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火焰点爆华录百纳

2014年08月21日 18:39  《英才》  收藏本文     

  一个拥有强势媒体和优质广告资源,一个具有央企大股东背景不会单纯追求短期利益,两家合伙,会迸发怎样的火花

  文本刊记者 昝立永 出自《英才》杂志2014年8月刊

  你也许看过《双面胶》、《黎明之前》、《永不磨灭的番号》、《咱们结婚吧》以及东方卫视热播的综艺节目《笑傲江湖》,但你恐怕对华录百纳(300291.SZ)的名字并不熟悉。

  这些耳熟能详的热播剧,背后运营的影视剧公司正是华录百纳,随着这些作品的推出,公司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

  “精品不缺买家。”华录百纳副总经理兼董秘陈永倬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电视剧的成功运作需要经历三个环节,即研发、制作及发行。这当中发行环节并不是最困难的,再好的媒体关系在选片时也需要电视剧的内容做支撑。”

  “大片、好片与演员是否大牌不一定成正比。”就演员片酬飙升现象,华录百纳总经理刘德宏对《英才》记者表示,“这是行业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一方面大量热钱进入,急切的投资需求形成明星效应,为这种现象提供了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电视台购片模式简单化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在选片过程中只有形式上的流程,不够深入,过分注重大牌演员。”

  华录百纳的热播剧中,很少用大牌明星,但是很多演员在出演过华录百纳的电视剧后就成为了大牌,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在人员配置和对内容把控的到位。

  随着新媒体、移动互联的崛起,传统电视媒体遭到一定冲击。“新媒体来袭,从媒体形态上讲可能会有冲击,但是就目前来说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依然是最大的。以华录百纳的电视剧为例,只要是在电视台热播,在网络上就一定能够收获高点击率。可见,网络还是跟风电视。”刘德宏表示,“未来依旧看好电视台传播主体,信誉稳定,而网络在内容的需求上仍然无法脱离传统媒体。”

  依据刘德宏介绍,综艺栏目将成为与电视剧并重的业务板块,而公司在综艺节目运作上缺乏经验。今年4月3日,公司斥资25亿元收购蓝色火焰100%的股权。

  蓝色火焰成立于1996年,先后运作了《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非诚勿扰》等热门栏目的内容营销,制作并成功运营大型音乐竞技节目《最美和声》等,这些成功的经验和优质资源都是华录百纳所缺乏的。

  “选择蓝火,是看中其在电视栏目制作上的优势,蓝色火焰具有十几年的历史,这足见其稳定性和长远性。而蓝色火焰之所以会选择华录百纳,一方面由于华录百纳央企大股东背景,不同于其他民营企业,华录百纳不会单纯追求短期利益,而是更加注重长远的发展,拥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刘德宏对此番收购信心满满。

  “另一方面,华录百纳和蓝色火焰的团队,在业务发展方向以及内容为王的文化理念追求上高度一致。”陈永倬补充说。

  刘德宏同时指出:“公司的并购是一种产业互补式并购,协同效应显著。未来管理模式上,公司采用合伙人体制。双方都是各领域的强者,在同一平台上,两个实力超强的成熟团队互补合作,携手向前。”

  两种节目形式虽然在内容上不同,但是其受众市场一样。公司充分借鉴电视受众标准,来做综艺栏目。继续发挥内容为王的理念,充分借鉴传统电视媒体的信誉优势做大做强。

  “综艺栏目的持续性、稳定性比电影、电视剧要好,比如《笑傲江湖》,《最美和声》,一般都要连续做几集,相对好复制。除此之外,从弹性上来讲,电视栏目比电影的爆发性要好。中国现在好几个现象级综艺栏目的营收都接近20亿,比《泰囧》等电影的爆发力还要好。更重要的是,综艺栏目更容易发展衍生产业,从而成为一个品牌运营商。”陈永倬这样对《英才》记者说。

文章关键词: 财经经济公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红会回应违规出租救灾库房:月底前腾空
  • 体育美国男篮热身大胜 火箭愿给血布千万起薪
  • 娱乐台媒曝房祖名供出大麻来源:台F姓男星
  • 财经15万亿土地审计启动 剑指土地寻租
  • 科技西客 | 王小川:选择恐惧症者的坚持
  • 博客一毛不拔:宁财神到底和我聊了什么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子5次报考公务员 其父称不缺钱但缺官
  • 齐俊杰:北京地王出没请注意!
  • 张明:不缺流动性 钱去哪儿了?
  • 春根之言:不动产登记将推高物价
  • 水皮:阿里幸亏没请成龙代言
  • 吴国平:新牛市最大风险是你不在其中
  • 慕容散:资本下乡不要单单指望阿里
  • 徽湖:北京推出地王背后的真实意图
  • 徐文明:如何避免牛市综合症
  • 叶檀:当前经济数据逻辑不统一
  • 中汽协董扬: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