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如果真信,你可能会受伤

2014年05月22日 18:34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成熟,就是能以平常心面对泡面里的肉丁和包装袋上三块巨型牛肉之间的落差,或者在听到女明星说自己是女汉子时从容露出一个“我懂”的笑容。

  文|CBN记者 娄晓晶

  插画|于瑒

  你也曾经见过苏打饼干中间那条直直的缝吧,它看起来就像“把我从这儿分开”的一根标杆,但是如果你真的按那条缝去掰,很大可能会掰歪……也难怪网络上的小伙伴愤懑地拍照表示:Lies!

  其实,这种事也说不上是什么谎言,充其量是“图片仅供参考”或者“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这种程度的欺诈,在我们童年第一次打开红烧牛肉方便面时就应该已经领悟了。但是在成长的历程中,我们还是会掉进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坑里——那些看上去貌似正确或者貌似很美的事,那些看上去很像真理的理论,如果你真信,可能会受伤哦。

  这种受伤,一部分问题出在“貌似”上,是客观上就无法避免的,因为它本身确实就是假的!而我们了解这种世间的假,算一种必要的修炼,可以在习得此技能之后吐一口烟圈以示成熟。比如能以平常心面对打开的红烧牛肉面里的肉丁和包装袋上三块巨型牛肉之间的落差,或者听到女明星说自己是女汉子时也能从容露出一个“我懂”的笑容。

  而更多的问题则出在“正确”上,因为正确是个太模糊的概念。

  有种正确想要一看起来就对,于是就简单粗暴,用短短140字囊括宇宙间最成熟的道理都不够,最好还要短,比如“偏执狂才能成功”——够短了吧,而且一看就能理解且有操作性。

  其实,类似关于成功的概念还有很多,只是在每个年代呈现不同的面貌。按照阿兰·德波顿在《哲学的慰藉》里的说法,它可能经历过“只有能猎杀美洲虎才算成功”、“跳好小步舞才能成功”、“说好法语才能成功”等等阶段,只不过到今天进化成为“偏执狂”或者“互联网思维”而已。但把当初的真理放到今天再看,呃,会跳小步舞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样说来,这种概念的问题在于——如果一件事一看起来就特别“真理”,未免也太轻易啊。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我们人生的道路太过迷茫,就随便找了一些看起来简单可行的道理,把观点建立在直觉和习俗之上,而不愿意进行理性分析了呢?《恶俗》杂志就曾对大家都爱说法语的现象发表感想说:“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种被普遍持有的观点,任何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思想,都将是极其愚蠢的,因为它曾经为大多数人所相信。”

  当然,也有些并不简单粗暴的“正确”道理,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想要相信它——就像买回来五本书你会先读最容易的那本一样。因为世间道理太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理论最容易啦,比如星座运程里好的部分,或者和你恋爱观一样的情感专家专栏,或者因为你是一个技术宅,就更容易视果壳的科普为圭臬,从而忽略了情商的重要性……再或者是在懵懵懂懂时就接受了某一种价值观,从而很难发现其荒谬之处。

  但是,所有上述情况,都可能会由于这种思路过于舒适,而在某一天恍然发现,哎,原来世界不是这样?哎,世上没有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不过道理的发现也没有早和晚,就算是后知后觉,也不要紧吧!

  以下是我们结合“伤害型真理”为大家总结的真相

  01 “做自己”不赖,但很需要勇气

  “做自己”是世上最好用的心灵鸡汤,就好像每个男友在面对“你为什么爱我”时必备的金句“我就觉得你和别人都不一样,你是特别的”,有一种说了等于没说,但是一切都可以被原谅的效果。做自己,似乎就意味着一切事情都会好起来。

  唯一正视了这个问题的又是《生活大爆炸》里的天体物理学家Raj,当听到“你应该做自己,而不是一个饥渴又吓人的变态”的建议时,他指出了“可是我就是这样饥渴又吓人的变态呀”的事实真相……嗯,做自己,可能要从认清自己做起。

