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石油时代的中国战略

2013年12月06日 23:31  《中国投资》 

  文/《中国投资》 杨海霞

  ——专访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张抗

  对于迫切需要油气快速增长的中国来说,未来应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开发各类油气资源,常规、各类非常规油气、煤和生物制油气, “一个也不能少”

  近期中国油气界在多种场合出现一些争论,涉及到常规与非常规油气的关系、不同类非常规油气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轻重排序。这个问题实际上关乎到中国油气发展的态势和战略方针。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张抗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认为,2015-2020年期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石油、天然气进口大国,未来应实施多元发展的战略方针,广开思路,因地制宜,向一切可贡献油气的领域开拓,既包括常规油气,还应包括各类非常规油气、煤和生物制油气。

  能源开发需多元化

  《中国投资》:您认为中国能源战略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

  张抗:我认为,经济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油气供应快速增长,相机调整能源结构。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即使我们已全力以赴地发展常规油气和致密油气,油气的产量与需求间仍有着日趋扩大的差距、缺口。按照《全国油气矿产储量公报》的数据,笔者计算2001-2011的10年间中国石油(原油和凝析油)、天然气(气层气和溶解气)产量的年增率分别为1.9%和13.0%。而以GDP计的经济年增率在前10年为10%左右,既使今后增速降低也将达8%左右。显然,石油的增速明显低于经济发展速度。这导致石油进口量持续快速上升,2011年进口石油的表观依存度达56%,并可在2015年超过60%。这种局面已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日趋增大的压力。

  近10余年天然气产量年增率达到两位数,略高于GDP年增率,但这是在基数极低且消费被强烈压抑的情况下出现的现象。按照《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中国2011年天然气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4.5%,而同年世界均值为23.7%,印度为9.8%。即使如此,我国已开始步入天然气进口国的前10名。

  我判断,2015-2020年期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石油、天然气进口大国。正因为油气产量低,二者消费量共占一次能源的22.2%,而煤炭则占70.4%。2011年世界煤炭被中国大陆消费了49.4%。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当世界先进国家开始向能源的“后石油时代”过渡时中国仍停留在煤炭时代。这种滞后的一次能源构成己经明显地阻碍着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严重地影响着环境质量。

  如果说过去全国上下对此还多停留在“理论”认识上,那么2012年冬至2013年春大面积持续的严重雾霾却已给人们以实际的“严重警告”,并已引起全球的关注。“煤炭时代”的能源构成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巨大的矛盾。在节能基础上明显改善能源构成是我们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而在近期新能源所占比例难以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调整能源构成,降低对环境影响的最现实、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就是大幅度提高石油,特别是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否则,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小康”只能成为泡影。显然,实现油气生产的快速上升是首选对策。

  《中国投资》:站在历史的以及全球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能源战略,您认为有哪些启示?

  张抗:从历史上油气生产方针变化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回顾中国油气发展史上曾有过思路单一、仅强调某一类资源的教训。在上世纪60、70年代曾有过重油轻气,甚至要油不要气的倾向。如在常规石油勘探开发难度很大而天然气却相当丰沛的四川盆地却一再强调要石油,甚至组织“石油大会战”。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了持续近20年的全国性的跨部门天然气联合攻关科研,认识了中国天然气特点并初步认识了其赋存规律,使“油气并举,有油要油、有气要气”成为各生产、科研单位都接受的指导思想,迎来了天然气持续快速增长的大好局面。在全球非常规油气取得重大进展的推动下,中国石油界较快地接受了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并举的指导思想,较早、较主动地开展了向重(稠)油、致密油气、甚至煤层气的开拓。其中重油、致密油的产量成为中国石油能在2亿吨左右相对稳产的重要保障之一。而中国天然气得以在本世纪快速增长也在更大程度上依靠致密气的开发。

  美国页岩气的发展历程也给人以更深刻的启迪。美国向非常规油气的持续开拓迎来油气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近年来页岩气、页岩油产量快速持续上升扭转了油气产量长期下降、进口量攀升的趋势,一反而成为油气产量上升最快的国家。这正是得益于其广开思路,不局限于某些已知领域、已知油气类型、多元化开拓的指导思想。他表现为:在产区上强调老油区稳产与新产区开拓并举,近年特别重视墨西哥湾深水区;在领域上强调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并举,近年来持别在非常规的页岩油气领域取得震动全球油气的进展。在作为目前非常规油气主体的3种天然气间的发展速度对比更耐人寻味。美国首先在致密气领域取得进展,以在水平井和压裂等主体技术应用于煤层使煤层气得以成为新的生长点。进而在经过艰苦努力使这些技术适应页岩层系后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后期使页岩气、(继之使页岩油)得到急剧增长。在同一发展思路上起步最晚的页岩油气反而发展最快,成为非常规气之首并有可能超过有百年发展史的常规气。其原因何在,令人深思。

  没有任何理由足以说明美国的页岩油气增长速度快于致密(砂岩)油气和煤层气是个别现象,是所谓“不可复制”的特例。倒是有许多理由启发我们:中国页岩油气一旦突破经济体制上的桎梏(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和缺乏适应的监管体制等)和发展初期必经的技术上的适应、配套而走向成熟,有可能取得相当快的发展,成为中国油气产量增加的重要力量。

  油气全方位发展思路

  《中国投资》:能否详述您提出的油气全方位发展战略?

