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也要傻瓜化

2014年08月21日 18:51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用最短的时间让普通消费者能够操作,这是亿航无人机的最大特点。

  文|CBN记者 郑浩榕

  图|李英武

  从包裹投递到航拍,甚至震后勘察和治理雾霾,无人机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除了继续在硬件展会上露面,现在,连亚马逊[微博]、Google、Facebook这些技术巨头也频频和它关联起来。即便如此,对于平常人来说,它仍然是一个小众且神秘的玩意。

  广州一家叫做亿航的技术公司希望将它的门槛降低,使更多普通消费者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够实现对无人机的操控。

  25岁的熊逸放2011年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选择到杜克大学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之后,熊逸放和朋友在新加坡创立了一家公司,主要模式是建立一个全球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库,提供最新产品的信息和价格。

  这个新的方向符合了市场的需要,也让他得以对接到很多中国的硬件创业者,后者在这一波新的风潮中获得了跟硅谷同步的机会。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创业机会,”频繁的接触让熊逸放再次心动,“网站没意思,不能创造出太大的价值。”没有硬件背景的熊逸放对自己在这里头可以做什么有清晰的定位。“和互联网创业者不同,大多数国内的硬件创业者相对来说更接地气,但他们不知道怎么去推广,在营销思维、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这些方面相对空白一些,”他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而我的经历和能力可以在这方面给他们帮助。”

  在物色了不少团队之后,熊逸放最终决定加入在广州从事无人机开发的亿航。这家公司的董事长胡华智为此已经单独开发了两年时间,他是一个骨灰级的航模爱好者。无人机最近几年在商用领域的兴起,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胡华智有了做一款傻瓜式无人机的念头。

  即便在国外,无人机长期以来也是一个小众的市场,而且由于GPS系统、陀螺仪、加速器等元器件的价格,要造出一台机器花费昂贵。除了个人凭爱好鼓捣组装,很少有面向消费市场的产品。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传感器的成本下降和新的操作成为可能—以往的无人机通常都需要自己制造一个遥控手柄。

  这也是胡华智最早需要解决的问题,研发出一个可以在手机上运行的飞行控制系统。

  熊逸放今年年初遇到胡华智之前,后者几乎自己一个人在写程序。在硬件端,一个外形和部件模具都打磨好的样机刚刚完成。“可以飞,只是系统的稳定性不够好”,熊逸放说,“但那是我第一次使用,作为一个外行来玩,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胡华智对它的设计,是希望能够抛弃过去复杂的手持操控,让这个过程变得更简单和精准化。就像他们后来对这款命名为Ghost的飞行器的3步操作描述:首先把飞机送上天,在手机中指明飞机的巡航路线,之后等待飞机返航。不同于手柄的人为操控,Ghost要做到更自动就得依赖于智能算法,包括对起风下雨的感知和降落时的触地停止飞行,甚至没电了能够自动返航。

  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中间就是一直摔,飞行器不知道摔了多少台,然后不断地Debug,”熊逸放说起他了解的开发过程,“经常是飞行器飞跑了,然后开车去追,或者说开车去找。”到了3月底,熊逸放和另外一名伙伴杨镇全以联合创始人的名义加入了这家公司,胡华智继续统领技术开发,杨镇全从事销售,而熊逸放则负责起市场、营销、海外拓展以及日常运营的工作。

  熊逸放在加入后开始组织招人,公司也从最初的五六个人,逐渐拓展到了40个人。其中技术人员大概占到了15个,亿航吸纳了很多来自清华大学的人员,他们很多在学生时期就有无人机开发经验;而市场方面则从广州本地的互联网公司招募;在生产端,一家在东莞的老牌工厂愿意为他们提供生产。

  在这之后技术上就是不断地调整软件。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全球许多无人机个人爱好者在网上自发形成了开源社区,并且将各自的代码贡献出来。但这种开源代码对真正成熟的产品只在早期有帮助,当目标是消费级产品的时候,创业团队最重要的任务就变成了保持产品稳定性。“许多时候开源代码会有很多隐藏的bug,我们对这个的容忍度是很低的,不像业余爱好者,”熊逸放说,“所以我们发觉在它们上面修修补补,不如自己重写一遍来得有效。”

