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投资风险预警

2015年02月02日 11:39  《英才》 微博 收藏本文     

  明年哪些板块最热?谁站在风口?谁站在悬崖?

  策划|昝立永/文|本刊记者 赵文佳 李健 出自《英才》杂志2015年2月刊

  风来了,不仅猪会飞,连大象也可能上天。

  2014年12月31日,最后一个交易日,大盘以3234.68点报收,结束了2014全年行情,全年沪指累计上涨52.87%,牛冠全球。沪深两市约有九成个股实现上涨,300只个股股价翻番。

  军工股、券商股、自贸区概念、一路一带概念轮番起舞…… A股摘掉了7年熊市的帽子,吹响了牛市的号角。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涨幅居前五名的板块为非银金融、建筑装饰、钢铁、房地产和交通运输,涨幅分别为121.16%、83.31% 、78.34%、65.28%和64.76%。

  2014上半年新股发行还未进入常态,全年新上市公司仅 125 家,且没有非常大型的 IPO,而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2015 年,如果注册制改革,或新股发行加速,对A股行情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国企改革、经济一体化、一路一带的战略在新的一年会如何推进?市场流动性及居民的资产重配在新的一年又将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变化?……

  《英才》记者采访多位券商、公、私募专家分析2015年A股趋势、重点关注板块以及在A股操作中应注意的风险等。

  2015风在哪里?

  (以下按2013年证券公司总资产规模排序)

  投资看好:国企改革相关概念股

  西南证券 回避虚高庄股

  2015年A股总的来看还是能再上台阶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改革的推进,包括经济企稳的因素。改革因素主要有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区域规划等方面,在整个大的经济改革里主要是国企改革,还有农村土地改革,以及财税改革等方面。

  我们预测A股在2015年会在2900-4100点这个区间运行。

  我们关注的板块和行业也都与改革相关的,因为国企改革这是一出“大戏”,效果也是逐步释放的,后续会有一些关于国企改革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这些政策出台后,可能各个地方上还会推进。

  行业方面,主要关注金融,券商、保险等,另外还有装备、高铁,以及诸多新兴产业,及城市服务业、工业服务业等。

  融资融券,包括期权产品,这些都会带来新的市场投资方式,普通投资者要明白新的市场特点——市场可能会比以前具有更大的波动性,所以不要在市场震荡的时候追高杀跌,最后赔得一塌糊涂,这最需要大家注意。

  然后,尽量回避那些没有太多实质基本面,就是既没有资产,也没有业绩,还没有改革预期的这种被虚高的庄股。还有一类就是市场中传言的所谓重组股大家也要注意。

  被采访者为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分析师张仕元

  投资看好: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板块

  东北证券 小盘股价值回落

  改革转型将在长期内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最终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中短期内经济增速下行,仍制约着上市公司利润增速。股票市场的运行主要来自估值的变化。

  2015年倾向于审慎乐观而非过度乐观的态度来看待A股市场,全部A股市盈率有上行至20倍的可能;乐观情绪推动下可望挑战3500点(20倍市盈率)。

  投资风格,预计2015年将更偏于蓝筹、更偏于“老树发新芽”的逻辑;成长股则面临大浪淘沙、去伪存真的考验。看好上证指数的表现;创业板偏于谨慎、其机会将在滞涨的白马成长股。

  2015年的投资机会重点在于挖掘估值和业绩匹配相对较为合理以及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板块及主题。金融、家电、建筑建材、传媒环保、医疗、高端装备(工业4.0)、职业教育等以及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国防安全等板块和主题。

  2015年的风险点,主要在于美联储加息、引发包括中国在内新兴市场的波动;注册制等推进,市场内部估值结构性再平衡风险;宏观政策摇摆、资本市场增杠杆受阻风险,需要规避既无业绩又无改革等主题驱动的个股、防范壳价值重估下小盘股的价值回落风险。

  被采访者为东北证券上海研究咨询分公司策略研究经理沈正阳

  投资看好:军工、医药、互联网

  国开证券 国企改革股未必好

  今年市场震荡幅度将比较大,中间会出现多次暴涨暴跌。从国家政策角度来说,无论是经济的稳增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对股市都是有利的。

  中国经济已经步入另一个发展时代,金融在经济中的比重将大幅提升,股市投资在居民资产配置中的增多,将引领股市需求大幅增加。

  第二,此次出现的靠投资拉动经济的行为,将导致投资效益的下降。

  第三,2015年不会出现大范围的信贷放松,所以很多企业会出现破产或债务风险。

  最后,2014年大盘股炒的过凶,并且出现两极分化,造成投资者无所适从。小盘股的下跌产生的影响不大,但由于大盘股可以融资去买,所以一旦出现震荡下跌,会造成融资客斩仓。

