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劲波:持续重金投入58同城

2014年10月31日 09:39  《英才》 微博 收藏本文     

  出自《英才》杂志2014年11月刊

  已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58同城,如今手中资金充足,姚劲波对《英才》记者表示,58同城正在打造一个自己的生态圈,他依然会选择和自己的老搭档——华平合作。“事实是,我们两家已经在一起看一些新创企业。”

   “华平不会盲目跟风,不会刻意追求投资所谓的明星公司,而是希望帮助我们投资的企业变成明星公司。”尽管之前饱受错失互联网投资机遇的质疑,孙强也显得毫不在乎,因为他知道华平有自己的“DNA”。

  2010年,数家分类信息网站互相火拼,不分伯仲,并且都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当时华平找到58同城,希望投资,但当时58同城与另一家机构的投资程序已经相当深入。姚劲波十分为难。他只好对华平提出了他认为华平这样的全球私募大佬不可能达到的要求:如果华平能在两周之内把投资流程走完,就让华平入股。

  完全出乎姚劲波的意料之外,两周之内,华平真的把所有投资流程走完了。“华平的执行力真是很强。”姚劲波感叹道。

  2010年,华平以4500万美元巨资入股58同城。

  当时分类信息网站亏损严重,而且每年投入巨大。姚劲波坦言,当时对58来说,是处在整个市场开始井喷的关键时刻。

  “华平团队的气场与我们非常合拍,都是看长远前景,认为我们在做一件伟大的事业。我们找投资者,也要选择节奏感、方向感跟我们一致的。”姚劲波说。

  2010年华平投资58同城时,虽然没有书面承诺,但表示华平会一直支持市场推广投入,不会手软。拿到华平的投资后,58同城开始投入巨资做广告吸引商户和用户,并请了杨幂做代言人。

  有一次,姚劲波对华平表示,由于竞争激烈,他计划投入很大一笔资金进行市场推广。华平不但同意姚劲波的提议,而且更进一步,建议多花两倍的钱。“华平在大的决策上特别支持创业者,往往是我要激进的时候,他比你更激进。”

  2011年赴美上市窗口一度打开,58同城启动了上市计划,但是那个窗口比较短暂,中概股随后集体陷入较长的低迷期,58的上市计划也随之搁浅。

  当时58同城虽然已经拥有知名度,线下布局也基本完成,但是资金链依然吃紧,亏损也还在继续。尽管如此,华平仍然坚信58能够胜出,并在2011年底再次对58同城追加4200万美元投资,支持公司发展。与此同时,华平不断帮助公司进行精细化的内部运营梳理,还协助聘请到一位经验丰富的财务总监,为上市做搭桥铺路。

  在此轮投资中,姚劲波个人也投资1300万美元。“因为58同城历史上融资次数比较多,我还是希望保持最大的股东地位,华平对此表示非常支持。”姚劲波表示。

  “我们之所以能更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对58同城支持,很大程度是对企业家的判断。姚劲波是眼光挺准的一个人,他对很多事情非常敏锐,有远见,能抓到关键的节点。”黎辉表示,“另外,他非常会用人,能够很好地调动团队。”

  “我选的团队都是喜欢这个行业、认可这个行业的,气场也和我们相符。选择后就会充分授权他做事情,在公司有充分自主权,大家一起奔着把这个事情做成伟大的事业。”在选人、用人上,姚劲波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经过投资机构几轮巨额资金的支持,以及对关键时点的准确把握,58同城在分类信息网站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行业龙头。

  “投资机构和企业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投资人也希望企业好,给企业提供免费的帮助,你着急的时候还有人跟着你一起着急,其实就是一个整体。”在与投资机构的合作中,姚劲波从来没有和投资机构出现过矛盾,一直很融洽。“华平非常优秀,而且很有愿景和远见,同时也是资金实力最足的PE之一,我觉得以后还会和他们有合作的机会。”

  去年58同城上市时,华平占股21%,从当初的发行价17美元,到如今的36美元,华平在此项目的投资回报已超过10倍。

文章关键词: 国内财经新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内蒙冤案受害者之母:抓真凶后上访9年
  • 体育 国安放弃主场颁奖 巴蒂斯塔季后或下课
  • 娱乐木子美自曝与张歆艺前夫旧情:想看裸照
  • 财经油价今或迎七连跌 批发价回到4年前
  • 科技苹果CEO宣布出柜:自豪是同性恋
  • 博客马未都:徐才厚为何被取消上将军衔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4名大一美女打造粉红城堡寝室(组图)
  • 郎咸平:面对民企传承政府该做什么
  • 易宪容:QE退出不会让人民币重度贬值
  • 沙黾农:加仓 为大盘2399点送行
  • 徐斌:中国大牛市假以时日大喷发
  • 叶檀:谁动了我们的一千亿美金
  • 马光远:“后QE时代”对中国四重冲击
  • 张明:全面降准的概率正在上升
  • 杨红旭:2015年中国楼市见底反弹
  • 肖磊:QE退出后留下四大悬疑
  • 苏培科:A股退市制度不能再成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