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不等于创新

2014年12月10日 00:44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疯狂的念头,但创新不只是有疯狂的想法就可以,因为疯狂的想法对这个世界不会有帮助。

  Tom Kelley是IDEO公司合伙人、著名畅销书作家。IDEO是商业创新咨询机构。

  今天,创新和创意已被公认为商业成功的驱动力。但许多人或公司会把这项工作归于专门的“创意人士”。事实上,创新是一种可训练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另辟蹊径寻找解决方案的积极策略。IDEO公司合伙人、畅销书作者Tom Kelley在新作《创新自信力》中写道,很多人觉得,“创意基因就好比褐色的眼睛,有或没有全靠天生……我们兄弟把这种误解看做‘创意谬见’,我们相信人人皆有创意。”一个公司应当如何释放所有员工的创意潜能?设计思维如何帮助商业创新?

  C=CBNweekly

  K=Tom Kelley

  C:对于一个企业的创新力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K:有很多因素会成为创新的绊脚石。最大的一个是“成功”。2000年时,索尼是全球最大的电子消费品牌,它认为自己是行业的老大,正是这样的姿态阻碍了它的发展。如今,索尼的市值已经由当年的1250亿美元下降到170亿美元。当人们变得太舒服,就会很危险。中国公司的层级比硅谷多得多,而且有尊重权威、尊重长者的文化,这在硅谷完全没有。当然了,在大公司你需要有层级,在不同的文化中你也可以选择保持决策者的权威,但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要让不同的想法流通。在这一点上,扁平化的组织可能更鼓励创新。

  C:IDEO所有的咨询顾问都被称为设计师,设计思维是如何帮助商业创新的?

  K:设计思维从关心人开始。人们会困惑,会不开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潜在需求。所谓潜在,意味着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他们并不会自己告诉你,你需要观察。比如生产牙具的公司设计儿童牙刷时都会假设儿童的手小,所以需要小牙刷。但我们的设计师观察了一名6岁的男孩怎么使用小号的牙刷:他不是用手指捏住牙刷,而是用整个拳头握住,因为握得太靠前,拳头一直在打脸。看呐,孩子不需要小而细的牙刷,反而需要更大而肥的。设计思维相信,快速、低成本的试验是进步的方式。要知道戴森设计出它的真空吸尘器之前尝试了1000多种原型。接下来是讲故事,你要让其他人也相信你,对你的想法感到激动。好的设计能提升人们的生活、解决人们的问题,但在那之前首先是寻找到需求。最大的问题是,许多公司不知道它们的消费者的需要。

  C:如何区别好的创意与“疯狂的念头”?怎样的创意才能帮助解决问题?

  K:创新不是有疯狂的想法就可以,有了新鲜的主意还不够,必须再加上执行。当你有了一个想法的时候,你甚至都不知道它是否有用,你必须提出假设,然后反复试验。对产品而言,就是实物试验;对服务来说,可能是市场测试。你得把你的想法变成草稿,然后给所有你认识的聪明的人看,比如你的导师、老板或客户。人们通常会喜欢其中的一部分,不喜欢另一部分。你要听取这些意见。同样的道理,没有一个想法是完全对的或完全错的,你要让别人帮助你,哪个部分还能更好,哪个部分要去掉。

  C:在传统的、不太欢迎创新的企业环境中,一个人应当如何释放自己的创新力?

  K:我和许多年轻人聊天,发现他们都有一个问题:我要如何说服我的老板?有一个做法是,你可以向老板提议做一个试验。你不要对他说,老板我认为这件事情是这样的。你要说,我有两天时间,我想试试这么做。总之让试验尽量显得简单,让你的老板容易说Yes。还有一种做法,不那么直接。老板一般都有自己做事的方式,比如交代你:做个表格,做个PPT,周五放到我桌上。有个办法,叫做双管齐下—到周五,你给出表格和PPT,但是同时对老板说:我用了一整天来观察进入门店购买我们产品的顾客—你观察对公司业务来说重要的人,顾客或雇员,你发现了一些事情。你老板没有要求你这么做,你用个人的时间精力,做了一个试验。也许第一次不会成功,但最后老板或许会说:这很有趣,下次你就这么做吧。(采访:卢隽婷)

文章关键词: 管理商业财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将:朝鲜若崩溃中国救不了不必为朝打仗
  • 体育NBA-詹皇18+7骑士7连胜 英超-曼联2-1
  • 娱乐张默被批捕3月未起诉 因案情延长羁押?
  • 财经中央经济工作会今召开 经济增速或下调
  • 科技开拓者:太阳能动力飞机背后故事
  • 博客访当事法官:吐槽领导乱打招呼处分重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大学生持马哲课本晾衣杆神似黛玉(图)
  • 天天:股市暴跌人民币贬值不容忽视
  • 孔浩:无畏暴跌 抱住A股睡大觉
  • 管清友:孤独的央妈陷入两难
  • 毛大庆:房地产白银时代正式开启
  • 肖磊:若持续降息牛市可能提前终结
  • 杨红旭:卖房炒股不是个发财机会
  • 朱大鸣:中国房子真的严重过剩了吗
  • 穆满起:巴菲特会追券商股吗?
  • 易宪容:国人如何来应对人民币贬值
  • 黄寒笑:如何寻找券商十倍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