  02 小妙招不会让你变生活高手,只会显得Low

  一直以来,我们都会被电视或者妈妈教授生活小妙招,其中包括如何用手纸筒收纳电线,或者如何修剪可乐瓶使之成为一个花瓶等等。这种活动做的时候让人很有种动手小标兵的快乐,甚至会让人产生“啊我真是勤俭持家”的错觉。但是,如果家里这种东西真的多起来,会显得自己很……穷,300万元买的房子一下子就Low了起来。积攒了很多旧东西不扔亦是同理。啊,人生需要断舍离。

  03 成功没法复制,它永远都是小概率事件

  为了成功,我们不知道看过多少本商业著作,因为期冀这些书籍可以教我们如何抓住黑天鹅啦,如何制造个引爆点啦,如何成为下一个乔布斯、王石[微博]、野心优雅的任志强[微博]啦。但是所有的成功都是小概率事件,你正在看的这本书是如何成为畅销书的也是如此——考虑一下这本书如何红起来的似乎比考虑如何成为乔布斯还要实际一点。不用太感谢我们提供这个思路!

  04 恩爱情侣的睡姿,其实全是摆拍啦

  秀恩爱帖或者营销账号发布的那种、用九张图展示情侣间最温馨的睡姿一览确实很令人向往,比如枕着男生粗壮的手臂入睡啦,或者搂着女生纤细的腰之类的,于是情侣们也都跃跃欲试,似乎只有这样睡才是爱的表现!不过照片不会告诉你的是,这不是摆拍就是其实只能坚持5分钟,如果你真的信并且天天践行,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一个月后,他得了肩周炎,我得了颈椎病。”

  05 简历里的谎言,害人也害己

  这类谎言最大的受害者可能集中在HR群体。在简历的各种可信可不信里,最常见的谎言可能是精通Office软件……当然有时候可能我们自己也会反受其害,像It Crowd里的女主角Jane在面试时面对“你有什么电脑技能”时回答“我有好多电脑技能啊,比如,嗯,开机,关机,发邮件,嗯,复制粘贴……”的结果就是“既然你这么了解电脑,那么你就去IT部门吧”一样悲催。

  06 淘宝图片最多信3成吧,嗯

  再淘宝就剁手的很大原因是,每次享受完拆开包裹的快感后,只在塑料袋里看到一团皱皱的布料——不是说好的荧光黄变成土黄色,就是模特穿起来像天仙自己穿起来像气球。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买东西时脑补过多,把自己的身材和PS过的模特等同,并且,没有考虑脸的问题。所以说,淘宝时最有力的参考就是评论里的真人秀,即使是表示“非常满意”,但照片实在无法入目,也可以起到一个粉顶十个黑的作用。

  07 “地球一小时”可能影响家庭和谐

  按照果壳网的理性消息,“地球一小时”实际上不会让电网负荷减少太多,也就是说虽然没有在节能问题上立多大的功,不过你产生的有利影响也没那么大,总而言之,就是“实际上这个规模的用电突然变化是电网经常需要承受的”,所以这种活动的主要作用其实就是喊一声“搞环保啦!你搞不搞!”不过,就算是了解了这一常识,以及“美容用凡士林就好了用什么雅诗兰黛”之类的其他一系列常识,也不要试图和爱人辩论——黑一下灯,还能拉拉小手呢!

  08 瘦下来不会更美,美的人胖也美

  首先,关于瘦就是美似乎是只针对人类或少数动物的奇异审美,比如猎豹。对于企鹅或熊猫之类的大部分动物,肥肥的才美,如果瘦下来反而不萌了;或者至少像萨摩耶那样,蓬松才好看,如果剃了毛呈吉娃娃状,立马就让人丧失对其一切恶行的容忍度,而狗本身也会罹患忧郁症。

  虽然不知道对于人类要求高又瘦的这种奇异审美从何而来,但是它确实存在并激励着人们减轻自己的绝对值,提示你,瘦下来就会美了!可也有虽然减肥成功,但是脸部依然圆润富态的高晓松老师这样的存在。在这复杂的世界里,没有人告诉你,即使你身材瘦了,但是你的脸可能就是瘦不下来;或者你能瘦下来,但是你摆脱不了丑。

