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炫酷北京

2014年12月31日 16:06  《中关村》  收藏本文     

  文 本刊记者 金海

  摘要:2013年北京软件产业共实现营业收入4901.5亿元,同比增长9.5%,产值占GDP的比重为9%,实现了绿色经济贡献。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保持健康发展的同时,逐步进入结构转型升级阶段,稳中有进,稳中有为,在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下,提质增效,在助推北京新时期战略升级,促进低碳化增长,推动高端化集聚,助力融合化发展,提升服务化价值方面发挥了积极有力的作用。

  促进低碳化增长

   在北京,以中关村为代表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正在撑起北京绿色GDP的一片天。据相关部门统计,2013年北京软件产业共实现营业收入4901.5亿元,同比增长9.5%,企业景气指数平稳运行,产业处于较为景气区间运行。北京软件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9%,实现了绿色经济贡献,同时积极促进了"641"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中的下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业集群高端发展。

   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在支撑北京经济发展的第三产业各行业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长12.9%,领先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成为增速最快的行业。可以预计,通过"人脑+电脑"的低碳组合,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这个绿色"创新源"必将强势助力北京经济产业转型。

   中关村软件园集聚了在能源、交通、通讯、金融、国防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行业应用领军企业,体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代表了战略性新兴技术创新国家队水平。中关村软件园始终站在行业创新发展的最前沿,在IT服务外包、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率先形成全国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拥有高度的产业话语权和技术主导权,呈现出典型的现代服务业高端形态。

   园区多年来一直坚持专业化、低碳化运营。入园企业均是从事软件产业各环节研发企业,具有高端、高效、高辐射,微能耗、零污染的绿色低碳化特征,每万元GDP消耗0.0087吨标准煤,仅为北京市平均值的1.5%。

  推动高端化集聚

   北京已经聚集了以联想、百度[微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以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北京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具有着完善的产业生态链条,具备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技术实力。同时,北京高端企业实力突出,在首批四个特一级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企业中,中国软件太极股份2家企业入选。73家企业成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强企业28家,系统集成一、二级企业237家,占全国28%。130多家企业为上市企业,17家企业入选"中国服务外包企业五十强",35家企业入选201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前百家企业,50家企业入选2012年度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3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100强企业名单中,两家中国科技企业上榜。

   在高端产业方面,北京云基地"基金+基地"模式取得成效并被推广,已在上海、深圳、香港、台湾地区和美国硅谷设立了机构,构建起北京、硅谷"双城"合作的平台;百度云开放联盟、金山云存储、畅捷通中小企业云、EVERNOTE笔记云四大云服务平台应用效果显著。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化取得一系列成果,北京与总参测绘导航局签署《关于推进北斗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并通过总装备部评审,成为国家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区,围绕智慧北京建设,以城市精细管理、城市安全运行、便捷民生服务、高效产业为核心,总投资5.45亿元,应用北斗终端10.8万台。

   中关村软件园集聚了联想总部、百度、腾讯、新浪、亚信科技、华胜天成、文思海辉、博彦科技、软通动力、中科大洋、启明星辰、中核能源、广联达等277家国内外知名IT企业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总部经济达80%以上,从业软件工程师达3.52万人,总产值达1213亿元(一期产值355亿元,二期产值858亿元),拥有十百千工程企业26家、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20家、跨国公司研发总部7家、上市企业(含分支机构)30家、总部在园中国软件百强企业7家、收入过亿企业38家。园区每平方公里产值466.5亿元,人均产值118万元,每万人拥有知识产权数4631项,园区2.6平方公里上的单位密度产出全国领先。

  助力融合化发展

   北京正在全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科技与文化、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化发展,并积极探索用互联网思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支柱产业竞争力。软件产业除了其自身的发展,还具有很明显的渗透性和辐射力。软件行业对国民经济和发展的带动影响力大,可以带动很多相关行业的发展,而这种带动和影响力比统计出的软件产值大得多。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破解城市发展的难题,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智慧北京"发展规划,在城市应急管理、社会安全、市政市容管理应用、环境监测监管、安全生产监管、节能减排检测监管、医疗卫生、社区管理、交通出行等各个领域提升北京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将从智慧北京的重大需求出发,推出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全面服务和支撑首都的新发展。

   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新型业态的孵化器和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分析软件企业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领域的许多优秀企业(如和利时、数码视讯、同方威视)早期都是软件企业,他们从软件研发开始起步,构造了核心能力,逐步成长为工业战线的生力军。

   从软件企业的行列中,诞生了北京市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移动设备制造、服务外包、电子支付等新型产业的主力企业。在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全部构成的47.7%。从这些事实和发展趋势看,今后一个严格的传统概念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会越来越小,但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天地会越来越宽。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将积极主动地与各行业"合纵联横"、"软硬互动",更好地发挥"孵化器"和"加速器"的作用,在服务于北京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完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自身的全面提升。

  提升服务化价值

   创新是中关村永恒的灵魂,也是中关村永远的主题。中关村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式、充满生机的创新创业生态服务系统,全面提升服务化价值,使中关村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在努力打造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关村天使投资的相关政策,采取参股、联合投资和战略合作等方式,通过天使投资引导资金支持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在中关村示范区内的天使投资活动。

   在大力提升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发展水平方面,深入落实人才特区特殊政策,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体系、人才原始创新支持体系、人才创业支撑体系和人才联络及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吸引聚集海内外人才。

   此外,还通过中关村创业服务体系发展支持资金,支持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在建设运维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作为卓越的高科技专业园区发展商,中关村软件园紧密围绕企业从成立、孵化、加速到成熟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需求特点,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持续搭建对接平台,打造适宜企业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园区积极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资金链,构建了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品牌化和创新性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

文章关键词: 经济财经金融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NBA-科比三双湖人胜 詹皇缺阵骑士连败
  • 娱乐林更新独家聊王思聪:不知道他女友
  • 财经中石油腐败案46人倒下 领导骨干被连锅端
  • 科技富士康挺进电动车背后隐现特斯拉
  • 博客胡歌:我和江疏影是在一起了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考统考有望只考一天 仅考语数
  • 孔浩:A股2015年走向伟大时代
  • 叶檀:2015年能否成为注册制元年
  • 齐俊杰:公积金是穷人补贴准富人买房
  • 如松:中国希望人民币汇率崩掉吗
  • 郎咸平:谁操控油价让俄罗斯陷危机
  • 陶冬:中国服务业的崛起与大机会
  • 叶荣添:明年5000点见 疯狂买券商
  • 徐斌:国企与土地改革三心二意
  • 许一力:86万亿养老隐形债务从何而来
  • 李大霄:2015年是一个真实的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