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发展有赖精细化耕作

2013年02月16日 15:24  《环球财经》杂志 

  信用卡发展有赖精细化耕作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几乎已成为都市人的随身物,而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已经为移动支付做好了准备。如今支付宝[微博]等第三方支付的出现,产生了银行脱媒的情况,对于信用卡市场而言,是福是祸?

  ■  《环球财经》特约撰稿 唐玮

  众所周知,信用卡是舶来品。

  1915年,美国的一些商店、饮食店为招徕顾客,推销商品,扩大营业额,有选择地在一定范围内发给顾客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后来演变成为用塑料制成的卡片,作为客户购货消费的凭证,顾客可以在这些发行筹码的商店及其分号赊购商品,约期付款。这就是信用卡的雏形。

  而信用卡进入中国,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同一时期。

  经过30多年的跌宕起伏,当初“一卡在手,走遍神州”的豪言壮语日益成真:目前,信用卡在居民消费领域的使用率日渐提升,据央行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中国信用卡透支余额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在过去3年中,信用卡透支余额攀升了359%。

  银行脱媒

  “信用卡市场经过前几年的累积已经进入一个相对平稳期,信用卡产业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之后,信用卡的激活率有所提高,因此透支规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一家商业银行信用卡部门人士分析说。

  信用卡产业的利润特征之一是规模效应。在完成“跑马圈地”之后,各大银行将重点转移到维护客户忠诚度和深度挖掘客户价值上来。但2012年5月,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公开提出“招商银行能否第一个废掉信用卡”,正是因为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几乎已成为都市人的随身物,而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已经为移动支付做好了准备。如今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出现,产生了银行脱媒的情况,对于信用卡市场而言,是福是祸?

  历史沿革

  信用卡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虽然开端良好,过程却未跟进。信用卡在中国的发展一直落后于改革开放的步伐。

  根据中国银联的统计数据,1978年至1993年是中国银行卡产业的萌芽、起步阶段。从开始代理信用卡业务,到多家银行实现发行自主品牌银行卡,中国银行卡产业实现了“零”的突破。 

  这个阶段,对银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发生了:一是1979年12月,中国银行广州分行与东亚银行签署协议,代理其信用卡业务,这是中国银行业第一次开展银行卡业务;二是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银行卡——“中银卡”,这是中国第一张自主品牌的银行卡,也是中国第一张信用卡。此后,其他银行也纷纷开始发行自主品牌的银行卡:1987年,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发行“红棉卡”,2年后发行“牡丹卡”;1990年,建设银行发行“龙卡”;1991年,农业银行发行“金穗卡”;1992年,深圳发展银行发行“发展卡”;1993年,交通银行发行“太平洋卡”。 

  1994年至1996年,则是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初步发展阶段。不仅国有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在大中城市独立发展银行卡业务,股份制银行也纷纷加入发卡行列,全国金卡工程开始启动。 

  在这一阶段,除了国有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外,国家邮政储汇局(1994年10月)、广东发展银行(1995年3月)、上海浦东发展银行(1995年4月)、招商银行(1995年6月)等都加入了发卡行列。1993年,为了实现POS与ATM机与网络资源共享,改善用卡环境,江泽民总书记亲自倡导了“金卡工程”;1994年,金卡工程正式启动实施。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厦门、大连、青岛、杭州、沈阳、广东、江苏、山东等12座试点城市的银行卡网络服务中心和全国总中心的筹建工作开始启动。 

  随之,信用卡市场便走向国际标准初级阶段。1995年3月,广东发展银行发行了中国内地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标准信用卡,中国信用卡与国际接轨的序幕由此拉开。

  中国加入WTO后,面对中国信用卡市场开放趋势的加速和外资金融机构的潜在竞争,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在信用卡业务上的投入,中国信用卡市场开始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不过,各大银行对信用卡市场做出集体反应是从2002年开始的。2002年5月1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成立了牡丹卡中心;10月,招商银行成立了信用卡中心,总部设在上海;12月18日,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中国信用卡中心。虽然各家银行在信用卡具体经营模式上有一定差异,但目标非常明确,即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信用卡经营体制。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16个城市和1个省份的人均GDP达到1900美元。这个数字意味着,这些地区的1.56亿人口已经为进入信用卡消费阶段做好了经济上的准备。“中国信用卡市场像浇了油的荒地,只要一点燃就会硝烟弥漫。”有外资银行这样评价当时正欲厮杀的中国信用卡市场。 

  2003年,办公室里、百货中心、超市门口、大街上都出现了许多发卡人员的身影。“办XX银行信用卡,有多重好礼赠送”的条幅自此随处可见。2003年甚至被业内称为“中国信用卡元年”,也被看作是“黄金十年的起点。 

