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富的治理困局 

2014年05月20日 17:51  《董事会》  收藏本文     

  如不积极主动完善治理,陷入被动是大概率事件。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那些继续贪恋独裁、不用心公司治理完善的企业家,难道一定要坐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法则的当头棒喝?

  文/本刊记者 严学锋

  “7000万嫁女”事件仿佛还在眼前,去年11月山西联盛能源集团因资金链断裂提出重整,2014年3月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邢利斌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艰难的重组更添变数。按照邢利斌的说法,联盛集团资产有600亿元。曾经辉煌的巨头何以如此急速“折戟”?邢利斌直言:90%是我的原因,我的决策失误。说到底,这是一个企业家遭遇公司治理之“殇”,煤炭行业景气与否、银行逼债等问题只是外因。

  一人帝国

  白手起家,生于1967年的邢利斌构建了一个煤焦帝国。

  1990年山西大学法律专业,山西吕梁市柳林县人邢利斌回到吕梁,借钱承包了一家铁厂,获得了第一桶金。邢利斌称,“这个小铁厂,我大概赚了200多万元,后来自己又建了两个17立方米炉子的铁厂,转手卖掉赚了1000多万元。”第一代的山西煤炭富豪(俗称“煤老板”),更多是没怎么读过书的农民起家,邢利斌这样高学历的相当少。

  邢利斌的财富主要来自煤炭。1990年,邢利斌租赁经营了家乡柳林县一个乡办煤矿,由此进入煤焦领域。2002年,邢利斌旗下公司以8000万元的报价竞得柳林县最大的国有煤矿兴无煤矿,同时承接了企业债务1.93亿元,偿付资源价款3.1亿元。联盛集团正是在此并购后发展起来的。

  伴随煤炭行业进入“黄金十年”,联盛集团快速发展。邢利斌先后以参股、并购和租售等方式,掌控了柳林一半左右的地方和集体煤矿。2009年,联盛集团与央企华润电力合资成立了华润联盛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8亿元。借力央企,联盛集团受益颇多。同时,邢利斌的财富增长惊人。201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邢利斌以身家44.8亿元位列第244名。山西首富成为他的标签。

  在邢利斌打造煤焦企业的航空母舰的追求下,联盛集团成为山西最大的煤炭民企。资料显示,联盛集团是一家以煤和煤化工为主,兼有水泥、电力、地产、农业和教育的民营企业,下属6个全资子公司、2个控股公司和5个合资公司,控股和参股主体矿井23对,洗煤1000万吨/年,焦化400万吨/年,甲醇30万吨/年,员工2.5万余人。2011年,联盛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合计上缴税费60余亿元。显然,公司规模巨大,在中国民企中位居前列。邢利斌坦言,规模如此巨大的企业基本上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企业好的时候是决策灵魂,出了问题的时候也是因为决策灵魂,企业小的时候还可以,大了就会容易出问题。

  风险失控

  确实出问题了,而且是特大问题。2013年11月29日,柳林县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受理联盛集团及其下辖公司等12家企业的重整申请。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联盛集团财务状况堪忧,资金负债近300亿元,已基本失去债务清偿能力,且面临欠缴税款、职工养老保险金、工程款、材料设备等多项财务问题。

  煤焦巨头为何折戟?“90%是我的原因,我的决策失误。”邢利斌称,“我是老板,企业经营出现困难,肯定是我的原因。短期资金长期使用、资金运用不合理、跨行业投资,比如投资农业教育,特定情况下,肯定就会出现问题。”

  资金运营方面,以在海南的房地产投资为例,邢利斌称虽然拿到的地段没问题,但是由于房地产从拿地、开建到最后资金回流需要很长的时间,而联盛集团的投资大都来自短期资金,造成财务成本居高不下。更严重的是跨行业投资。从2003年开始,邢利斌先后投入2亿多元,将原柳林四中改制为“公办民助”的联盛中学。如果算上新校区,投入资金超过20亿元。2010年,联盛集团涉足农业项目,计划用十年投资建成山西最大的生态农业示范园,总投资预计100亿元。

