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争一时之利,还是树长久之美名,全在你对自己的定位与选择。
主持人|本刊记者 修思禹
嘉 宾|厚德定位培训机构创始合伙人 于雷/百诚释心咨询公司董事长 柏燕谊
一夜之间,郭美美透过央视再次刷新了人们的价值观,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原来她财富是因为自己“身价”贵,贵的原因居然又是 “名气”大。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当“炒作”风盛行,一些企业也开始为了夺人眼球琢磨如何利用“恶俗”出名。但这种靠“恶名”得到的利益真得好拿吗?
韩非子说,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营销战略家特劳特在合著的《定位》一书中提出,企业要“确定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位置”。
其实,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企业,你想争一时之利,还是树长久之美名,全在你对自己的定位与选择。
焦虑的出口
主持人:现有一些人或者企业通过“恶名”的炒作,从而获利,你们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于雷:现在信息爆炸,每天互联网有大量的信息产生,每个人都会轻易被信息淹没掉,这个时候个人企业都遇到一个问题:对外建立一个品牌变得很艰难。因为随时会被信息的海洋吞噬掉。有些人可能就铤而走险,去建立一个反面的定位,借助一些非常手段去博得媒体的关注。现象不好评价,但我希望这些炒作的人或者企业问问自己,到底想在别人心中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是否能被你获利的快乐冲抵?
柏燕谊:从本质上说,这些现象是利用了社会焦虑需要释放的心理。当人们有焦虑的时候,就需要通过一些八卦以及和自己无关的事件去释放内在的愤怒、委屈、压抑的情绪。因为人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正常人不太会诉说自己的焦虑事件,而是要通过社会的事件来释放,一些人或者商家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做些出格的事情吸引眼球,从而获利。这种现象的普遍,其实是现代人广泛性焦虑被一些人所利用。
该反省成功学
主持人:现在的社会个人或者企业,是不是很难再用树立正面形象或者品牌而快速被众人所知?
于雷:树立正面形象是难,因为难,反而对人的道德和良心,提出很苛刻的要求。但博出位、博眼球,很难取得长久的品牌价值,并且是带着负面的影响,会一直制约人或者企业的发展。一旦被人扔到垃圾筐,想再捡回来就不可能了,负面比正面的结果可怕得多。
柏燕谊:任何快速得到的东西都是有问题的,因为快速就是没有积累的过程,就是空中楼阁。企业和个人要想用正面形象快速被认知不太现实的,正面的形象就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出来,但一口吃不成胖子,想深入人心受人尊重就不要着急。正面形象就是一种信心与信任,是经得起时间验证的,不是不堪一击的一时光鲜。
主持人:你觉得“炒作”大行其道的背后是一种什么社会心理?
柏燕谊:炒作背后就是所谓的成功学,这和我们推崇的教育体制,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是有关的。现在有钱,有资源就是成功,有的人会不惜代价去获取成功。但这种成功的背后是虚荣、浮夸、急功近利。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普价值观的问题,现在社会性的推崇,有钱就是爷,笑贫不笑娼。
于雷:大家都有一种猎奇心态,挖掘新的东西。但我特别不赞成恶性“炒作”,尤其“炒作”内容跟品牌的核心价值不同的时候,只会把品牌拉低。一些恶性的小事件,还会一夜之间把品牌毁掉。
恶名与恶果
主持人:恶名也会让企业获得巨大的盈利,这算是行业当中的一种恶性竞争吗?
柏燕谊:恶名追求的短期利益最大化,用这种方式获利的企业,根本不配和那些真正踏实做事,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企业竞争,因为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一个是低级需求,一个是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如果企业去和靠恶名获利者竞争,就是太看得起他们了。而且恶名即使获得短期巨大的利益,最后也一定会有因果的恶果。
主持人:名气是不是就应该成为一种逐利手段?
柏燕谊:名气不一定跟名利有关,是跟人的精神境界有关。比如有人的境界是善良的、无私的,他的名气就是为了回报社会,把自己积极的东西分享给社会。但一个人如果是利己主义者,他的名气就只是为了追逐利益。名气是传播一个人精神的载体,你要用这个载体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于雷:名气是否逐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回归到传统文化的正向价值观,要有信仰,而不是为了上位、出名就不择手段。一个企业家,就要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这个行业或者为这个社会能够贡献的价值在哪?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