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的24个月

2014年05月29日 14:29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24个月是手机业外行罗永浩从进入这个行业到发布一款手机的时间,他做了什么?

  文|CBN记者 袁帅

  罗永浩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5月20日这一天,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主会场,当他发布了锤子科技成立24个月以后的第一款手机产品Smartisan T1的时候,全场响起了欢呼和掌声,当然,也少不了一如既往的争议和嘲笑。

  在罗永浩看来,这一天本来可以更早地到来。

  “我们曾经做过最悲观的打算,要是一直解决不了技术部门的负责人,我们就做贴牌机,就是深圳OEM厂商产的那些贴牌机。”罗永浩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我们走到今天用了两年,软件成熟度在发货以前才勉强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这完全是因为前期走错了路而付出的成本。但是这没有办法,因为你在这个行业里没有任何资源。”

  24个月以前,当没有任何行业资源的罗永浩宣布成立锤子科技闯入手机行业的时候,很多人都对此报以怀疑和不屑。对于这样的声音,罗永浩早已习以为常,他在微博上表示:“我四十来岁了,皮糙肉厚,自信爆棚,即便按傻×们的标准,我也快‘成功’了,所以还很淡定。”

  2011年年底,罗永浩便开始筹划自己的下一个创业项目。在那之前,他的身份是“老罗英语培训”创始人,但是罗永浩表示他由衷地不喜欢英语培训这个行业,之所以在2008年做英语培训,是因为这是唯一一个被他自己和朋友认为可以赚钱的项目。“我讨厌这个行业,但是企业亏损的时候你是有恐慌的,你顾不上,所以没日没夜地工作。两年多以后就开始赚钱了,营收从0到1400多万元,一旦赚钱就完全没有一丝一毫想做下去的热情了。”罗永浩解释为什么要放弃英语培训时说。

  这时的罗永浩希望找到一个能让他更有热情的项目。

  “我的朋友就告诉我,你看起来是能够影响大众的,应该做衣食住行这样的大众项目。”罗永浩说。于是什么样的项目算是“大众项目”成了那段时间里他和他的朋友们频繁讨论的话题。“我小时候想做过木匠,有一些工匠情结在心里的,打造一些有质感的东西出来是我比较沉迷的。我希望我能够做一个宜家或者苹果这样的企业。”罗永浩说,“但是我感觉不到做宜家有任何的优势,只是我想做。但是做苹果的话我有比较大的优势:一是乔布斯死了,这是很重要的,我不是盼他死,而是他凑巧已经死了,这触发我去想这个事儿。第二个是我的朋友羽良很鼓励我,他说这个圈子里就一个聪明人,他还死了,剩下的又很笨,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完全可以做。”

  罗永浩所理解的聪明人,指的是那些能理解设计和用户心理,并且能将其作为企业核心价值的创业者。在他的眼里,手机公司并不是完全以技术驱动的企业。当他研究苹果的成功时,罗永浩只是觉得技术是底子、是必需的,但是推动苹果往前走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它懂心理学、懂体验、懂产品的优美和用户的感受,这些东西是很难由科学家和理工男来完成。“这说白了就是人左右哪个大脑发达的问题,”罗永浩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右脑发达,可以领导一群理工男往前走的领头人。

  但是这个领头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判断错了形势。他曾经认为,如果雷军[微博]做小米能拿5000万元的启动资金,他就算差点,也能相当轻松地弄到钱。但是他在身边找了一圈后发现:在2011年,他以做手机的理由弄不到钱。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接近4个月以后,罗永浩曾一度决定放弃手机项目,转做另外一个商业网站,直到他的朋友,陌陌的创始人唐岩帮他解决了前期1000万人民币启动资金,罗永浩的手机项目才算没有夭折。

  2012年5月,锤子科技公司正式成立,更多麻烦也随之而来。招聘成了最大的问题之一。由于缺乏技术背景,罗永浩很难在前期找到靠谱的工程师来帮他实现脑海中的技术构想。罗永浩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在他要做手机的时候,虽然软件和硬件产品各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他心里全都大概有数,但是由于他没有技术背景,所以前期启动过程中,在技术方面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得到处去找人,也找错过人,然后这个过程中受了很多的罪。”罗永浩说。