  综上所述,2015年大趋势向好,但中间会出现多次大幅震荡,2015下半年可能达到峰值4000点,而二季度不排除将出现市场的普跌或调整。

  由于目前的投资风格打乱了投资体系,所以只有在这一场下跌也就是所谓的市场浮躁过后,公司价值才会被广泛重视。而军工、生物医药、互联网会有比较好的涨势。

  2015年在追大盘的时候,需要谨慎一些,因为目前的逻辑未必站得住,现阶段大家看好国企改革,但很多未必是好企业才进行改革,所以改革后也未必好,反而是高成长性的企业,如果跌幅深了,倒是比较大的机会。

  被采访者为国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世彤

  投资看好:一季度蓝筹 二季度成长

  民生证券 小心价格脱离价值股

  从短期来看,今年一季度,还是要看流动性释放的延续性和政策的推动情况是否能够继续超预期;而从中长期角度出发,需要关注宏观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情况。

  蓝筹股可能会走出一个“N”型,就是先涨后跌再涨,成长股或者所说的“小票”可能会走出一个倒“N”型,就是先跌后涨再跌,从点位上看,我们预计市场的中枢会比2014年有20%左右的抬升。

  从节奏上看,一季度更多的还是要看蓝筹的机会,成长股的机会可能还是在二季度。

  2015年股市操作的风险,首先要注意的还是价值和价格脱离的板块。

  我们判断“风”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是流动性,一个是推出政策的预期。当“风”逐渐回归常态的时候,很多价值和基本面脱离的这种股票就需要注意了。

  这些(股票)有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在传统产业里转型前景不乐观的,第二个特征是在新兴成长行业里面,即使考虑了未来的成长估值,仍然严重偏高的。另外,去年开始执行了更加严格的退市制度,像ST面临退市风险的板块也应该尽量回避。

  此外还要特别关注几个问题,第一,正是因为融资融券业务在2014年发展迅速,2014年第一季度大概是2000亿元,四季度达到10000亿元,它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市场的波动性会非常大。这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日内的波动性,二是在一个调整的周期中,跌幅可能也会比较大。第二,在从估值从重估到重配的过程中大家可能还是要关注到股票的价值而不是简单的去看股票的价格。

  被采访者为民生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李少君

  投资看好:一带一路概念

  中原证券 注意区域战略节奏

  典型的牛市要求宏观经济面要向好,上市公司盈利的能力比较强,而且流动性比较宽松。流动性宽松是和估值的优势对应的,盈利比较好、宏观经济面比较好是和预期连接在一块的,这样才使牛市走得更加稳健,是标准牛市。

  我认为中国的牛市要来需具备两点。

  第一是流动性。目前来看中国的CPI较低,通缩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这样来看,主管部门可能还是会不断地释放流动性。

  第二是改革,改革将和中国的发展战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中国的经济不但是中国的、还是亚太地区的经济,这样中国的资产就值钱了。我们可以看中央把京津冀的经济地带和长江流域的经济地带以及一带一路大的战略完全对接起来,为了实现一带一路必须要全面开放自贸区,自贸区必须和经济地带对接。

  如果上述预期可以顺利实现和推进,2015全年A股高点可达到4000-5000点之间,围绕3500-4500点中枢上下波动。

  投资者要注意的一是区域经济战略推进的节奏,推行的太急了行情可能很快就结束,推行的太慢,市场就没有动力了。二是要看金融改革,包括注册制、交易制度等等.另外还要看流动性,如果在释放流动性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还是降不下来,那后遗症就大了。

  被采访者为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

  投资看好:金融、高铁、核能核电、煤炭有色

  新时代证券 关注政策面影响

  过去两年市场对成长股的追捧达到极致,创业板与主板的估值差异偏离也达到极致,2014年7月之后,传统蓝筹股估值快速修复,情形不但得到了扭转,甚至出现了二八严重分化的格局,主流资金不断推高大盘权重股,资金不断流出中小板,我们认为看这个趋势将会延续到2015年,而且可能要保持较长一段时间。

  未来一年仍会是大盘蓝筹股的市场风格,目前多因素驱动蓝筹继续上扬的逻辑比较清晰:

  一是大盘蓝筹股以传统的机械装备、基建、交运等为主,大多属于利率敏感性的行业,同时又以国企居多,结合宏观经济运行,预计2015年应该会有一到两次以上的降准降息,利率下降将是长期趋势,这将继续推动利率敏感性的行业蓝筹股向上;

  二是国企改革也会成为刺激蓝筹股爆发的重要因素。就A股市场来看,近期土改、电改、盐改等多个改革都在关键时刻,2015年会继续深化到其他领域;

  三是沪港通等资本市场国际化举措,为A股市场引进大量海外资金,高股息率是外资所喜好,而高股息率的股票大多以大盘蓝筹股为主。

  沪指2015年主体运行区间在2900—3600点。最为看好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板块。其次高铁、核能核电,进入到快速发展期。市场对煤炭有色行业预期差别较大,但在市场宏观流动性宽松预期下,这一板块在2014年滞涨后,2015年应该有阶段性的上好表现。