  自2000年开始,广发银行[微博]进行国内信用卡市场深度开拓并取得突破性发展,发卡量连年翻番,2003年7月,信用卡发卡规模突破100万张。2004年发卡规模突破200万张,并成为国内首家信用卡业务实现盈利的银行。 

  2004年至今是品牌创建阶段,市场化运营机制确立,中国银行卡产业融入国际。中国信用卡的发展,从成长期到进入成熟期。

  信用卡的发展已经突飞猛进,而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2年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1年中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已达2.85亿张,平均每5个人拥有一张信用卡,大部分银行的发卡量同比增幅都在20%以上,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亦有大幅度的增长。信用卡交易金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的占比从2010年的33%上升至2011年的42%,提升了9个百分点,带动了0.46%的消费增长。

  精细化探索

  即使如此,与信用卡的发源地美国相比,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差距仍然巨大,美国早在2002年信用卡就达5.23亿张,大概平均一个人2张卡。这实际上也反映了消费者对信用卡的接受程度和用卡环境的便利程度。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推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而此前各家银行为了抢占信用卡市场,采用的是“广种薄收”的粗放式竞争模式,从长远角度看,银行应改变这种竞争模式,向精细化的方向转变。

  目前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一般有3种来源:刷卡手续费、分期手续费和透支利息。

  商户刷卡佣金是最大的盈利来源,即客户在商户POS机上刷卡消费,银行向商户收取的刷卡手续费,根据行业不同每笔交易金额手续费从0.5%~2%不等。各种分期付款业务的手续费及利息收入目前增长很快,如账单分期、购车分期,以及家电、旅游等商户消费分期,回报相当可观。而循环利息,主要指透支利息和滞纳金。

  “可惜,我们今天经营的模式,不是最初想象的状态。”中国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张录说,银行卡首先是一个产品,在国外,是一个产品就要讲求他的成本、收益,所以在国外有很高的收益,但在国内的运作模式和国外真的不一样。我们现在的信用卡能够收取的费用非常少。收单基本上没有任何一家赚钱,发卡能赚到钱的也都是通过各个方面的所谓的创新,有的是依附于卡的其他一些业务如分期。如果把信用卡作为一个产品来评估,看他的成本收益,在银行真是微不足道,这是第一个特点。

  而且,在利润微薄的情况下,各个银行都做银行卡是因为信用卡除了支付和信贷的功能之外,还被看成是一个渠道的载体。目前看几年内还不会有哪家银行因为信用卡亏钱就放弃这项业务。所以,当信用卡被当作一个渠道的载体时,尽管卡业务没赚钱却带来了客户,客户进了银行,可能基本账户在这家银行开设了。另外还可以交叉销售,还可以销售其它的东西。

  目前,从中国信用卡发展状况来看,同质化竞争依然激烈,但已经不再拘泥于同类产品定位上的竞争,而是上升到附加服务、贵宾礼遇的竞争,这就迫使部分信用卡产品必须根据问题,全面调整、全线升级。一些成熟的持卡人早已不受礼品等方式的迷惑,信用卡依托服务的优劣才是持卡人选择产品的首要标准。优质的服务已经成为各类带有服务性质机构增强竞争力的首要条件。从短期来看,服务升级能够吸引更为成熟的持卡人;从长期来看,全面提升信用卡服务水平,进而拉动信用卡业务升级,才符合信用卡的发展趋势。

  但众多银行人士认为,当前虽然仅有为数不多的商业银行在信用卡领域实现盈利,然而盈利的预期却是相当诱人。中国信用卡市场依然是中国个人金融服务市场中成长最快的产品线之一,虽然行业经济效益充满挑战,但受规模效益以及消费者支出增长的推动,盈利状况趋向好转,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马英九:正与日协商使用钓鱼岛渔场
  • 体育广东终结山东15连胜 马布里休战北京负
  • 娱乐王菲曝素颜照 网友调侃如18岁少女(图)
  • 财经我国政府机构每年不合理支出规模超万亿
  • 科技直径45米小行星凌晨近距离飞掠地球(图)
  • 博客马鼎盛:朝鲜核试验不成功 中国如何应对
  • 读书朝战时美国曾考虑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 教育孩子办家庭春晚压岁钱变身“出场费”
  • 育儿深圳白领月薪低于4千不如回家做保姆
  • 清议:为什么货币超发还将持续
  • 张明:外汇储备到底能不能分给老百姓
  • 梅新育:美欧自贸协定祸福难测
  • 张明: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平衡
  • 郑风田:欧盟挂牛头卖马肉算什么事?
  • 梅新育:朝鲜拥核意在谋和
  • 黄鸣:如何做尖端产品一步登天
  • 章玉贵:再造香港经济竞争力
  • 胡坚:如何解决北京出租车问题
  • 黄凡:从股神归来看投资理财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