  锤子手机第一版ROM的开发就是一个例子。由于当时的技术主管认为只需要6个人就可以开发实际上至少需要20到30人团队才能开发的ROM,而当罗永浩找来6个人开发出第一版ROM,并在2013年3月的时候在国家会议中心发布以后,招来一片骂声。“我们就用了6个人往前走,所以导致浪费了宝贵的将近半年的时间,这个代价是特别惨重的,怎么估量都不过分。”罗永浩事后回忆。

  对于罗永浩而言,ROM发布的前后是锤子科技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在发布会召开之前,甚至公司的大部分工程师都觉得他的方向完全是错的,进度也非常落后,后面所需的资金也全都没有到位。有一些工程师甚至隔三差五去问财务会计,公司账上还剩多少钱。“大家都很悲观,整个公司都是悲观的情绪,”罗永浩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我发布会当天也讲砸了,他们有一些人在小米那些公司有朋友,就被羞辱说:‘你好端端一个人,奈何从贼呢?’ ”

  好在由于锤子手机的ROM是基于安卓进行修改的系统,用罗永浩的话来讲,即使走错了也能回来的。“我们比较幸运的是找了两个比较不靠谱的工程师去写某一个App,一般是两三个月完成一个基本的雏形,但是这两三个月如果做错了,你再找两三个人再写两三个月还是能做出来。所以我们中间有过很艰难的试错过程,但这个过程不会让你的公司垮掉。但是如果是需要200个人同时协调的工作,而你的架构师和技术主管找错了,那这200个人的努力全部废掉以后,这个世界是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

  在失败的ROM发布会结束以后,罗永浩找来了钱晨担任锤子科技的CTO,钱晨曾经在摩托罗拉[微博]担任技术主管。在罗永浩看来,钱晨的加入是整个事业的转折点之一。如果没有说服钱晨加入,连罗永浩自己也不知道还能找到谁来负责技术事宜。“我就只能做一个 ODM 手机。整个品质、格调会比现在下降一大截,但我认为生存不是问题。我只要卖一个 ODM 机勉强活下来了,并且给圈内人留下深刻印象,我再找一个硬件的领头人依然是有可能的,但会比现在艰难和缓慢很多。我最后谈妥了钱晨这件事,其实是有运气成分的。”

  2013年5月,在公司成立一年以后,锤子科技的办公室从新中关大厦搬到摩托罗拉大厦,团队也从50人逐渐扩张到现在260人左右的规模。在2013年7月,锤子科技从台湾的人保科技招来了Steven Cai作为软件部门的主管,锤子科技的软件开发也从最初凑齐两三个人就进行一个App的开发的状态变得更为系统和规范。“当软硬件头目都有了的时候”,罗永浩开始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一直认为并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他亲力亲为,“就怕不知道自己的短板。比如说这块你明明不灵,你非要做,你擅长的又找个不靠谱的来做。”

  罗永浩认为,和他的偶像乔布斯一样,每天跟产品经理坐在一块研究产品细节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很多企业老板认为自己出去跟别的企业谈合作、谈战略、布大局才是重要的,这都是非常可笑的。你做一个产品,产品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凑巧如果你会营销,你就赚了。”罗永浩表示,锤子手机现在的软件交互有40%的设计是由他一个人完成的。在他的眼里,现在锤子手机的核心竞争力有50%都是在软件交互上,这才是让用户对产品产生黏性,以至于没法更换平台的关键。“如果你只是靠外观漂亮让群众一看就很受刺激,花钱埋单,是换不来他们继续买下一代的。”

  锤子科技拥有一个10人左右的产品团队,罗永浩觉得这是一个骨子里精英意识非常严重的团队。“我们不太依赖什么群众智慧之类的东西。我们的App和群众产生互动的时候通常是补漏,我们想了一个很好的东西,但是有两个漏洞,发出去以后有人替我们发现了,补一些漏洞。我们加一点改动进去就会完善。我们依赖群众智慧是做这些东西,但是设计产品不是靠这些东西,因为他们给你想到的主意你来实现和完成的时候充其量是让他们满意的,而不是带来惊喜的。”

