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马斯金是博弈论大师,然而由于他将主要精力都奉献给了研究,因此他未有一部经济学著作问世。
文|本刊记者 张延陶
他与爱因斯坦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有着将近10位好友和老师都是诺奖得主,他被学生冠以“最严导师”的标签,却也同时收获了“谦逊热情”的美名。他就是埃里克·马斯金。
虽然被誉为经济学“教父”,桃李满天下。但马斯金却令人难以置信地不曾拥有经济学学位、更未曾发表过一部经济学著作。
在所有人都开始学习让·梯若尔的《博弈论》时,或许应该更加了解马斯金是如何影响并成就了梯若尔在博弈论研究领域的成就。也正是因为其在此领域的建树,马斯金和他的好朋友里奥尼德·赫维茨以及罗杰·迈尔森三人分享了200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无疑,马斯金的朋友对他走上经济学的道路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
传奇“朋友圈”
身为2007年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马斯金的成功并不出人意料。但他自己却不以为意,尽管他在得知自己获奖的第一时间感到“十分惊讶”,但后来的日子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他甚至还谦虚地自我评价:“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何为幸运?马斯金在壮年就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且他总是遇到了对的人,做了对的事——看看这些名字吧:
保罗·萨缪尔森、弗兰科·莫迪利安尼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食堂中侃侃而谈时,马斯金是他们最忠实的粉丝;他还与彼得·戴蒙德称兄道弟,而两位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里奥尼德·赫维茨是他的良师益友。
马斯金本人也是桃李满天下,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梯若尔在《博弈论》中表达了对马斯金深深的尊敬。
他在自传中回忆起了小时候的学习环境。马斯金出生于1950年的纽约,成长在新泽西州的一座小城。由于当地教育资源有限,他不得不在邻近城市完成自己的学业。
根据马斯金的回忆,进入哈佛大学时他主修数学,因为无意旁听了肯尼斯·阿罗教授的信息经济学课程,从而了解了里奥尼德·赫维茨有关机制设计的理论,后者的理论在当时刚刚兴起。
“对我来说,这一研究揭示出:纯粹的数学具有精确性,严密性,有时也很迷人,而且能够说明一些具有实际社会意义的问题——它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综合。”马斯金就是这样被带上了经济学的道路。
后来马斯金成为了阿罗的博士生。这一期间,马斯金学习了很多的经济学课程,并结识了日后共同获得诺贝尔奖的罗杰·迈尔森。
作为一名老师,马斯金也总是能与他的学生们成为朋友,他八卦过梯若尔的网球天赋,也“叮嘱”过白重恩的儿子要听老师的话。在其来华参加节目录制时,白重恩、李稻葵[微博]、钱颖一、王一江、许成钢这几位经济学家甚至会同时出席,为马斯金捧场。
但不要以为生活中好人缘的马斯金会在治学教学中对学生笑脸相迎。严谨、严格、严厉是学生们对其治学教学风格冠以最多的标签。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曾回忆,在师从马斯金时,比如你说你有一个想法,想论证一个经济学上的道理,但是中间可能有一点漏洞被他看出来了,他就会瞪着眼睛问你为什么,可以长达十分钟。要不你就回答出答案,要不你就回去,一个星期后再来;又比如对待论文的草稿,他会逐字逐句地来改正,包括标点符号和冠词。
原央行[微博]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同样觉得“马斯金不是一般的严格”,面对他的提问,就像是守门员面对一名超级射手即将射来的点球。
“我非常严格是因为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达到最高的标准,能够在经济研究领域里取得成功,因此严格精准是无可替代的。要实现这些价值的唯一方法,就是当学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时候提出来,这是对他们好。”马斯金如此解释他的从严治学。
马斯金对策
54岁的马斯金先后就职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以及普林斯顿大学,在朋友圈不断拓展的同时,马斯金的学术成果也愈加丰硕。然而纵观其治学生涯,在哈佛求学以及任教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无疑是“最好的年代”。
“当时的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很小,因此大多数教员每天都围在员工俱乐部唯一的大桌子上吃午饭,而这个时间一直是充满乐趣的。在任何既定的一天,萨缪尔森或是莫迪利安尼可能会对像我这样着迷的老员工听众侃侃而谈,当时我结识了彼得·戴蒙,并与其一起工作。”在自传中,马斯金如此描述他的“黄金年代”。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马斯金早期的许多研究工作专注于“执行”理论的研究。该理论强调,当一个人能制定程序规则时,能确保社会可以从一系列的选项中做出最好的选择。自那以后,许多执行理论的著述都受到了马斯金开创性研究的影响。李稻葵认为,马斯金在理论上的贡献绝对是非常基础性的。
马斯金用一年时间完成了《纳什均衡与福利最优化》一文,这篇文章奠定了其获得诺奖的基础,但是直到1999年此文才正式发表,并成为机制设计理论的里程碑。在该文中,马斯金提出并证明了纳什均衡实施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他在证明充分条件时所构造的对策被称为“马斯金对策”,并广为流传。正是马斯金完成《纳什均衡与福利最优化》一文的同年,他来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任教。
马斯金最为突出的贡献就是将博弈论引入了机制设计,而与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里奥尼德·赫维茨不同的是,此前,机制设计只是从中央计划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马斯金超越了这个观点。他认为,并不需要一个中央计划者命令人们怎么去做,而是设计好一个机制,人们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事情,在这样的机制引导下行动。
虽然马斯金是博弈论大师,然而由于他将主要精力都奉献给了研究,因此他未有一部经济学著作问世。但是作为他的得意门生,梯若尔继承了其在博弈论领域研究的精髓,并最终著成《博弈论》一书,成为这一领域不二的经典。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