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会降临

2014年09月08日 16:40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李洋

  外星人Doctor Who告诉地球人罗斯,他随时能够感受到这个星球以每小时1600公里的速度旋转,而罗斯不能。

  长期处于一个环境很难察觉到变化。但读者们可以透过本期《第一财经周刊》来感受这种变化—噢,当然不是地球的自转—整个中国社会正处于巨变之中。中国在追赶地球的脚步,它已经快成为第一大经济体,新兴产业的发展似乎一步跨入最新模式,略去了中间过程,移动互联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中国的智能手机渗透率高得惊人;全社会都准备好要拥抱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并试图以此缩短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差距,这也就是机会得以产生的原因。

  我们本期的封面故事是从天使投资人的小切口去看中国巨变的一种体现:创业热。一位天使投资人形容说:眼下的创业公司就像物种大爆发一样。投资者们脱离了几年前的单一和谨慎,几乎要抢才能拿到好项目。随着竞争变得激烈,一些年轻的天使机构脱颖而出,它们比传统VC更具创新性,像创业者一样自我更新和完善。

  尽管他们尚无法给创业者们提供美国同行YC一样水准的服务,但投资的繁荣和各种产业辅助条件的完善,无疑让更多的创新涌现出来。回顾硅谷的崛起,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创业热。

  人们喜欢炒作创业者越来越年轻化的说法。其实埃弗雷特·罗杰斯很多年前就提到,“由于硅谷热的扩散,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创业家的素质并不等于某一特殊领域或职业方面的专长。任何人—甚至一个11岁的小孩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创业家。”创业门槛如今已经降得很低,资本也相对容易获得,只要能够看到机会并勇于尝试,四十几岁的大叔也同样能获得机会。

  任何来到中国的人都会感叹这一快节奏。实际上,这个社会在文明的很多方面距离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作为一个刚开始释放潜力的大市场吸引了许多前来寻找机会的人。炫公司记者张云亭就带来了这样一篇故事,讲述一个外国人如何在北京做手工啤酒生意。本期的公司人栏目里还有一位纽约人,他甘愿放弃创业机会来到中国闯荡,这与多年前跟随外企进驻中国的外籍高管们有很大不同,至少,他们不逼你说英文,而是跟你说中文。

  罗伯特·席勒说:未来社会是发展导向型的信息社会,年轻人的理念和才能正是这个社会发展所需的原材料,如果没有一种制度为他们提供更有利的保障,他们就无法将智力财富转化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的大市场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在有些情况下当然也会产生一些浮躁,比如一些投资者抱怨说现在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获得项目,而一些创业者也表现出机会主义者的特质。

  别忘了当年沃茨和乔布斯创办苹果时,只是因为他们想买一台微型计算机而没有钱。为何而创业不重要,关键还是在于创业者的素质,而这种素质是可以经由导师天使投资人而习得的。

  另外,可能需要提醒,创新是一码事,因创新而发财则完全是另一码事。就像罗杰斯提到的失败也不少见:一块集成电路板变成了一只金牛,最后又变成了一条狗。创业只是你迈出的第一步。

文章关键词: 财经经济公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哈尔滨越狱犯现身小卖部带走月饼棉袄
  • 体育欧预赛穆勒两球德国2-1 美网小威三连冠
  • 娱乐努尔哈赤后人批还珠甄嬛:歪曲清朝历史
  • 财经车企虚假降价敷衍发改委 奔驰官微爆粗口
  • 科技中概股电商:蓝海中的假货之殇
  • 博客城管围殴摆摊学生事件该如何处理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北京蚁族调查:多来自农村是高学历贫困
  • 余丰慧:地方政府放松限贷是自拉自唱
  • 冉学东:新预算法助力货币政策转型
  • 钮文新:A股第二次战略性牛市开始
  • 天天说钱:“打激素的牛市”如何收场
  • 余丰慧:银行被房东是自食其果?
  • 朱大鸣:楼市崩盘论有夸大危机嫌疑
  • 钮文新:从欧元宽松看政府强拉A股
  • 水皮:5000点是谁的中国梦?
  • 冉学东:A股反弹很难超越2400点
  • 苏培科:逢新必炒说明A股病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