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如何产生

2014年11月29日 16:41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史蒂文·约翰逊从神经生物学、都市研究,到网络文化,找出了独特创新背后的7大关键模式,深入人类600年重要发明的创新自然史,找寻它们的踪迹。他检视了特定情境如何加速创新进程、实体环境,以及如何使众人与创意齐聚一堂,从而造就出伟大的创意。

  文|李翔

   史蒂文·约翰逊的著作《伟大创意的诞生》聚焦于眼下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创意和创新。他以一种“长焦距视角”来看全球创新史,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创新的诞生对环境的依赖要远远超过我们的认知。我们大多数人会以为,创新只是创新者个人的游戏,是对其工作和才智的回报,但在研究了一系列不断重复出现的创新发明的“共有特点和发展模式”之后,史蒂文·约翰逊发现,这类创新发明一般都只在一些非常有利于其发生的肥沃土壤环境里才能出现。而且,因为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对创新的过度保护也会扼杀更多的创新。创新希望看到它的同类,并且相互刺激。“从长远来看,一个修筑各种墙体好将创意围住的环境将产生更少的创新,其创新量远远比不上开放式的环境。好创意可能并不倾向于自由放任,但它们希望可以与其他同类进行连接、融合与重组;它们希望跨过一些概念的边界,重新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它们不仅希望和其他创意进行竞争、一较高下,更希望可以相互帮助、共同创新。”

   史蒂文·约翰逊列出了同创新诞生相关的关键词。它们可以被视为创新的条件。

   第一个词是“相邻可能”。这是科学家斯图尔特·考夫曼提出的一个概念。在地球上生命诞生之初的“原始汤”中,那些最基础的分子如氨、甲烷、水、二氧化碳,以及各种氨基酸之间,开始产生一系列变形和发展。它们随意地进行简单碰撞,产生一些新的化学组合物。比如甲烷和氧气的组合产生了甲醛和水。

   “相邻可能”不断产生着新的边界,或者说产生新的“相邻可能”。史蒂文·约翰逊认为,“相邻可能”同样适用于人类创新发展史,“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同时也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生命的进化史和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史都可以看做相邻可能在不断延伸与扩展的历史。每一种新的创新出现后,更多相邻可能就又出现了。但是,在一些系统或环境中,要探索新的相邻可能空间会更容易些。”

   人类创新史上也并非没有超出“相邻可能”的例外,“偶尔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有时候,有人会突然想到一个奇妙的创意,让创新的发展在它的相邻可能空间里稍微向前跃进几步,跃过其中的一间或两间房间,达到另一个原来不能一步跨入的新房间。”我们称这些人为跨时代的天才。当然,这种超前的想法往往生命力也都不强,正如我们经常感叹的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那些超前创新一样。史蒂文·约翰逊举出的例子是英国发明家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巴贝奇分析机被称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其结果,用史蒂文·约翰逊的话说,是“企图在蒸汽机时代,为很多年以后的电子革命时代提前发明可用机器,虽然动机美好,但在现实中却行不通。”

   总有一些系统和环境,在其中探索新的“相邻可能”空间要更容易些。在那里推开一扇门要更为轻易,变化也更容易发生。这就是史蒂文·约翰逊关于创新诞生的第二个关键词:液态网络。

   液态网络的提法来自于计算机科学家克里斯托弗·兰顿。兰顿注意到,“适于创新的系统环境一般都倾向于靠近‘混沌边缘’,也就是处于太多的规则与无规则之间的一个有利的系统空间。”

   混沌边缘的英文是Edge of chaos,直译过来就是混乱边缘。兰顿用物质的3种状态来比拟各种系统网络环境:气态、液态和固态,“在气态的环境里,到处都是混乱与无规则。新的连接组合虽然较易生成,但因为所在环境的易变性和不稳定性,这些新生成的组织结构又会再次受到冲击,并分裂开来。在固态的环境里,则是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情形。新生成的组织结构虽然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但却不能轻易改变。一经比较就会发现,只有在液态的环境里面,才能更容易地去开发相邻可能。”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早年的部落化组织有点类似于气态网络,部落之间是分散和缺少接触的。农业社会人类开始群居。到工业社会,人类创造了自己的气态网络组织结构—城市。在城市中,人们有了大量和陌生人接触的机会。理论物理学家杰弗里·韦斯特的研究表明,“如果一座城市比另一座城市大9倍,那么这座城市的创意能量不是高出9倍,而是高出16倍;如果一座国全球性大都市的规模是一个小镇的50倍,它的创意能量则约是小镇的130倍。”“在一个低密度、混乱的网络系统里,好创意出现以后就消失了。而在城市密度较高的社会网络里,好创意很容易得到流传与扩散。”史蒂文·约翰逊写道。

