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的“后援”

2014年08月21日 18:54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进入成长困境的永辉超市找到了一位战略投资者,它能帮助永辉实现其扩张野心吗?

  文|CBN记者 叶雨晨

  野心勃勃的扩张计划遭遇资金短缺的窘迫现实,或许是每一个从成长期跨入成熟期的公司都会面对的问题。对于上市不到4年的永辉超市来说,它的解决方法是:为自己找一个战略投资者。

  8月11日,业务遍及亚洲的零售集团牛奶国际斥资56.92亿元,入股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19.99%。根据彭博社的数据,这同时是牛奶国际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成功后,牛奶国际将成为永辉超市控股人张轩松、张轩宁两兄弟之外最大的持股人。

  如今已是中国第五大超市集团的永辉超市,在资本运作方面其实较为频繁。这也不是永辉超市第一次引入海外资本。7年前,它就曾引入汇丰银行旗下民生超市的投资,不久前民生超市退出,7年间赚取收益高达7倍。而现在,牛奶国际适时地补上了这个“空缺”。

  总部位于香港的牛奶国际目前经营着超过5800家店铺,囊括超市、大卖场、便利店、家居用品店等各种业态,旗下运营的不乏7-Eleven、万宁、宜家这样的品牌。2013年,它的年销售额超过120亿美元。这些资源背景对于进入成长困境的永辉超市来说尤为重要。

  截至去年年底,永辉超市已开业门店数量为288家,已签约未开业门店数为140家。未来3年的开店计划则达到平均每年新增60家门店的频率。

  若以每家门店需要3000万元的前期投入计算,永辉超市每年在门店拓展方面需要动用的流动资金就达18亿元。虽然近年来它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营业收入由2010年度的123.17亿元增长到2013年度的305.43亿元,但去年年报显示,其库存资金总额仅为18.9亿元,资产负债率更高达54.4%。此次引入战略投资,首先能缓解永辉超市的资金短缺问题。

  根据8月11日永辉超市披露的定增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到的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支持公司在新开门店、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信息化升级、电商业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及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永辉超市可以利用牛奶国际旗下的众多公司和渠道,比如其全资子公司牛奶公司的资源进口国外商品,实行全球采购,以降低成本。

  在品类经营上,永辉超市最有竞争力的是生鲜食品,但这个优势正在迅速被其他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而非生鲜食品品类则是永辉最头疼的一部分业务。借助牛奶国际,永辉超市一定程度上可以补足这块短板。

  另一方面,牛奶国际管理上的经验也可借鉴。“此前,永辉超市一直是粗放化管理,在库存管理和员工管理上都存在缺陷,牛奶国际在全球采购、食品加工与安全、自有品牌开发、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有着不错的领先优势。在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之后,永辉超市可以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一位消费行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其实,针对卖场形态逐渐衰落的现象,永辉超市也在进行新的尝试。永辉超市副总裁翁海辉曾表示,其超市将呈现多种形态,包括社区超市、大卖场、精品超市等,面积也会从两三千平方米的到上万平方米不等。它甚至已在总部所在地福州推出了微店,布局O2O。

  而所有这些未来蓝图的实现,或许都需要牛奶国际这样的战略投资者的帮助。在获得投资后,从2013年11月就开始入股中百集团的永辉超市表示,未来还计划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区域市场的市场份额,增加盈利规模。

  联系编辑:nini@yicai.com

  >> 永辉超市正在进行包括社区超市、大卖场、精品超市等多种形态的尝试。

文章关键词: 财经经济公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红会回应违规出租救灾库房:月底前腾空
  • 体育美国男篮热身大胜 火箭愿给血布千万起薪
  • 娱乐台媒曝房祖名供出大麻来源:台F姓男星
  • 财经15万亿土地审计启动 剑指土地寻租
  • 科技西客 | 王小川:选择恐惧症者的坚持
  • 博客一毛不拔:宁财神到底和我聊了什么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子5次报考公务员 其父称不缺钱但缺官
  • 齐俊杰:北京地王出没请注意!
  • 张明:不缺流动性 钱去哪儿了?
  • 春根之言:不动产登记将推高物价
  • 水皮:阿里幸亏没请成龙代言
  • 吴国平:新牛市最大风险是你不在其中
  • 慕容散:资本下乡不要单单指望阿里
  • 徽湖:北京推出地王背后的真实意图
  • 徐文明:如何避免牛市综合症
  • 叶檀:当前经济数据逻辑不统一
  • 中汽协董扬: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