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 上海交通大学[微博]海外学院金融所
女人爱钱的偏好在城市驱动了财富的货币化,女人爱花钱的偏好在城市驱动了消费升级。
近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女企业家群体逐步崛起,成为高档装饰品和玩具市场的主力消费者。近几年来,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中女性消费占比过半。我们探讨过消费升级与产业创新的命题(详见本刊2013年第1期《城市化驱动创新》),其实,产业创新并非都是技术创新驱动,更多来自饮食男女。
女性“解放”出产业文明
在农业文明的家庭中,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现代都市则男不耕,女不织;夫不唱,妇不随。许多新兴产业都是从家务社会化开始的。比如,女人不织布才有了纺织业,西施不浣纱才有了洗衣机。伴随着职业女性阶层的形成,越来越多的女人不再进厨房,才有了现代餐饮业,从而缔造了麦当劳[微博]和肯德基[微博]等餐饮巨头。从世界500强企业所从事的行业来看,都市文明的产业创新,1/3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不过是传统女性的家务劳动,另外1/3企业则直接或间接为上述企业提供各类专业化的机械设备、原材料等。
家务社会化的另一面是女性职业化,广义的职业女性包括三个群体:职业女性、家庭妇女和女性老板。家庭经营模式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家庭妇女,现代妇女所谈的话题,80%以上已不再是柴米油盐和相夫教子,而是品牌时尚和投资理财股市楼市。在这些话题的背后是家庭性质的变化:从男权主导的血缘传承转变为女权主导的财富传承。所以,现代妇女即使居家生活也在驱动着社会产业创新,在投资理财产业化的背后,是知识女性的居家理财与消费升级。
看上去,居家理财与消费升级风马牛不相及,实则不然。因为,欲望都市的品牌时尚和高档格调,在马斯洛“需求五层塔”的位置是第三级以上,主要发生在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层次。消费者的这一类消费支出通常不是来源于工薪收入,而更多源于在投资理财中所获得的“外财”。所以说,在都市文明的消费升级背后,是现代家庭的“双轨”收入,其一是职业性收入,其二是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与城市化的进程几乎同时发生,其背后则是都市家庭的“三位一体”:家务社会化,女性职业化和理财产业化。
“一独两偏”驱动创新
城市化驱动创新的力量来自于女权的觉醒。女权的经济含义是“一独两偏”,即女性的经济独立释放女性的两大偏好:第一爱钱,第二爱花钱。女人爱钱的偏好在城市驱动了财富的货币化,女人爱花钱的偏好在城市驱动了消费升级。
城市化的消费升级主要在于高端消费比重逐渐提升,这依赖于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城市化让更多的消费者升级为“成熟消费者”。在都市生活中,无论是模仿他人还是刻意追求与他人不同,人的消费几乎都会在品牌时尚和高档格调的欲念下进入高端消费市场,从而不知不觉地实现了人的竞争心、奢侈欲、挑战欲或被虐欲。比如,女人们为了穿一件自己喜欢的时装会不惜代价去健身减肥,这就是一种为奢侈而自虐的消费行为,而当这个目标实现,女人们会感到发自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
成熟消费者的“感觉”会不断驱动产业创新,任何一种传统消费业都会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驱动企业家的创新,从而使企业家成为该产业的欲望开发者。以旅游业为例,旅游的最低层次是游山玩水,升级版的旅游则是休闲购物,再升一级的旅游项目是探奇探险:有病的求仙,没病的“找死”。到了这个层次,人们才会去享受登山、蹦极,直至最近一个荷兰人计划耗资60亿美元开发“火星旅游”,据说已经在一场“真人秀”节目中卖出了四张火星“单程票”。这虽然是个极端的案例,却足以帮助我们理解时尚大师香奈儿[微博]的名言:奢侈对抗平庸,时尚创造幻觉!
责任编辑:孙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