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银匠的新手艺

2014年05月29日 14:31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昆庭成功把银器从老古董变成了时髦的生活方式,现在它们还打算将银制餐具卖给中国人。

  文|CBN记者 李会娜

  法国银器奢侈品牌昆庭(Christofle)想让自己的刀叉和筷子一样摆上中国家庭的餐桌。

  实现这项宏大计划的第一步是在上海恒隆广场开设它们在中国的第一家旗舰店。这间店铺看起来和位于同一楼层的其他奢侈品门店没什么区别,只不过从门口一眼就能望见一面闪闪发光的“银墙”——墙面上挂满了大小不一的银质托盘。一张长4.4米、宽0.8米的西餐长桌占去了这间60平方米店铺的大部分空间,20多套刀叉等餐具整齐码放,像是在等待贵宾入席。

  “我想在店内营造出家的氛围,让顾客走进来有种亲密无间的感觉。餐桌就是在发出一种邀请。”昆庭全球创意总监Stéphane Parmentier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这间旗舰店内的每一个细节都出自他的手笔。Parmentier曾经是Lanvin的设计师,同卡尔·拉格菲(Karl Lagerfeld)共事多年。之后他转行室内空间和建筑设计,2012年加入昆庭是他人生中的又一次跨界。

  对于昆庭全球首席执行官Thierry Oriez来说,像Parmentier这样拥有跨界背景的年轻设计师正是他希望招募的人才。

  2007年Oriez刚上任时,昆庭急需重新找到创新动力。“我并不想让人们觉得这个品牌是‘博物馆’气质的,传统是我们的资产,但我们面向未来。”昆庭全球首席执行官Thierry Oriez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同很多法国奢侈品大牌一样,昆庭的历史能追溯到19世纪初巴黎某间毫不起眼的家庭作坊。1842年,昆庭的创始人、珠宝匠Charles Christofle购买了电镀金银的专利技术。事实上这一技术最早由西门子公司的创始人维尔纳·西门子(Werner von Siemens)发明,随后被成功推销到了英国。

  Christofle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一种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合金,并用这种新型合金制作餐具。这项当时的技术革新率先在欧洲的皇公贵族间引发轰动。从法国国王路易·菲力普(King Louis-Philippe)到拿破仑三世都是昆庭的大客户。

  之后,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昆庭进入了世界各地的奢华酒店、邮轮、高档餐厅甚至是法国航空的头等舱。它还与越来越多的名流富豪联系在一起,成为奢华生[微博]活方式的象征。

  以上这些辉煌都会出现在昆庭的宣传资料上。但除了这笔丰厚的历史遗产,Oriez发现昆庭的产品设计过于传统和守旧,成为开拓新市场、获取新顾客,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的巨大阻力。

  为了让银器和摩登的现代生活发生关联,Oriez大胆引入了一批时尚、建筑等领域的设计师来重新设计餐具和家居用品,希望通过跨界合作颠覆品牌形象。

  4个月后,荷兰先锋派设计师Richard Hutten为其设计的“Christofle History”系列在米兰家具展一鸣惊人。你很难想象精致的银器也能变得如此有个性。比如一只名叫“Pic-fleurs”的花瓶,其外表如同一只巨大的陨石似的球;另外一个烛台则是将咖啡壶、茶壶等元素进行了叠加。

  在昆庭的官方网站上,你还可以看到一长串合作设计师名单。Parmentier和昆庭的第一次合作是在2011年。当时Parmentier设计的NEST系列中那只古怪的碗到现在仍然是昆庭最畅销的单品之一。它彻底突破了传统范式——长方形手柄作为碗的支架,让它看起来更像一个巨大的汤匙。

  方和圆这样的矛盾综合体是Parmentier偏爱的设计风格。“现代对我来说,不必跟具体的物品相关,它更关乎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只要用现代的眼光,即便是古老的烛台也能变得现代起来。”Parmentier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你可以在上海的旗舰店里看到全套“NEST系列”的经典之作。事实上为了迎合中国顾客的审美偏好,Parmentier在旗舰店的设计中融入了更多温暖的木质元素去调和闪着金属光芒的器皿。

  到现在为止,昆庭依然不是一个被大多数中国人知道的品牌,尽管早在1996年这个品牌就进入了中国市场。过去它们在中国的业务更多局限在B2B领域,为高端酒店和高级西餐厅提供餐具。

  直到2010年,昆庭才在上海的东方商厦开出了第一家专卖店。但显然它们的选址和宣传都出现了问题,这间店铺之后搬到了更有活力的久光百货。算上新开业的旗舰店,昆庭目前在中国只有2家独立门店,在北京、长春和沈阳有3个专柜。

