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经济与中国实践

2014年11月12日 19:59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收藏本文     

  □王宏彬

  中国三大湾区对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控制,对世界思维模式

  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随着交通运输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地理的深刻重塑,都市圈逐渐取代单个城市成为区域竞争的主体,成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分工的基础地域单元。在这张以都市圈为主要节点的全球经济网络中,湾区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空间组织、一种独特的经济形态,以其开放高效、富有活力、创新性强的特征,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例如,东京湾、纽约湾和旧金山湾等世界三大湾区,2010年经济总量分别达到18229亿美元、12803亿美元和4752亿美元,如果将它们视为国家,经济总量在全球分别排第9位、第14位和第23位;长期以来,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获授权发明专利一直占美国的20%左右。除了上述三大湾区,近几十年还有很多围绕湾区快速发展起来的经济圈,如美国的坦帕湾区、中国的杭州湾区和环珠江口湾区。

  湾区经济的内涵

  湾区经济的实质,就是湾区所孕育的诸港口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依托现代化交通工具、完善的交通体系以及发达的信息网络,基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多核的都市圈,由此而产生的一体化经济。

  湾区经济是港口城市都市圈与湾区独特地理形态相结合聚变而成的一种独特的经济形态,也是港口经济、集聚经济和网络经济高度融合而成的一种独特的经济形态,使它兼具开放性、集聚性和网络性等特点。

  在以都市圈为主要节点的全球经济网络中,湾区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空间组织,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湾区经济形成的机理

  第一,发达的港口城市是湾区经济形成的基本单元。城市网络经济理论表明,资源(包括商品、劳动力、资金、信息、知识等)在城市网络中的流动会产生外部性经济,城市网络中的城市能级越大、能差越小,网络经济效应就越明显。湾区经济之所以具有高度竞争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其他都市圈相比,它拥有多个大能级的港口城市。世界级的湾区经济,无不以世界级港口城市为基本单元,例如,东京湾区经济核心圈的东京都、千叶县、神奈川县,都是国际级港口城市。

  第二,优越的地理条件是湾区经济形成的基础条件。与直线型或外突的弧形滨海地区相比,湾区由于三面环陆,更适于建设港口,而且由于湾区的海岸线长、腹地广,使得湾区能在面积相对小的空间孕育多个港口城市。而湾区通道的建设,又能使湾区诸城市两两之间的通勤距离降到了最低,从而使整个湾区的经济联系得更加紧密。

  第三,产业的集聚扩散是湾区经济形成的根本动力。随着湾区城市产业的集聚和扩散,城市边缘不断对外扩张,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也越来越深入,最终走向一体化的湾区经济。不管是现代服务业已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纽约湾区,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东京湾区经济或旧金山湾区经济,其发展无不经历了工业的持续扩张阶段。至于旧金山湾区经济,也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硅谷高新技术群的快速发展才逐渐形成。

  第四,强大的核心城市是湾区经济形成的重要牵引力。虽然湾区经济是多核都市圈,但不等于说每个城市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正如纽约市之于纽约湾区经济、东京都之于东湾区经济。东京湾区各个城市正是在东京的职能与产业转移过程中,寻求与东京经济错位发展的产业结构道路,不断提升整个湾区经济的竞争力。

  第五,完善的创新体系湾区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在港口城市发展之初,港口是城市的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随着城市的持续发展,港口的作用趋于下降,港口城市的持续发展的动力就要转换。只有从要素推动向创新推动转变,城市发展的自组织才能得到持续,否则将陷入高雄式的衰退。旧金山湾区能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区的代名词离不开其所构建的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

  第六,高效的交通体系是湾区经济形成的重要支撑。高效的交通体系,减少了湾区港口城市之间的通勤时间,从而使湾区港口城市联系更加紧密,产业集聚效应和城市网络效应也就越明显,区域竞争力也就越强。

  第七,合理的分工协作是湾区经济形成的决定因素。合理的分工协作是避免城市间无序竞争、提升湾区经济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湾区经济是否形成的标志,发展成熟的湾区经济,无不有着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例如,东京湾区内分布有东京港、横滨港、横须贺港、川崎港、千叶港、木更津港等六个世界级的港口,为避免港口之间出现恶意竞争,政府积极参与对各个港口的主要职能统筹规划,促进港口分工与合作,形成分工不同、有机结合、协同发展的港口群。

  第八,宜人的居住环境是湾区经济形成的重要因素。湾区由于环绕大面积水域,温差小,自然环境也较好,更适合居住。从世界其他先进湾区看,也都充分利用滨海优势打造宜空间,成为人才汇集的重要因素。高科技产业员工选择在硅谷工作及企业选择在当地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因为当地提供美丽自然环境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

