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圣吉提出的三个问题

2014年01月07日 17:47  《新财富》 

  以老孔庄、儒释道心谛为代表的中华崇德文化是生命哲学的自我觉醒,彼得·圣吉博士的三个问题,正是一个企业生命哲学的自我觉醒。

  觉真法师/文

  2013年10月,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博士再次来到中国,《南方都市报》记者余明小姐在采访他之后发表了题为《变成赚钱机器的公司最易破产》的访问记。其中,彼得·圣吉提出了三个不容我们不思考的问题。

  一、定位比盈利更重要。真正的定位: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该怎样才能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彼得·圣吉说,大部分开公司的人,都知道公司运营的目的是什么,公司为什么而存在。他们普遍的回答是:为了将有限的资本投入,得到一个最大回报率的产出。公司的最终目的、根本目的、首要目的,就是盈利,就是获取最大的利润。这种思维,这种价值观,彼得·圣吉称之为公司的机器运营模式。在他看来,一味追求利润,将自己变成赚钱机器的公司,最容易破产。只有清楚自己的定位,才不会轻易被时代抛弃。为什么?他作了一个比喻:盈利对于一个公司的意义,就好像是氧气对于人的意义。利润固然重要,不盈利,你就出局了;但是,氧气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你要懂得你为什么要呼吸,你需要氧气的目的是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定位,真正的价值观。

  二、企业长青的秘密是什么?大的企业到底能存活多久?

  壳牌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在过去200年中,《财富》世界500强中最成功的大公司,寿命只有三四十年,曾经非常成功的公司,其实平均寿命非常短。这一研究发现,18%的企业历史超越了200年,这里面最长的只有两家美国公司:宝洁和杜邦。

  彼得·圣吉向我们指出:这18%的公司虽然不一定像大公司一样拥有人才、市场份额、技术等各种条件,但它们能适应世界变化的环境,所以才能存活。而存活不了的公司,正是按照机器的方式来管理的。这架机器,只知道输入、产出。产出就是利润,而输入的呢?问题正是在这里:输入的是资源,除了经济资源、材料资源,物质那一部分而外,人力也成了资源,叫“人力资源”。问题就来了。

  彼得·圣吉指出,“资源”一词在英语里就是“一直保留着,站在那儿等待着被利用的东西”。而“人力资源”却是一个很奇怪的词,既然是资源,是被利用的,到了这个“赚钱机器”的模式里,管理者最怕的就是失去控制,因此,人就像机器一样被对待,受到控制。你不把人当人,那就坏了。所以,以人为本,让员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个企业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系统。看看那些繁荣了200年以上的公司,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对生存的环境敏感度非常高,它把自己当作一个社会成员,把它的生意增长、企业繁荣放在整个社会之中,即把它的影响力扩大到更多人际关系中,这个,就正是现代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说得好,不知道“社会责任”的企业,它能存活多久呢?

  三、生活中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

  怎样建立一个成功的企业?有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答案呢?这是彼得·圣吉提出的第三个问题。人,总是会犯错误的。一个企业要接受那些勇于尝试新事物的人,接受那些会犯错误的人。他说:“小孩通过摔跤、摔倒,才慢慢学会稳步走路,学会加快速度,这是很自然的事。”彼得·圣吉把学习和学校培训等概念区分了开来,“生活中许多事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学校的规则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少意义,真正的人生问题,并没有什么正确与错误之分”。这里,彼得·圣吉强调的是宽容,把人当人,尊重人,要让企业内部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平台,进行会谈、分享,共同地、和谐地走向同一个目标。这不就是我经常讲的老板与员工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吗?

  看看以上三点,彼得·圣吉博士其实是精通中国文化的,他不愧是南怀瑾先生的弟子。他所使用的语言,可能是现代的,他提倡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等种种,不都是孔孟之道和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心谛的现代陈述吗?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不为功利,只为社会作出奉献。把人做好,每个人都尽到社会责任,这个企业就适时、应时,当然长久存活了。以老孔庄、儒释道心谛为代表的中华崇德文化是生命哲学的自我觉醒。彼得·圣吉博士所说的这三点,不正是一个企业生命哲学的自我觉醒么?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港媒:台军情局驻港特务组织全面启动
  • 体育卡卡破百球米兰胜 C罗2球皇马主场5连胜
  • 娱乐邵逸夫爵士安详离世 享年107岁
  • 财经中铁总裁抑郁自杀或因铁路第二波反腐
  • 科技游戏机“解禁”未完成:八字仍只一撇
  • 博客四川凉山州儿童真实生活(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中生因校外订餐被处分 考研真题答案
  • 张化桥:影子银行也许不需要监管
  • 占豪:大量股票低于净资产不会持续
  • 谢作诗:只有土地私有才能救中国经济
  • 易宪容:今年中国A股是否回归常态
  • 叶檀:土地增值税是税收无尊严的象征
  • 冉学东:107号文强化央行监管权力
  • 孙晓明:粮食差价补贴不是灵丹妙药
  • 巴别塔荔枝:我们应该容忍童工现象
  • 叶檀:债券无违约 金融无信用
  • 姚树洁:深圳女童工被解救是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