  09 名人的发言统称八卦,好坏都别当真

  刘强东老师那句“小天是我见过最善良单纯的女孩”是真是假很难说清,只是回头看来,所谓的“阿里巴巴[微博]炒作说”和“群众的想象力真丰富说”确实都是Lies啦,再Mix上最近流传的“奶茶妹妹他爸炒作说”,无数信奉芙蕖出天然的男青年表示很受伤。不过总的来说,无论这些别人家的爱人们在没在一起,其实都和围观者没啥关系,就算你是京东白金牌用户和你也没关系。这也能受伤的话,是当了隔空打牛的那只牛吗?其实真不是你们受伤,受伤的那应该是被黑了一道的马云[微博]呀。

  10 理性是一种迷人的特质??

  当然啦,我们永远提倡爱科学,可是死理性派式的帖子看多了,形成这种思维模式可不太好,那会使你知道的越多,人生的道路反而越狭窄:比如,你掌握了一身远程修理电脑的绝技,从此顺利闪避了所有为姑娘上门修电脑的机会;或者深入学习了痛经的100种疗法,在姑娘每次向你撒娇的时候都从Evernote中复制粘贴一条向对方发射过去……长此以往,基本上此生不知不觉地就Forever Alone了。

  11 来自上司的鼓励,大部分其实是画饼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上司拍肩鼓励:“小伙子/姑娘很有前途,继续努力吧!”或者“小伙子/姑娘,两年之后给你升经理!”乍听之下心当然潮澎湃,但是仔细想想,好像如果真被看中应该此刻就被升职了吧!两年太远只争朝夕,加薪才是硬道理。

  12 热血沸腾的价值观,能沸腾3天就不错了

  有些时候我们就是抑制不住飞扬的价值观。比如说每次电影院灯再次亮起,Cast表出现,你心中翻腾的那股情绪!好比你看完《美国队长》归来,立志当一个忠诚帅气的男子的那种昂扬;或者说,单纯地想成为一个大胸男子,打算当晚去健身房练练肌肉的昂扬,最后都和Cast表一样短暂,并且在看完美国队长主演“练肌肉练到吐”的采访感言之后归于虚无。而同理,看完《冰与火之歌》就陷入被害妄想症中也不太好,不要入戏太深哦。

  13 打折怎么可能会让人更幸福?那是饮鸩止渴啊!

  在含泪祝完奶茶妹妹与京东总百年好合幸福美满满200减50之后,大家都在呼吁京东来个一折大犒天下——如果感情受到伤害,至少物质上可以得到点补偿啊。占点便宜,是不是会多少幸福一些?

  可是呢,买东西永远都不是一个终结,尤其是打折时购物,它还是打过折的满足,这种廉价满足就像安迪·沃霍尔说的,我到超市买了很多东西,然后我出门,买更多的东西。

  联系编辑:chenrui@yicai.com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乌市暴恐案31死94伤 暴徒驾车碾人群引爆
  • 体育恒大平人和优势仅1分 乌塔卡破荒国安4-0
  • 娱乐赤裸裸秀恩爱!冯德伦被舒淇爱猫抓发飙
  • 财经中石油独董换届:3候选官员从名单中消失
  • 科技触控暂缓上市:引擎故事未获认可
  • 博客唐朝为何将长安选定为都城?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公务员考试百余人被机器判抄袭难证清白
  • 慕容小散:鲁豫有约A股 福兮祸兮?
  • 曹中铭:举牌潮为上市公司敲响警钟
  • 徐斌:中国金融风险至今为止可控
  • 许一力: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发债意在哪
  • 叶檀:事业单位铁饭碗会不会捧得更牢
  • 傅蔚冈:以药养医没有错
  • 陈季冰:李克强经济学一年记
  • 孔浩:A股是一朵沙漠里的玫瑰
  • 叶檀:市政债不会是不应是圈钱行为
  • 陈虎:证监会真想守住两千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