  无人机目前最广泛的一个使用是户外运动者的航拍,这就需要在上面加装一个稳定摄像头的云台,亿航团队同样需要为此编写操控算法。在这个领域他们最大的对手是位于深圳的大疆,后者需要一个遥控器做辅助,手机的作用更多是作为录像直播屏幕,主要针对专业的航拍人群。

  亿航在操控上设定成点对点的模式,即通过2D和3D地图,直接点击设定目的地,之后算法自动规划出合适的路线。同样的也可以按照航拍需要设定路线,亿航希望绕开大疆让普通人一键完成航拍。

  为了扩大飞行范围,亿航最后选择了蓝牙+转换基站的方式,当你打开手机蓝牙,就能迅速和这个基站连接上,再通过这个基站来发射无线电以操控飞行器,这样可以使控制距离最远达到1000米。

  Ghost第一次曝光是在今年5月22日,当天他们在点名时间上线,熊逸放花了一个月准备这个事情,第一批的200个产品全部卖完,并最终筹得37万元。在价格策略上,Ghost把基础版设定在3000元左右,相比市场上竞争对手的定价便宜一些。他们把早期的用户定位在旅游爱好者上,同时也想覆盖那些对新奇酷炫的消费电子产品有兴趣的爱好者。

  “其实我自己就是我们典型的目标用户,我会买Google Glass、Oculus Rift这些东西,但我一直不敢买无人机,因为挺贵的,最便宜的也要八九千元,如果很容易就坠机了怎么办?”熊逸放说,“我们把价格降低到大家可以接受的区间。”

  在这之后对他们来说也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是达成了与高德地图的深度合作。先是在今年6月高德举办的黑客马拉松比赛上,高德提供了SDK接口给开发者,希望他们能利用已有的地图资源来定制应用。

  而Ghost最早采用的Google地图在国内日趋不稳定,也让亿航团队反复测试高德地图。由于打开Ghost的App的操控界面主要依赖的就是地图,所以地图好用与否对亿航来说尤为重要。接下来亿航也在筹备自己的开发者社区,同样希望他们能为Ghost来开发各种各样的功能,现在还处于半内测阶段。

  对于这个市场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对手,亿航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算法和服务,“飞行器再安全,但它的特性导致撞到东西甚至飞炸了也很正常,很多时候并非厂家的问题,这时候就得拼服务。”熊逸放说。

  亿航现在已经获得了天使投资,但还不愿意公布具体情况。他们第二批的1000个产品也将发货。

  与目前市场上的硬件创业者相比,熊逸放觉得亿航算得上是幸运,一个是工厂的资源使得整个供应链把控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从去年到今年无论是公共事件,包括最近的云南地震,还是巨头公司的收购传闻,都在帮助无人机厂商教育市场。与智能手环不同,“它太偏门,而且不是一个像手环软件一样简简单单就能做出来的App。”

  联系编辑:gaoyulei@yicai.com

  >> 熊逸放希望亿航的无人机操作能够更智能和简单。

文章关键词: 财经经济公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红会回应违规出租救灾库房:月底前腾空
  • 体育美国男篮热身大胜 火箭愿给血布千万起薪
  • 娱乐台媒曝房祖名供出大麻来源:台F姓男星
  • 财经15万亿土地审计启动 剑指土地寻租
  • 科技西客 | 王小川:选择恐惧症者的坚持
  • 博客一毛不拔:宁财神到底和我聊了什么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子5次报考公务员 其父称不缺钱但缺官
  • 齐俊杰:北京地王出没请注意!
  • 张明:不缺流动性 钱去哪儿了?
  • 春根之言:不动产登记将推高物价
  • 水皮:阿里幸亏没请成龙代言
  • 吴国平:新牛市最大风险是你不在其中
  • 慕容散:资本下乡不要单单指望阿里
  • 徽湖:北京推出地王背后的真实意图
  • 徐文明:如何避免牛市综合症
  • 叶檀:当前经济数据逻辑不统一
  • 中汽协董扬: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