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没来得及的涅槃

2014年05月29日 14:30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在利用一些灰色内容获得快速增长和大量用户之后,快播的转型速度太慢了,而这时它又遇上了“净网”。

  文|CBN记者 郑浩榕 李潮文

  过去一个多月里的遭遇,使得快播很可能成为中国近3年来命运最为悲惨的互联网公司。这家2007年年底创立并以技术起家的公司,现在陷入了一个危急存亡的困境。

  5月20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侵犯知识产权的名义,向快播公司开出了一张2.6亿元的罚单。尽管这还只是一纸《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并非最终判定——如果快播在规定时间里能找到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罚款数额仍有可能降低——但这仍然是个少有的惊人数字,在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上前无古人。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这意味着必须宣告破产。

  而这只是快播厄运的一部分。仅仅在一星期前的5月13日,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已经公布了拟对快播公司处以吊销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一旦落实,快播原有的很大一部分业务都将无法运作。

  现在,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快播公司总部,员工还在照常上班。一名前快播员工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快播旗下的游戏业务快玩游戏事业部还能“正常运作”,但视频业务已经停滞。

  快播公司的创始人兼CEO王欣在事发之后已经离开中国内地,并且也没再公开露过面。而公司总监级别的员工则被带走接受调查,这种状况也导致,当2.6亿元的处罚告知送达快播公司的时候,竟然被以“没有负责人在”为由拒绝签收。

  这一切都来自于4月13日正式启动的一场由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起的将会持续半年的净网行动。

  门户之首的新浪网旗下的新浪读书和新浪视频因涉嫌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而被吊销了《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和《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读书频道的编辑被警方从新浪的办公室带走,总编辑陈彤也出现在《新闻联播》里进行公开道歉,让人意识到这场运动的力度不同以往。就连许多游戏公司也接到了游戏人物不能暴露敏感部位的通知。

  快播同样对此有所察觉。就在4月16日,快播的官方微博连续发布了一份《公告》和一份《致快播用户书》,声明已启动从技术驱动向原创正版内容的全面转型,用户“搜索电影、点开网站、快速播放”的使用“都将过去”。快播在这份名为《我们涅槃在即》的告示中写道,“虽然我们曾自认为是技术的创新者和颠覆者,但低俗内容和版权问题一直是我们背负的原罪。”这也让他们认为原有的发展模式“不是避风港而是乌托邦”。

  快播当时谋划的具体措施包括了购买影视类域名,同时把“云帆搜索”和“快播娱乐风向标”的涉盗版内容全部技术屏蔽。它还准备在未来一年投资不低于1亿元购买版权、不低于3000万支持国内微剧创新。但真正的告别则是:关闭Qvod服务器,停止关于快播技术的视频点播和下载。

  不过,这些计划还没来得及开展,快播就成为了净网行动锁定的重大目标。仅仅在宣告转型的6天之后的4月22日,大批警察出现在了深圳南山区中科研发园3号楼的快播办公室,并以涉嫌传播淫秽信息的理由对公司员工进行了询问和盘查。这种行动对与公安部门来说实属正常,但是对属于技术行业的互联网公司而言却是非常少见的。

  政策驱使的整肃行动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确实有些突然,但从另一方面说,快播的转型计划也来得太晚。

  快播在过去5年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本身在技术上的改进,但也得益于在线视频行业的迅猛势头,以及后者发展初期的灰色空间。

  2007年年底成立的快播已经是王欣的第二次创业,这位一直以产品经理自居的技术男,早在2002年就仿造国外的音乐交换软件Napster做了一款同类产品“点石”,从而以P2P(Peer to Peer)的形式实现音乐和视频的交换,但在2005年由于经营不善而关闭。

  之后,王欣在盛大公司参与了盛大盒子的开发,但没有成功。最终,他决定回到深圳并瞄向了视频市场,而它的基础仍旧是与“点石”类似的P2P 技术。

  到2007年,P2P早已在中国普及开来,简单说这是一种将下载终端同时作为上传主机,之前是网站和用户之间的资源交换,现在则变成了用户和用户之间,从而节省视频提供商带宽、加快传输速度的技术。迅雷[微博]和电驴等下载工具都基于此,不过那时王欣看到单机播放软件和下载软件的时代即将过去,但靠内容运营的同行又有不下百家的视频网站,最后他决定将P2P点播技术作为切入点。

  快播在视频领域的创业方向是不做内容,而是开发一个利用P2P技术架设视频网站系统的解决方案,免费开放给那些手里有内容的视频网站,为其提供技术支持。

  传统的流媒体技术,需要随着用户的增长不断扩充带宽等设备资源,用户越多播放越慢,但P2P技术却是用户越多播放越稳定。这符合了许多个人站长的需求,他们希望搭建一个自己的视频网站,而快播能将服务器和宽带成本降到足够低,同时便于管理,自然受到了追捧。

  快播的前任CEO朱达欣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跟土豆、优酷等视频门户相对比,做视频网站的个人站长属于“视频长尾”。

  而快播也借这些“长尾”推广了自己的客户端——它的系统必须绑定快播播放器才能运作,并在下载安装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启动了视频搜索业务,通过片源搜索来给视频网站导入流量,进而又通过这些中小网站的推广来增加播放器的安装量。

  而这种安装量带来最直接的收入模式就是开启时的弹窗广告。

  到了2011年年底,每天使用快播技术的中小网站接近2万家,快播播放器周活跃用户达到1.8亿。这种用户量又让快播在2010年成立了网页游戏平台“快玩”,代理联运游戏然后从游戏开发商那里获得分成。到今年4月,它的注册用户已有1.5亿。尽管快播后来又加入了和互联网公司的软件捆绑推广业务,但在仅有的公开收入数据里,2012年快播获得了超过3亿元的收入,其中广告和游戏收入各占一半。