  2015年股市的风险包括:一是国内货币政策宽松低于预期。二是股票的供给。2015年IPO的量级会显著上升。会推出注册制改革草案,虽然短期不会实施,但也会带来预期。另外新三板的公司已有1500多家,随时可能转板。如果IPO数量供给加大,供求关系会发生变化,对市场来说是潜在的风险点。三是美国的加息,导致资金外流。

  被采访者为新时代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执行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冯文锁

  投资看好:恒生国企股指数和成分股

  英大证券 远离黑五类

  2015年A股一个关键词是“繁荣”,这一年A股可能会步入一个繁荣阶段,市场成交将会表现活跃。

  2015年将有5大市场变化,第一是国际化。沪港通之后,2015年可能会深港通,会面临一个国际化的市场环境。

  第二,2015年将会面临注册制的推出,这将有效的改变上市公司名额供不应求的格局,并转为供求平衡。

  第三个变化是退市机制的推出。2015年,绩差股就会面临退市风险,绩差股泡沫的爆破很可能在2015年发生,注册制的推开会使得次新股的泡沫爆破,国际化的推开会使得题材股泡沫破灭。

  第四是2015年会有双向交易的推进,也会使得双向交易不完善的只有单边交易的创业板、中小板、还有高成长的成长股风险爆破。

  第五个变化是市场化,这其中包括供需关系的市场化和融资的市场化两方面。因为2014年融资是非常少的,在2015年市场激活以后,融资行为会大量产生,不管是增发、IPO还是发债。

  2015年将面临的以上这五大变化,都会使小股票、差股票、次新股、题材股、还有伪成长股的泡沫爆破,所以2015年的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泡沫爆破,第三个关键词是“分化”,第四个关键词是震荡。

  从这个预测来看,我觉的第一个投资标的就不是蓝筹股了,第一个推荐香港的恒生国企股指数和成分股,一年前A·H股的溢价水平是88,现在溢价水平130 ,也就是说A股从比H股便宜12%的水平变为现在比H股贵30%,这是很大一个变化。第二个是A股里面高折价的封闭式基金,第三个是上证50的ETF及成分股,第四个是沪深300的ETF及成分股,第五个是港股、B股,A股里面优质的低估的蓝筹股,以金融、地产、基建、铁路、电力这五个板块为优先。拥抱蓝筹股,待之如初恋,远离黑五类,避之如蛇蝎。

  被采访者为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

  投资看好:金融、消费

  中邮证券 冷门品种依然冷

  2015年股市节奏将产生变化,没有行情的阶段集中在1月、5-6月和9月,主要原因为:一是国内结构调整带来估值重新排序;二是美联储加息对于全球货币流向的影响;三是总体数据和大宗商品价格指标差的扩大。

  或将在9月前后达到高峰值4500点,最低点依然维持在3100点左右,出现时间为1月底附近。

  值得关注的板块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金融板块,依然会出现急剧膨胀的过程。另外,消费类将取代制造业成为涨幅较大的板块,因为从目前来看,制造业的产能已经达到峰值,目前更多的是闲置产能再利用,而不是新增产能再配置。

  2015年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第一种是,在行情上行过程中,很可能出现随着价格的不断攀高,投资者介入供应衰退的风险。第二种是,一些后知后觉的资金虽然进入到市场的资金关注中来,但他们会选择一些冷门品种,而这些冷门品种往往此前没有收到市场的资金关注,后期仍然不会受到资金关注。

  被采访者为中邮证券研发部首席策略分析师程毅敏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新浪财经

文章关键词: 财经管理商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张灵甫儿子回应父亲是否够格抗日名将
  • 体育体坛风云人物女排揽3奖 李娜宁泽涛最佳
  • 娱乐李双江在儿子入狱后首商演 好友:没离婚
  • 财经1/4省迈入人均1万美元俱乐部 党报:可喜
  • 科技曝原快播员工在中科云网再被裁
  • 博客马未都:如果不想毁了余秀华最好远离她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数学老师会rap 用郭德纲相声教学(图)
  • 沈凌:中国养老缺的并非是钱
  • 李大霄:八大理由市场从3406点转变
  • 许一力:阿里巴巴惊动了华尔街之狼?
  • 易宪容:民生银行大地震会指向哪里?
  • 姚树洁:毛晓峰民生银行的成功与衰变
  • 冉学东:民生银行的“独苗”之危
  • 马仁辉:美为何必须遏制中国光伏产业
  • 张化桥:日本究竟出了什么大问题?
  • 马跃成:政府回购商品房似一副毒药
  • 陈思进:人民币对外贬值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