  承认大手笔投资公益、慈善类项目很大程度上拖累了联盛集团,但是邢利斌表示并不后悔。“假如我不搞农业、教育和其他这些,山西应该是我做得最好。”邢利斌称,联盛集团的主业是好的,能源板块的资产非常优质,只是教育、农业、房地产等都在母体内,加大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同时,他表示,如果不是煤炭行情变化,煤炭板块的利润完全可以支撑集团在其他领域的扩张——然而,煤炭行业2012年告别“黄金十年”,进入了严冬,成为联盛集团难以承受之重。这背后正是独裁惹的祸——当年大手笔的投资农业和教育,联盛集团很多人包括高管都非常反对,但是邢利斌执意要做。

  折戟还有一个小的催化剂:“7000万嫁女”。 2012年3月“7000万嫁女”让邢利斌一夜之间成为社会焦点,被讥讽为土豪,而原本其走的是闷声发大财的模式,并不为公众熟悉。邢利斌在三亚的顶级酒店为女儿举办大型婚礼,演唱会请来了诸多明星助阵。他表示,嫁女、公司项目开盘、10周年庆典总共花费1500万。邢利斌坦言如果不是嫁女风波,他不至于走到现在,“你想,你敢花七千万嫁姑娘,哪个银行还敢和你打交道?其实我真的没有7000万嫁女”。

  现在看来,这一切显然很疯狂。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这种疯狂还体现在邢利斌对待自己。企业的财产和个人的财产是独立的,企业家个人没有义务为企业贷款、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否则企业家的风险很大,甚至可能被企业拖垮,这应该是“风险控制”的基本常识。然而,邢利斌表示,联盛集团在银行的所有贷款都是由他和夫人李风晓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企业本来是承担有限责任,但是我的贷有的都是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既然承诺了,我也愿意承担。”与其说这是有责任心,不如说是疯狂之举。疯狂暴露的,是联盛集团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邢利斌个人同样如此。

  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的应有之义,联盛集团失控的还有社会责任。受累于大笔投资公益慈善项目背后,是邢利斌误读了企业社会责任。大力投公益项目,主观上邢利斌是想直接、有力地造福家乡,这也为他赢得了“好人”的名声。然而,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履行好了最根本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本质上意味着企业和社会的双赢。如果企业拖欠工资、还不起债乃至陷入经营绝境,就成为了社会的负担,是极其不负责的。履行社会责任,显然需在正确认识社会责任的基础上量力而行,否则很可能会落得“好人办坏事”,企业与社会双输。

  民企宿命?

  当今的公司,独裁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死敌。瓦解独裁,需主动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特别是董事会制度,以促进决策民主、科学、有效控制风险,同时大力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当然,相应的工作是优化股权结构。这样,企业才能告别对个别人包括创始人的依赖,走向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跳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宿命”。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不就是借力公司治理的完善特别是职业经理人制度,跳出了这个宿命?同时,企业、企业家理应确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并量力而行,不慕虚名。

  如不积极主动完善治理,陷入被动是大概率事件。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那些继续贪恋独裁、不用心公司治理完善的企业家,难道一定要坐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法则的当头棒喝?邢利斌、华锐风电创始人韩俊良、尚德电力创始人施正荣等就是前车之鉴。纵然旗下公司资产百亿、个人身家数十亿,随时可能遭遇治理之殇而折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普京:中方天然气谈判“喝了我们不少血”
  • 体育NBA-雷霆双少51分大胜马刺1-2 视频
  • 娱乐李心洁老公偷腥 街边热吻小三(图)
  • 财经哪些城市不能放松限购:厦门等一松就涨
  • 科技微软索尼游戏主机中国较量争相入华
  • 博客徐静波:中国战机拦截日本侦察机细节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爆笑神作《舌尖上的中国-泡面版》
  • 高善文:利率水平仍有下行空间
  • 刘纪鹏:大股东富小股东亏是股市之痛
  • 叶檀:银行资产证券与转移债务炸弹
  • 天天说钱:户籍改革将催生“鬼城”
  • 孔浩:A股投资的理想与现实
  • 清议:高利率是楼市硬着陆的真凶
  • 肖磊:揭开房地产救市谎言
  • 梁建章:北京该不该严控人口
  • 谢作诗:限购令没走限降令来了
  • 天天说钱:2000点是A股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