  “我觉得是时候在B2C业务上更积极一点,零售是消费者接触产品最好的方式,”Oriez说,“所以开一家概念旗舰店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也表达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他所说的信心更多来自于对中国市场动向的敏锐嗅觉。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级西餐厅在上海开业,不少人也迷上了烘焙,人们对美食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朋友圈里那些摆盘精致的美食照片足以说明一切。

  甜点师陈薇就在刚刚开业的昆庭旗舰店里买下了一把Baby系列的汤匙,刻上名字作为送给朋友宝宝的礼物。在法国,刻上宝宝名字的银汤匙是最传统的对新生儿表示庆贺和祝福的礼物,实用又不失纪念意义。

  “我们完全了解筷子永远不可能从中国人的餐桌上撤下,但这不妨碍有一小群中国顾客愿意时不时购买一些西式餐具。考虑到中国的市场体量,这一小群人的购买力也足以让我们在这里取得成功。”昆庭亚太区董事经理Olivier Arzel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事实上昆庭也卖筷子,还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国顾客的使用习惯而设计的餐具。不过,昆庭在中国的零售业务中卖得最好的反而是烛台和装饰灯。“在我们销量前十名的产品当中,目前只有一款餐具。”Arzel说。

  在中国市场的零售渠道,餐具的销量只占20%,装饰类则能达到29%。而在欧美的零售渠道,昆庭的餐具占据了全部销量的一半,装饰类仅占14%。因此尽管昆庭在全球门店里的产品线通常都保持一致,但它们仍然在中国做了些许调整,增加了不少装饰性的产品。

  “坦白说,在中国,我们的策略会比较灵活。我们想要做成一个全球性的生活方式品牌,而不仅仅是来自法国的一个奢侈餐具品牌。”Oriez说。

  根据昆庭提供的数据,它们全球的客户中目前只有12%至15%为中国人,而即便在中国,零售客户仅贡献了6%的收入。总体来看,昆庭在整个中国市场零售渠道的销售额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Parmentier这次的上海之行有一个新发现——盛行于欧美的早午餐也正在中国都市年轻人中流行。让他兴奋的是他正好带来了由法国建筑大师让-玛利·马索(Jean-Marie Massaud)设计的最新早午餐系列“银色时光”。19件餐具包括面包篮和过滤茶壶,碗和盘子都采用了易于叠放收纳的设计,风格轻松惬意,区别于传统银器的庄重。

  为了有更多的创新,早午餐系列当中的一些产品采用了多种材料的混合,比如银混搭了亚麻纤维或者硼硅玻璃。

  昆庭已经不满足于过去那个老气的银匠形象了。毕竟时至今日有多少人会把餐桌弄得银光闪闪呢?

  现在它们已经把产品扩展到了起居室以外的办公用品,这多少让人感到意外。2014年2月,昆庭和专门生产便携式无线存储设备的公司LaCie合作推出了一款USB外接硬盘。这个拥有1TB的存储空间、看起来更像一个金属球的U盘在巴黎一上市就受到追捧,尽管它的售价高达490美元(约合人民币2971元)。它当然也被第一时间摆放在了上海旗舰店的货架上。

  “真正的奢侈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否则就是形式主义。我想要人们在自己家中拥有真正喜欢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华丽的展厅。”Parmentier说。

  昆庭自己也承认,要在中国做到这一点,它们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联系编辑:wangqing@yicai.com

  >> 昆庭希望通过这间位于上海恒隆广场的旗舰店拉近同中国消费者的距离。

  01“银色时光”早午餐系列由法国建筑大师让-玛利·马索设计,风格轻松简约,区别于传统银器的庄重感。

  02 NEST系列碗是昆庭长年的畅销单品。

  03 为了拓展市场,昆庭已经把产品线从厨房、起居室拓展到了办公桌,目前它们已经推出了USB外接硬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广东整治裸官 东莞127人被调岗
  • 体育詹姆斯受困仅7分 乔治37分步行者2-3热火
  • 娱乐评书家田连元车祸骨折 儿子不幸身亡
  • 财经能源反腐或还有大动作:几名领导早被盯上
  • 科技改变客厅:聚焦智能电视创业者
  • 博客轰动世界的山寨版狮身人面像(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盘点那些年我们遇到的男神教授(组图)
  • 王红英:宽松预期导致国债期货走高
  • 徐斌:改革大手术少不了货币麻药
  • 天天说钱:东北三省为何突然失速?
  • 陶冬:中国经济触底回升
  • 徐小明:退市制度对市场影响
  • 李锦:30家中国版谈马锡将会出炉
  • 郎咸平:关键十年 政府应该做什么?
  • 易宪容:国内楼市周期性调整不会中断
  • 融冰:银行股持有者须直面市场的冷淡
  • 钮文新:别再担心“钱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