  张抗:今天,“并举,有油要油、有气要气”的指导思想已发展为多元发展的战略方针,广开思路,因地制宜,向一切可贡献油气的领域开拓。这可以按几个层次理解:

  首先常规和非常规并举。对此可做两方面的诠释。一是已有150年勘探史的常规油气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仍要继续向新区新领域新类型新深度发展,老油气田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仍很大并多可成为增加效益的现实举措。特别要指出的我国还有相当多已投入大量资金探明而尚未动用(开发)的油气储量,其相当部份属非常规,是现实的增产指向和近期投资的重点。二是要看到仅靠常规油气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要跟上全球向非常规油气开拓的大趋势,逐步增加投入,促进非常规油气的发展。

  其次,在非常规油气中大力促进后起页岩油气、煤层气的开拓。非常规油气中已实现规模生产的是重(稠)油、沥青砂岩、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煤层气等,他们已在北美洲得到很好的体现。对中国来说重(稠)油和致密油气开发已有了相当大的进展。对其,仍要继续关注并在近期投资上仍占“大头”。煤层气开发虽动手不算晚,技术上已有相当的积累,产量也有所上升,但主要受管理体制影响,进展很不理想。页岩油气在中国才仅迈出一小步,从生产角度看根本不存在什么“页岩气热”。只有在对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如海相、陆相、海陆过渡相煤系)的页岩油气进行一轮勘探开发实践后才能初步认识到中国页岩油气的特点,更充分暴露出并逐步攻克技术上的难点。这时中国才能像2005年前后的美国那样,具备了快速发展页岩油气的基础。这需要比目前投资大数倍、十数倍的投资,也只有初步的工业性规模开发中才能真正评价出中国页岩油气的成本和经济效益。同理,也要加大对煤层气的投入并促进其市场化进程。

  第三,关注油气供应的广义多元化。 技术的发展已把人造油气的问题再度提到日程上。油页岩(注意:其中仅富含可生成/炼制出油品的有机化合物,并不含油)炼油(生产多种油品)、发电及其综合利用一直为业界关注,在某些地区(如爱沙尼亚)还可成为主要/重要能源。属于人造气的煤制气在条件适合地区不仅能获得经济效益且可成为天然气供应的重要补充。我国已开始专门铺设以煤制气为主要对象的长输管线并可在“十二五”末期投入生产运营。他不仅增加了东部地应燃气的供应量,而且是一次能源的煤炭清洁利用的途径之一。焦炉气和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和化害为利可产生明显效益也是不争的事实。煤制油是科技界一个有相当历史的研究课题。近年在南非和我国已得到相当的发展,一批可规模生产的实验性工厂业已投产。业内关注的是其全过程(包括下游产业链)的综合经济效益、环境效应等问题亦可在较长期(如数年)的生产中得到检验。至于生物(包括其废弃物)制气、制油也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他不仅可以至生产油气代用品(如甲醇、乙醇、二甲醚、沼气发电等),而且可生产生物柴油、从地沟油等废料中提炼航空煤油等。业界把上述诸多增加油、气供应的方法归入油气生产广义多元化范畴。

  第四,因地因时制宜,多元化发展,增加油、气供应。上述油气发展的方针实质上是要求正确处理当前和持续发展的关系。无疑,国家,特别是公司一定要首先以主要投资从事已经成熟的油气领域的生产,以保证油气目前的供应和经济效益。但是同时也必须关注对正在走向成熟和在不算久远的未来即将成熟的领域。对国家来说这关乎到能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公司来说也要为未来的发展、为占领技术制高点作必要的准备。具体到中国的非常规油气来说,继续发展致密油气等近乎于“轻车熟路”。但在前面提到的其与常规油气相加仍远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就应持别关注已展现出清晰发展前景的页岩油气和煤层气,而其关键在于管理体制改革和从国家、公司两个层面加大对其开拓性的生产实践和科研的投入。对规模生产的前景暂时还不明朗的领域,如非常规气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与其他国家一起促进其走向成熟并防止其产生灾害等负面影响。对前面提到的多种人造油气和油气代用品的问题也应依此观点区别对待。重视培育其市场条件下的经济生存能力,但绝不在问题很多时拔苗助长,一哄而上。这里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路线就是因地制宜。如果把这个词作广义的理解,还包括因时制宜、因工作主体(如不同公司)而制宜的含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曼德拉病逝享年95岁 生平 生前影像
  • 体育图解看死亡之组怎诞生 曼德拉的足球恋
  • 娱乐《私人订制》未过审查 或将调整范伟台词
  • 财经人民日报谈不动产登记:难挑降房价大梁
  • 科技中移动否认与苹果达成协议 称仍在谈判
  • 博客郑州热力管道爆裂(图) 上海雾霾前后照片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禁说汉语食堂大妈拼音报菜名
  • 张庭宾:毒霾警告疯狂发展模式应转变
  • 谢百三:新股改革几个亮点和疑点
  • 钮文新:比特币到底是什么
  • 乖乖老鼠:比特币为何不能成为通货
  • 朱大鸣:高层重申房地产调控意味什么
  • 梁建章:北京的承载力有多大
  • 叶檀:降低公务员饭碗的含金量
  • 刘杉:中国进入自贸区时代
  • 林采宜:我国优先股市场到底有多大?
  • 陶冬:2014年中国经济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