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飞驰

2014年12月26日 16:34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特斯拉[微博]在中国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在产品、营销和市场上,它的模式和服务在不断拓展中国商业的边界。

  文|CBN记者 李博

  制图|彭奥

  几乎每位乘客都会跟司机探讨驾驶体验,下车后还要合影留念、发朋友圈晒图,甚至总是企图亲自开上一段,这是易到用车的司机经常会遇见的情形,而热门车正是特斯拉。

  或许是汽车业太缺乏颠覆性的产品和故事了,当今年年初,艾伦·马斯克(Elon Musk)所创立的特斯拉带着它的主推车型—Model S来到中国时,这款豪华轿跑车立刻成为中国富豪标榜身份、品位的最热门昂贵“玩具”。

  与2013年我们评选出的余额宝[微博],以及2012年的Google Glass相比,起价64.8万元的Model S,确实离普通消费者的距离有点远。而且严格意义来说,Model S车型并不算“新产品”—它诞生于2012年,直到从去年年末,才在中国接受预订。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它选为年度创新产品。特斯拉的Model S以颠覆者的姿态,让人们对纯电动车的市场前景多了一些想象空间,甚至可以说,它重新定义了汽车产业。

  这款纯电动车今年迅速成为中国大众的热议话题。尽管不是人人都能够消费得起,但诸如易到等嗅觉敏锐的租车服务公司,已将它作为吸引用户的一个重要招牌。

  Model S身上充满了诸多可以发送到微信“朋友圈”里炫耀的元素。它不仅仅有着代替中控台、可以实现人车信息沟通的17寸超大显示屏和内部的锂电池模块,以及松开油门就会立刻减速这样有悖于传统燃油汽车的驾驶习惯,单把视线聚焦到产品的服务层面,特斯拉无疑大大提升了人们驾驶电动车的体验—这家公司与“用户体验”这个词挂钩的频率,已不亚于苹果。

  而超越产品本身,特斯拉背后的服务以及为此建立的一整套生态体系,正是我们将其选为年度创新产品的重要原因。

  一直以来,纯电动车距离人们的生活都比较遥远。

  一方面,电池的续航里程始终困扰着驾驶者,另一方面,充电基础设施的缺乏也对纯电动车的普及形成了制约。考虑到中国的智能电网没有美国发达,上述问题在中国显得更为严重一些。

  所以,Model S在中国面对的挑战可能不只来自于传统汽车行业的竞争对手,它更需要想办法打破产业链合作的边界—这个边界到底由公共机构还是商业公司进行管理,至今没有定论。这种管理上的模糊,也增加了电动车的服务成本,是纯电动车在中国实现商业化的另一大阻碍。

  2014年,特斯拉在中国的免费超级充电站已超过40个。更值得注意的是,它还先后与银泰百货、中国联通民生银行等多领域的公司达成目的地充电方面的合作—相比超级充电站,目的地充电站实现起来更加容易。这也使得特斯拉目前在中国的充电设施已超过600个,这个数量仅次于全球充电桩数量最大的美国—围绕着特斯拉电动车的充电系统和生态体系正在缓慢形成。

  对于任何一家汽车公司来说,在中国为电动车拥有者解决里程焦虑问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传统产业链中,由于加油站的存在,提供能源补充的环节并非由汽车公司完成。但在电动车,特别是纯电动车服务里,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参与到产品的配套服务里。

  某种程度上,特斯拉这种跨产业合作的尝试正成为汽车行业在中国发展电动车的新趋势。就在今年下半年,无论宝马[微博]还是比亚迪与戴姆勒合资的腾势,都在中国推出了类似的目的地充电服务。二者分别选取凯宾斯基酒店集团和中海地产作为合作伙伴。

  一个纯电动车产品到底需要汽车公司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是我们此前从来没有想过的。特斯拉提供了一种答案。

  在苹果式的体验店模式和直销模式,以及超级充电、目的地充电和家庭充电组合的快速充电方式之外,特斯拉CEO艾伦·马斯克今年还有意创造一种全新的售后服务方式。

  “最好的服务就是无形的服务。(The best service is no service.)”在今年特斯拉第二季度的财报会议上,马斯克曾如是说。

  特斯拉请到了F1车队的专业人员来优化其美国服务中心的业务流程。在马斯克的设想里,驶入服务中心进行保养维修的Model S—尽管这样的情况并不像传统汽油车出现得那样频繁—在几分钟内,就把问题解决;或者当用户上班时,特斯拉的售后人员会把车取走,维修保养之后再由专人将车送回去,车主甚至都不知道它曾离开过。

  当然,对于被视为超级英雄“钢铁侠”原型的马斯克来说,现实或许总是赶不上其想象力的发展速度。

  现在,已经有人为特斯拉的Model S开发了专用App来显示充电桩的使用情况。在特斯拉等汽车公司的带动下,分享人与汽车之间、汽车与汽车之间、汽车与目的地之间的信息的全新“车内生活方式”也不再是奢望。

  但我们在承认创新产品代表的趋势的同时,也应该对它的商业化进程保持理性和审慎的乐观。比如作为我们曾经选择的年度创新产品,Google Glass在最近的商业化上就遇到了瓶颈,产品也没有像预期的那么畅销;而Lytro光场相机只能算是毁誉参半。

  而最近有消息称,刚刚上任不到9个月的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吴碧瑄年底即将离职—尽管特斯拉通过目的地充电等相对讨巧的方式,已在中国市场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充满野心的马斯克看来,它在中国的创新步伐可能迈得还是缓慢和保守了些。

  特斯拉要想将中国变为它的全球第二大乃至第一大市场,它最终还是要实现与国家电网[微博]的合作,在诸如充电标准等政策层面上实现真正的突破—这是未来,特斯拉留给中国的最大悬念和期待。

  希望作为今年年度创新产品的特斯拉,能让我们离科幻电影里那个电动汽车飞驰的时代再近一些。

  联系编辑:nini@yicai.com

文章关键词: 管理商业财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NBA韦德31分热火胜骑士 科比缺阵湖人负
  • 娱乐人民日报评于正抄袭案败诉:法律不容文贼
  • 财经养老金并轨前夜:公务员或先涨工资
  • 科技12306泄密?一场被高估的恐慌
  • 博客鄢烈山:2014年度汉语应该是通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导师回应性学女硕士出家 和任教学校有关
  • 钮文新:10万亿元非银同业存款的盘子
  • 齐俊杰:陆金所值100亿美元吗?
  • 陈思进:中俄原油协定是卖国条约吗
  • 牛刀:2015年一线城市房价会暴跌
  • 徐斌:央行降准降息决定如箭在弦
  • 叶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怎么办?
  • 周彦武:油价暴跌为何没人减产?
  • 冉学东:中美融冰减压人民币汇率
  • 猎途:电力板块暴涨在即
  • 水皮:牛市还赔钱?快买大盘蓝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