段,以收购兼并的方式进行产业整合或退出。
2014年未,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容张江高科技园区。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这也就意味着,张江除了占据传统政策优势之外,又会多了一些叠加优势,比如,创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化。注册在自贸区内的企业也可以开设境外账户,既缩短资本出海的时间,又可利用境内外两种市场,拥有双向资金池和资源。
从理论上看,利用政策优势和互联网金融,实现葛培健的“离岸创新”模式确实非常有可能。
但当下的张江,需要的不止是愿景。
目前,在国家产业整体转型、宏观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张江高科总收益的60%以上仍然靠租赁和销售。放眼看,这绝非长治久安之计。葛培健也直言产业地产的租赁和销售,不会是张江高科未来的发展战略。
好故事不缺钱
当创投们苦苦寻找项目时,天然优势助力张江吸引了大批的企业主动入驻。
目前张江园区已进驻企业1905家。其中,上海的集成电路及生物医药产业,一半都在张江。
“从某种程度上说,租赁和销售解决张江的现金流问题。但我们的最大价值和利润点绝对不是在地产上,而是在资本市场。未来我们会将产业地产和产业投资协同发展,与园区内的企业形成有机融合,共同在资本市场进行价值发现。”葛培健要求所有员工,都要有投行的思维、眼光和服务能力。
比起遥远的硅谷,张江高科已经开始建立,满足产业链上不同成长阶段企业所需多级、多元投融资服务体系。为此,张江园区开发多种企业孵化模式,并成立了多家创投平台和产业基金,值得注意的是张江还参建了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除了直接投资,张江还利用产业地产优势,将产业地产的租赁收入,直接转化成园区企业的股权投资。
葛培健还将手伸到了园区外,2014年7月25日,由他兼任董事长的浩成创投以1000万元的价格参与“新三板”上市公司点点客(430177)的定增。截至2015年1月,浩成创投持股对应市值增长6倍多。
“浩成创投有20亿的创投资金,现在投了12个亿,直接投资18家公司,这些企业未来都有望通过新三板或主板实现上市退出,带给公司投资收益。”
葛培健表示,未来三年,张江高科的产业投资收益一定会超过地产租售收入。
“资本市场需要的是故事,好的故事从来不缺钱”。但当好故事和钱都不缺的时候,制度就变得尤为重要。
葛培健对国企的诟病并不比普通人少,他自嘲说,自己只有1000万的自由投资权力,1000万以内的投资,他可以在两个星期内决策,但如果超过,没有两个月他搞不定。“一些优质的民营企业,听说我们是国有企业,根本就不给我们机会进入。无论从投资决策的效率、体制和机制,还是从资本市场接受的程序,我们都不占优势”。
无论多少人真心想再造张江,制度都是逃不开的宿命。葛培健认为只有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才能形成跟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有效对接。这也是近两年,国家提得最多的发展战略,但是真正实施起来的难度,不得而知。
根据公开资料,葛培健与张江高科的骋任合同到2018年。三年时间。彼此的期待是否都能实现?至少我们现在看到他们都不想辜负对方。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