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达科技:十倍牛股重新估值

2014年10月31日 09:39  《英才》 微博 收藏本文     

  市场对其的估值判断只能推倒重建,因为这几乎完全突破了其现有的业务框架。

  文|本刊记者 杨旭然/ 插图|宋涵 出自《英才》杂志2014年11月刊

  “如果明年可以回购,我想增持。”

  这是当被券商机构代表问到是否会减持公司股票时,奋达科技(002681.SZ)总经理汪泽其干脆利落的回答。正常来说,当一个企业市值已经大涨10倍,减持便成为其管理层一个难以避免的行动。但一反常态做出如此坚决的表态,高层们的自信从何而来?

  如果把奋达科技定位为一家传统的小家电、美发器企业,那么50亿的市值就是相当理想的价位;如果把它定位成一家可穿戴设备的贴牌外包制造企业,100亿市值就是其难以冲破的天花板。

  但当它转型成一个智能穿戴设备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也是一个对可穿戴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云端存储、分析处理的数据服务企业,掌握海量用户的使用偏好、生活习惯,乃至心跳、体温等健康数据,那么市场对其的估值判断就只能推倒重建,因为这几乎完全突破了其现有的业务框架。

  另一方面,推进并购重组,发力外延式扩张,也为企业的重新估值添加了筹码。这些正是十倍牛股再出发的内在逻辑,也是其高速成长之后,继续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

  智能穿戴站上台风口

  对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未来,汪泽其有着明确的判断:可穿戴设备部分取代手机,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

  如今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仍处于市场培育的初级阶段,虽然绝对数量尚无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相提并论,但截至目前,仍是所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增速最快的品类,在这一点上已将智能手机甩在身后。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数据显示,智能穿戴设备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2014年的出货量将超过1900万部,较去年的销量增加200%。全球智能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在2018年时将达到1.119亿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8.4%。

  虽然增速迅猛,可是智能手表和手环的缺点同样显而易见:功能与手机同质化、独立应用数量不足、续航时间短等等。这也成为了人们并不看好这一领域的重要原因。

  但奋达科技的布局已经在质疑声中加速进行。汪泽其向《英才》记者解释道:“我们认定未来的世界是由人、物体、机器相互相连的信息时代,因此在智能可穿戴设备这样重要的节点,我们将会着力进行开发。”

  如今,越来越多强势手机厂商在力拼生态系统的建设,围绕着手机这一终端核心,生态圈内各类智能设备布局快速完善。他向《英才》记者介绍,在未来智能化“宏伟远景”的诱惑下,包括BAT、华为、小米这些重量级企业,正在以数千亿计算的大手笔短兵相接,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智能穿戴设备是这些系统中的重量级角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智能穿戴电子已经从概念走向实用,站在了“台风口”上面。汪泽其根据手头上所拥有的项目预测,这一部分业务的收入将在2015年产生高于今年几倍的增长,从而为公司形成更多的营收和利润。

  一体化优势

  是进入硬件红海搏杀,还是成为一家以产品整体方案提供、数据库运维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垂直一体化企业?

  “我们的专长是软件、硬件、云计算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汪泽其表示,掌握这样较强技术优势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让企业避免卷入硬件竞争,无须和来自华强北、中关村的一众大小硬件创业企业贴身肉搏。

  “我们跟很多智能穿戴同行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建有自己的数据中心,这里有公司的存储、运算数据服务器,也就云计算能力。这正是竞争对手很难复制的一点。他们可以在硬件方面复制得跟我差不多,或者在某一个单一软件上面做得也不错,但是三方面全部整合到一起去,形成一体化产业链条,就非常困难。”

  此言非虚。在上市公司中,奋达科技的几个主要竞争对手,都没有形成自己的一体化产业链条,他们大多将业务的成功寄希望于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只能成为产业链条中的一环。

  “向华为、小米这样的大企业、行业客户,提供软硬云一体化的系统和数据服务,与之绑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起往前走,才是奋达的核心优势。在这个业务领域中,市场空间足够大,且竞争者足够少。我没有必要去注册一个牌子,然后做几个手环,拿到中关村在线或者某一个店里去卖。”在采访过程中,汪泽其对此反复强调。

  外延式扩张

  收购消费电子金属材料外观件制造企业欧朋达,是这家在去年备受瞩目的上市公司,再度获得市场关注的关键因素:这是奋达科技第一次试水资产并购。

  根据董事长肖奋的规划,奋达科技的目标是成为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垂直整合、生产制造与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为了完成这个战略,公司将不仅仅依靠自身的内生增长,还将在今后利用资本运作,以并购、重组的方式实现快速的外延式扩张。

  这也契合了当今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热点:成长型企业通过资本运作,通过收购重组进行横向或纵向扩张,迅速扩充股本,从而实现加速发展。

  汪泽其向《英才》记者表述了选择收购对象的三个条件标准:第一,标的细分市场本身市场规模必须足够大;第二,这个市场处于高增长状态;第三,公司在这行业里拥有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而保证合理的利润水平。

  如今消费电子的金属外观构件大受欢迎,已逐渐成为高端智能手机的标配,增长之快有目共瞩,这是欧朋达高增长的坚实基础。另外,欧朋达在业内属于“Design-in”的开发级供应商,已经介入到智能手机前期的设计当中,技术智力成分较高,并形成了较高的利润率,具备较强的差异化优势。

  奋达科技的垂直一体化生态圈战略,将随着外延式扩张的发展加速壮大完善。汪泽其对此持乐观态度:“外延式扩张的发展,让我们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足的底气。”

文章关键词: 国内财经新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内蒙冤案受害者之母:抓真凶后上访9年
  • 体育 国安放弃主场颁奖 巴蒂斯塔季后或下课
  • 娱乐木子美自曝与张歆艺前夫旧情:想看裸照
  • 财经油价今或迎七连跌 批发价回到4年前
  • 科技苹果CEO宣布出柜:自豪是同性恋
  • 博客马未都:徐才厚为何被取消上将军衔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4名大一美女打造粉红城堡寝室(组图)
  • 郎咸平:面对民企传承政府该做什么
  • 易宪容:QE退出不会让人民币重度贬值
  • 沙黾农:加仓 为大盘2399点送行
  • 徐斌:中国大牛市假以时日大喷发
  • 叶檀:谁动了我们的一千亿美金
  • 马光远:“后QE时代”对中国四重冲击
  • 张明:全面降准的概率正在上升
  • 杨红旭:2015年中国楼市见底反弹
  • 肖磊:QE退出后留下四大悬疑
  • 苏培科:A股退市制度不能再成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