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化,我们明白什么,不明白什么

2014年05月22日 18:38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无论国内品牌还是国际品牌,它们都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似乎没有什么比跑步这样的运动更有希望让运动产品相关公司的财报变得更好看一些了。

  伊险峰

  “你们有巨大优势。你们有一个极其庞大的高质量内容库,而且版权无限期。”Business Insider的创始人亨利·布洛杰特对《纽约时报》的调查人员这么说。这样的话对于《纽约时报》的记者来说肯定是司空见惯,何止是他们,多年来我也曾无数次地听到类似的来自互联网媒体的“恭维”——新闻采访权、内容生产的严谨规范、高素质的生产人员……开始时会觉得这是一种优势,但实际上当然不是这么一回事。但就像在这个栏目里我曾经表达过的,“当游戏规则在你手中的时候,你的优势一定会成为优势,当游戏规则不在你掌握之下的时候,所有的优势可能转眼就会成为你的包袱”。

  对平面媒体来说,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上面这段话出现在《纽约时报》的一份数字化问题的报告中。如果光从内容来看,显然这是一个采访充分、研究细致入微的彰显《纽约时报》优势的产品(“一个由各领域记者、编辑、设计师及苏兹贝格之子组成的团队花了6个月时间,采访了公司内外300余人,分析《纽约时报》在数字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只是它们传递的东西却并不乐观……“看完后你会发现以往那些评论所指摘的问题,全部都是《纽约时报》已经清楚的。”

  《纽约时报》的内容制作者有其固执的一面,他们可能是出于一种对“国家”与“教堂”之间防火墙的本能的质朴的尊重而选择屏蔽界线模糊、规则尚处在建立之中的数字化媒体。这导致了诸多观察者在评论这份报告时所产生的共同疑问:“这群聪明而勤勉的人清楚问题所在,却未能左右局面。不得不让人怀疑,尽管报告针对每个问题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但最终是否能够被他们所接受”?

  我在跟一些传统媒体同行聊天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人也同样洞悉传统媒体存在的诸多弊端,但与《纽约时报》对内容的坚持不同,我们更愿意“批评”体制,虽然实际上也享受着对体制的依赖——像很多事情一样,一方面对体制保持着一种敏感,保持着旁观者痛陈弊端的姿态,另一方面又享受着体制带来的轻松和种种便利。

  与一位已经在数字媒体创业的前杂志编辑聊天,他对他的前同行们只有一个评价:太懒了。我不想随意猜测这份受人尊敬的报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失去了竞争力,但可能确实存在同样的问题。“对于《纽约时报》的作者和编辑来说,文章往往在发布后便已经结束。但在《赫芬顿邮报》,文章的生命从点击发布的那一刻才刚刚开始。”当游戏规则要求媒体在内容生产投入和渠道传播投入并重的时候,《纽约时报》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关注。

  好吧,我觉得还是应该自省一些才对。传统媒体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让人惭愧的是,我们并没有用6个月时间采访300多人做一篇可以捍卫内容尊严的好稿子。内容生产的效率不可能因为数字化冲击而提高,优秀的内容永远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这是《纽约时报》的报告告诉我们的。但它还告诉我们,当媒体的游戏规则发生改变时,你还可以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传播效率。如果低效且费用高昂的平面媒体不足以应对竞争的时候,接下来做什么,怎么做?

  但愿不是因为懒。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乌市暴恐案31死94伤 暴徒驾车碾人群引爆
  • 体育恒大平人和优势仅1分 乌塔卡破荒国安4-0
  • 娱乐赤裸裸秀恩爱!冯德伦被舒淇爱猫抓发飙
  • 财经中石油独董换届:3候选官员从名单中消失
  • 科技触控暂缓上市:引擎故事未获认可
  • 博客唐朝为何将长安选定为都城?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公务员考试百余人被机器判抄袭难证清白
  • 慕容小散:鲁豫有约A股 福兮祸兮?
  • 曹中铭:举牌潮为上市公司敲响警钟
  • 徐斌:中国金融风险至今为止可控
  • 许一力: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发债意在哪
  • 叶檀:事业单位铁饭碗会不会捧得更牢
  • 傅蔚冈:以药养医没有错
  • 陈季冰:李克强经济学一年记
  • 孔浩:A股是一朵沙漠里的玫瑰
  • 叶檀:市政债不会是不应是圈钱行为
  • 陈虎:证监会真想守住两千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