  快播在移动端发展也跟得很紧。在手机端上他们开发了一个基于LBS的雷达功能,当你点击每个用户,就能显示其最近的观影记录。王欣对这个功能很满意,“手机端产品不是把电脑上的搬到手机上,而是要发挥它移动的特性。”而到2013年,快播很早就推出了自己的电视棒产品,并被王欣提升至与视频、游戏并重的三大业务版块。

  可以说,快播的技术为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们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和自由。这些中小视频网站利用快播的技术获得了大量的点击广告变现,可是,也正因如此,为了获取更多点击量,他们也上传和链接了海量的盗版和色情内容,而快播也越来越被贴上了这些标签,成为“神器”。

  有些时候这也被自己人所默认,他们为移动产品开发“单手操作功能”时申请了专利,但这也被男性用户毫不避讳地称做“解放了一只手”——满足用户需求是对,但这种名声对一个公司的长远发展必然不是好事。

  王欣自己也知道。2012年8月他在一个公开场合说道,“目前困扰快播的仍然有三大难题:色情、病毒和隐私。”

  2013年年中,快播也进行过一轮内部裁员,上述快播前员工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当时规模“挺大的,业内都有感觉了,特别是Qvod的,而公司只是说会转型,具体也没怎么说”。这也引发了一定的人事变动,这位员工说到今年4月的事件发生前,Qvod业务的人也“走得七七八八了”。快播也有一个在去年已有30多人的安全团队,任务就是找哪些色情网站用了快播技术,然后阻止它们使用。

  但这种转变也受到了竞争对手影响,特别是2011年后百度推出的百度影音采用了跟快播几乎相同的模式和产品形态,并且利用其搜索上的影响力侵蚀快播市场,很多站长甚至需要在快播播放器和百度影音中做二选一的选择。王欣也承认有一段时间里对百度感到害怕。

  但这时候360加入了进来。快播有两个天使投资人,一个是腾讯联合创始人曾李青,另一个则是360公司的周鸿祎[微博]。后者也以其一贯的风格影响了这家公司,但这种影响可能很难为外人所看到,一些明显的合作则是2013年7月时360搜索成为了快播的默认搜索。而在快播被查之后也有微博传言称周鸿祎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不过之后被快播辟谣。

  一定程度上这些因素都让快播忽视了对大环境的把握。尽管在线视频行业从2005年发展至今,盗版问题在屡次打击下仍能以不同的形态活下来,但随着国内几大上市的视频网站在版权上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庞大——根据搜狐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的说法,这几家网站每年在版权内容采购上均花费超过1.5亿美元——这最终导致在去年11月,几乎是整个视频行业联合起来宣布起诉以百度为首的盗链、盗播正版影视内容的行为,而快播也被列入其中。

  这起官司最终以国家版权局认定百度和快播公司构成盗版事实告终,分别对二者予以25万元人民币的罚款。但在那之后,年底百度影音几乎已经搜不到盗版内容,并且关闭了P2P服务。这与快播的反应速度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另外一家饱受版权困扰的公司迅雷,也一直在寻求规避的方法,并在5月23日第二次提交了在美国上市的申请。

  从这个层面说,快播后来的遭遇也并不意外。

  一个事实就是,在中国创建互联网公司和产品,或许能利用盗版、色情以及隐私等灰色空间起步,但是如果不能够及时转型将面临很大风险,尤其是在所有政策法规的执行尺度无法预料的情况下。

  这时候张朝阳在去年年底讨伐百度的发布会上的话倒值得玩味,“4年前网上基本全是盗版,现在已经加入我们阵营的众多网站都开始买正版内容,只做正版内容。”

  在中国互联网史上,快播绝非什么特例。从早年的“番茄花园”到BT网站再到VeryCD,从最初的蛮荒脱颖而出后,这些聪明的创业者们,需要更快和更决绝地找到更光明的商业模式,否则面临的很可能就是被无形的力量所碾杀。

  而王欣第一次创业时所模仿的Napster,虽然在唱片公司的联合诉讼下早已关闭,但是两位著名的创始人肖恩·范宁和肖恩·帕克依然是硅谷创业圈子的活跃分子,后者还成为了Facebook的首任CEO。

  对于需要缴纳巨额罚款的快播和不知所踪的王欣来说,他们在中国还会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吗?

  联系编辑:gaoyulei@yicai.com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广东整治裸官 东莞127人被调岗
  • 体育詹姆斯受困仅7分 乔治37分步行者2-3热火
  • 娱乐评书家田连元车祸骨折 儿子不幸身亡
  • 财经能源反腐或还有大动作:几名领导早被盯上
  • 科技改变客厅:聚焦智能电视创业者
  • 博客轰动世界的山寨版狮身人面像(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盘点那些年我们遇到的男神教授(组图)
  • 王红英:宽松预期导致国债期货走高
  • 徐斌:改革大手术少不了货币麻药
  • 天天说钱:东北三省为何突然失速?
  • 陶冬:中国经济触底回升
  • 徐小明:退市制度对市场影响
  • 李锦:30家中国版谈马锡将会出炉
  • 郎咸平:关键十年 政府应该做什么?
  • 易宪容:国内楼市周期性调整不会中断
  • 融冰:银行股持有者须直面市场的冷淡
  • 钮文新:别再担心“钱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