  第九,完善的协调机制是湾区经济形成的重要保障。湾区经济一般涉及多个行政区,不管是产业的分工合作、城市基础设施的衔接,还是生态环境的保护,都需要区域协调,这就对区域的协调合作机制提出了要求。例如,旧金山湾区是由12个县、众多的大小城市组成的大都市会区,为协调湾区内各城市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推动湾区协同发展,旧金山建立了合适的区域治理机制,比如建立旧金山湾区政府协会、大都市交通委员会、海湾区保护和开发委员会以及区域水资源质量控制委员会的专业委员会,负责专项区域的建设和管理,大幅提高了湾区建设和管理的效率。

  以杭州湾区、珠江口湾区和渤海湾区为重点,加快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世界级都市圈

  湾区经济与中国实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杭州湾区、珠江口湾区和渤海湾区等三大经济圈飞速发展,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的三大引擎,成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主要平台。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杭州湾区、珠江口湾区和渤海湾区等三大经济圈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但中国三大湾区对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控制,对世界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与东京湾、纽约湾和旧金山湾等世界三大湾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以及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必将深刻重塑世界经济格局。以杭州湾区、珠江口湾区和渤海湾区为重点,加快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世界级都市圈,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提升全球经济控制力、引领中国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客观需要。

  发挥地理优势,打造湾区经济,是杭州湾区、珠江口湾区和渤海湾区跻身世界级都市圈的现实选择,三大湾区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湾区经济的条件。一是三大湾区水深湾阔,均已孕育了多个世界级港口城市,多极湾区结构业已形成。二是渤海湾毗邻日本、韩国,随着未来北极新航线的不断开拓,其在中国对外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将显著提升;杭州湾区是中国东部沿海中心,经由长江又可以连接整个长江经济带,是发展腹地最广阔的湾区;环珠江口湾区经由西江可西进广西、贵州和云南,又处于“亚欧大陆桥”发展黄金带上,地理位置也相当优越。三是三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湾区经济融合程度高。四是三大湾区已经初步建立起高效、网络化的交通布局,城市之间的通勤距离较短,大都市生活圈正逐步形成。五是跨区域协调机制也加快完善,跨区域综合规划加快推进。

  当然,要打造世界级湾区经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不健全,城市之间无序竞争,制约了湾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区域创新网络尚未形成,制约了湾区创新资源的放大功能;空间利用粗放、空间规划不衔接,特别是没有充分规划利用滨水区,制约城市生活品质和城市网络效率的提高;跨区域组织协调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开放型经济水平仍不够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不高等等。

  打造世界级湾区经济,就要坚持以湾区经济的思维,推进各方各面的建设。一是要构建完善的湾区协调机制,为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等各个领域的衔接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二是构建高效的湾区交通网络,加强对全球战略性通道的控制,密切城市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打造大都市生活圈。三是构建开放的湾区创新网络,使知识能够在创新网络各结点之间高效流动,提高创新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四是要构建现代的湾区产业体系,抢占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抢占全球战略性产业控制权,既要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以提升作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也要巩固和提升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五要构建合理的湾区空间布局,优化湾区产业空间结构,更要依托湾区优美的自然景观,打造宜居宜业的空间,吸引全球创新人才战略性集聚。六要构建全方位的湾区开放格局,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既要深化与国外在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也要重视与发展腹地合作平台的建设,既要重视开放型经济的建设,也要重视开放、多元、包容、拼搏的湾区文化建设。

  (作者为深圳市宝安区区长)

文章关键词: 财经经济公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江西政协副主席女婿造假骗官 巡视组点名
  • 体育NBA-魔登45分火箭擒狼 科比33分湖人负
  • 娱乐天王女儿吸毒后遭迷奸 下体采到嫌犯DNA
  • 财经不少房企老板因反腐已提前让家属移民
  • 科技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软着陆彗星
  • 博客记者:广州“楼凤”色情产业链调查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网传985、211遭废除 教育部将正式回应
  • 梁建章:林毅夫可能高估中国经济增长
  • 陶冬:中国版马歇尔先作好中国梦
  • 吴国平:天量后A股迈入精彩新纪元
  • 杨红旭:楼市“暖冬”来了
  • 叶檀:中国应逐步实行ICT贸易零关税
  • 徐斌:“新常态”重头戏是海外扩张
  • 许一力:为何美国在APEC上罕见失声
  • 姚树洁:习主席APEC峰会的三大底气
  • 钮文新:沪港通背后的四个深意
  • 龚蕾:身家280亿为何马云说他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