  为了更好地和产品经理沟通,罗永浩要求产品经理在开产品会议之前,在PPT里把他们想要做的交互全都摆出来,如果产品在逻辑上成立,他会将单个功能推给产品经理去做,让产品经理给出一个草稿,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挑毛病、增减功能,逐步改善逻辑交互。再然后,就是有时会长达10个小时的产品会议。开完会之后,罗永浩表示自己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天天看,每天去琢磨产品。“一旦想到一个好主意,我就会兴冲冲地去找产品经理,我说有这么一个想法,你们考虑一下可行性。会不会跟别的功能有逻辑冲突。不是说有点子就可以实施,他们会去想,想完了挑出几个毛病,也有推翻的时候。如果有工程难度很高的,就放到下一代产品里。也有很快就可以实现的,马上就可以放上去。这样的话,基本上早期的时候每一个交互都是我带着队从零做起的,现在有一个相当不错的产品团队,他们会把前面的工作都做好。”

  在罗永浩的眼里,锤子科技在人性化方面至少有100多项细节走在苹果的前面。虽然都是些小创新,但是罗永浩始终认为量变导致质变的原理在这个行业也是成立的。“你做小的、体贴的人性化设计,三个五个你可能说也就这样,但是如果做到一百个以上,你用熟了再回去,你会发现苹果处处都是难用的。”

  然而无论罗永浩如何自信,和苹果比起来,在工业设计这一点上,锤子科技自身还没有任何优势。罗永浩也不能在中国找到令他满意的工业设计人才。在起步阶段,罗永浩就决定与一家世界顶尖的工业设计公司合作进行手机的外观工业设计。罗永浩告诉《第一财经周刊》:“中国的工业设计落后日本和西方太多,再加上由于工业设计一年只做一款,所以你找一个外国的公司,中间的沟通成本是可以接受的。这是我们需要找到像 Ammunition这样的公司的核心原因。”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罗永浩所在乎的设计、交互以及人性化,连投资人也不例外。“我见的投资人大概80%都是笨蛋。”罗永浩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为了给锤子手机融资,罗永浩在2014年元旦前后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见了50家VC。罗永浩讲他见过一家知名的VC,在给投资人讲了40分钟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并且找来Ammunition做设计以后,投资人拿起手里的三星[微博]手机,看了半天,然后问道:难道会有人为了手机的外观去买一款手机吗?“我当时就崩溃了。他的两个助手很尴尬地笑了笑,他就很得意,转过头来跟我说,你看,没有人会因为外观设计去买一款手机。然后他说我们往下聊吧,我心想,我还跟你聊个屁,你就一弱智。”锤子科技在2014年3月底的时候完成了B轮1.8亿元的融资,估值达到了10亿人民币。“从下一轮开始我再也不用给这些笨蛋讲故事了,对我来说是完全的大解脱。”罗永浩说。

  在锤子科技成立的24个月里,正式员工从0增加到260多人的规模,期间一共有5位员工离开,其中还有两个工程师是因为搬家到外地。早期的很多工程师,都是冲着罗永浩的名气过来的。“他们自己内部也讨论过,说这个老板虽然傻,但好歹是个好人嘛,就算他错了,既然我们是冲着他来的,黄了我们就走人。”在最困难的时候,部分员工甚至已经在找下一份工作了。“他们的想法是,我们陪他走完这一段,等关门那天吃完了散伙饭再走。这个完全是靠我的价值观,要不然他怎么会陪我扛?他们没走,一个都没走,靠的就是这个东西。所以对我来讲,价值观始终都是特别重要的。”罗永浩这样理解锤子科技对于员工的吸引力。

  在锤子科技成立24个月以后,罗永浩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手机作品,Smartisan T1。

  联系编辑:gaoyulei@yicai.com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广东整治裸官 东莞127人被调岗
  • 体育詹姆斯受困仅7分 乔治37分步行者2-3热火
  • 娱乐评书家田连元车祸骨折 儿子不幸身亡
  • 财经能源反腐或还有大动作:几名领导早被盯上
  • 科技改变客厅:聚焦智能电视创业者
  • 博客轰动世界的山寨版狮身人面像(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盘点那些年我们遇到的男神教授(组图)
  • 王红英:宽松预期导致国债期货走高
  • 徐斌:改革大手术少不了货币麻药
  • 天天说钱:东北三省为何突然失速?
  • 陶冬:中国经济触底回升
  • 徐小明:退市制度对市场影响
  • 李锦:30家中国版谈马锡将会出炉
  • 郎咸平:关键十年 政府应该做什么?
  • 易宪容:国内楼市周期性调整不会中断
  • 融冰:银行股持有者须直面市场的冷淡
  • 钮文新:别再担心“钱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