   史蒂文·约翰逊要说的第三个关键词是“缓慢”。创意往往并非来自一瞬间的灵感,而是缓慢地培育。“大多数伟大创意最初都是以一种不完整的形式出现的。它们隐含着某种深奥的种子,但缺乏一个关键元素,让灵感转变成真正有威力的东西。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缺失的元素就存在于世界的某个角落,在另一个人的大脑中以一个直觉或灵感的形式存在。液态网络塑造了让这些并不完整和成熟的创意可以相互连接的环境,提供了让创意联姻匹配的机会。”在他看来,Google允许并鼓励员工将20%的时间花在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工作上,就是出于这种考量。

   第四个关键词是“意外”。很多创新来源于“意外收获”。苦苦思索的创新者可能从睡梦中得到灵感,或者在一次散步中得到突破。

   创新的想法可能来自于一系列的错误。这是史蒂文·约翰逊的第五个关键词。三极管是一连串失败的产物。青霉素的发现是因为亚历山大·弗莱明的一个错误:他将葡萄球菌的培养皿放在实验室的窗口,结果让霉菌溜了进去。“正确的想法会使你停留在原地,而错误的想法会迫使你去探索。”更令人赞叹的是,有时候错误会推开另一扇门,指向一条新的路。

   第六个关键词是“变异”,它指的是创新者将已有的一些元素和技术重新组合,运用于一个新的领域。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印刷术。古登堡将葡萄酒制作工艺中的螺旋榨汁机技术运用到了印刷领域,于是,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就好像羽毛和翅膀最初进化出来是为了抵御寒冷,最终却让鸟类得以飞行。

   第七个关键词才是关键,正如同“相邻可能”和“液态网络”一样,“生态”或“开放式平台”也是史蒂文·约翰逊这本书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说法—当然,现如今包括生态系统和平台的提法都已被包括BAT在内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反复使用。Twitter和珊瑚礁一样,都是这样一个开放式平台。

   在这个平台或者说生态系统中,“推动进程的不是竞争,而是创造性的紧密合作。”生态中各个生物彼此之间互相依存,彼此创造了对方有利的生存环境,因而共同让生态繁荣。就比如海狸不断啃断树木,目的是为了创造自己居住的湿地,但是枯木正好提供了啄木鸟筑巢的场所—啄木鸟自己是没有能力让树木枯死的。

   总结下来,史蒂文·约翰逊的看法是,创新非常依赖于环境,他将创新最容易产生的环境归结为他所说的第四象限,即一个开放式的网络。这个网络,兼具了他所说的液态网络和开放平台的特征:不同的人的各种想法互相交流,在不经意间互相激发,探寻着“相邻可能”,从而产生伟大的创意。

  《伟大创意的诞生:创新自然史》

  作者:史蒂文·约翰逊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定价:52.90

  史蒂文·约翰逊的著作《伟大创意的诞生》聚焦于眼下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创意和创新。他以一种“长焦距视角”来看全球创新史,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创新的诞生对环境的依赖要远远超过我们的认知。

  史蒂文·约翰逊,美国科普作家和媒体理论家。其著作多聚焦于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包括《涌现》(Emergence)、《幽灵地图》(The Ghost Map)等8部畅销书,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全球广为传播。

文章关键词: 商业财经经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台湾今举行“九合一”选举
  • 体育NBA-科比26分失绝杀湖人负 火箭负快船
  • 娱乐高圆圆婚礼女神式告白赵又廷:你超乎一切
  • 财经房产税试点扩围争议大已半路夭折
  • 科技乔布斯去世后仍获141项专利无人能及
  • 博客李银河:各国人性格荤段子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国教育APP测评报告发布 详细榜单
  • 水皮:蓝筹股大象起舞将地动山摇 
  • 冉学东:政府造牛市 一盘大棋已开始
  • 牛刀:卢布为何第一个崩盘
  • 易宪容:42万亿的投资到哪里去了?
  • 刘杉:人民币不会主动竞争性贬值
  • 马跃成:不要因本次降息恐慌入楼市
  • 谢百三:股市扛钱扛到肩膀红
  • 孔浩:A股必站在珠峰之巅
  • 洪榕:告诉你最真实的A股走势
  • 肖磊:卖房炒股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