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学习百老汇好榜样

2013年02月05日 17:26  《中外管理》 

  刘?戈

  广义的百老汇已不是一条大街或几家剧院,而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它包含内容的创新、剧院的管理和资本的融合。

  本文作者系央视经济频道《今日观察》观察员

  文化产业是个热词,也是个潮事。在政府超乎寻常的大力支持下,如今包括房地产商、煤老板等众多不同领域的商人都有涉足文化产业的冲动。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各地风起云涌的文化产业,绝大部分本质上是文化房地产、文化旅游,而不是真正的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真正内核是内容,而不是承载内容的剧院、电影院、旅游度假村、文化产业园。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文化真正成为产业的也不多,好莱坞电影、迪士尼乐园、百老汇戏剧、太阳马戏团演出算是其中典型代表。

  如果仔细寻找和搜索,会非常沮丧地发现——中国人向全世界人民卖无数种类的产品,但在涉及文化的门类中几乎是空白。当然中国的文化产品也会不时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舞台、银幕、屏幕上,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归结为政府支持下的文化交流,而不是文化产品的交易。也就是说,东西是赠送的。当然,因为是赠送,通常可以得到廉价的喝彩,这些喝彩被传达回国内,通常被拿来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证据。

  在和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总经理张宇先生交谈的时候,他谈到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进一步印证了这种判断:“如今每年有众多中国演员和文艺团体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这些演出的剧照和录像被用来证明演员和团队的实力及名声。但精明的剧院商人在拿到大笔的场租费之后,并不把这种演出列进剧院每年公布的演出目录中。也就是说,若干年后,他们的后人无法证明自己的先人或前辈真的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过,因为在剧院的官方记载中找不到任何痕迹。”

  类似这种到维也纳金色大厅镀金的“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其实是从前(现在也还有)各地方剧团花巨资进京演出的自然延续。不同的是,商业利益成为主角。虽然说文化产业化本质上就是文化商业化,但如此的商业化、产业化营销上的雕虫小技,如同电视上卖假药的吆喝,吆喝得越响越炫就离真正的好产品越远。

  中国文化产业化跨越

  “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实力整体上还远没达到走出去阶段的要求,重要的是引进来。中演公司对音乐剧的引进算是一种尝试,目前来看在文化产业化的探索中走出了一条路”。作为上一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获得者的张宇,通过近10年的努力终于算是摸到了音乐剧产业的基本脉络,将这种百老汇的主流文化产品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并且获得巨大成功。

  目前引进版权的中文版百老汇音乐剧《妈妈咪呀!》已经连续演出200多场,票房超过1亿元。“按照我们以前的演出模式,一个剧演100年也演到不到1亿元的票房”。因为,即使成为经典的剧目,如北京人艺的《茶馆》等,通常演出量也就是每年十几场。而继前些年直接引进百老汇音乐剧演出获得成功之后,通过版权购买方式新创的中文版音乐剧,在演员不知名、导演不知名、场地不知名、剧目不知名的情况下竟创造了票房奇迹。在此之前,国内曾经排练演出过200多个音乐剧,没有一个能够持续演出1个月以上,全部以赔钱告终。这足以说明,这些引进的音乐剧的成功是剧目本身以及围绕剧目诞生的创作和商业模式的成功。

  2003年,张宇去纽约考察百老汇的音乐剧。他意识到音乐剧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通过版权输出后进行本土化改造。中国要搞自己的音乐剧,必须从原班人马引进过渡到版权引进本土化改造阶段,之后才可能进入原创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学习百老汇音乐剧的创作方法、运作模式、演员培训等,更重要的是学习人家如何打造产业链。

  《妈妈咪呀!》中文版实现了从过去单纯引进原版音乐剧到购买版权进行中文版制作的产业跨越。“除了版权这个环节,制作、演员培训、市场营销、衍生产品开发等环节统统都握在我们手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培养了系统化的音乐剧人才队伍。”张宇说。这显然是中国文化产业化学习过程中的真正收获。

  百老汇的盈利法则

  在百老汇大街周边41-55街的巷子里,聚集了上百家剧院。在上演热门剧的《歌剧魅影》《狮子王》《战马》和《芝加哥》等剧院的路边,从下午开始排队买票的队伍成为一景。由韦伯作曲,根据法国小说改编的音乐剧《歌剧魅影》,从1988年1月26日首演开始,20多年来几乎每天都在美琪剧院上演,风雨无阻。这座建于1927年,共有1645个座位的剧院已经成为《歌剧魅影》的专属剧院。

  2012年8月,我应朋友之约在纽约观看了《歌剧魅影》。与北京演出的票价相比,150美元一张的甲等票价格并不算高。在百老汇,音乐剧盈利靠的不是高票价,而是剧目演出的场次和版权的出让。所以,百老汇的盈利法则只有一个,就是尽可能多的持续上演。只有当演出场次达到一定数量时,制作人才有钱可赚,当演出场次超过500场时,每多演一场都将给投资人和制作人贡献丰厚的利润。

  虽然,这次纽约观看演出的体验基本接近我对在百老汇看音乐剧的想象,但在排队入场和进入剧院大厅的时候,还是对其老旧和简陋感到诧异。好在精彩都在舞台上面,让观众很快就忽略了设施的简陋。对百老汇的剧院集团来说,经典的剧作远比宏大的建筑更有价值。制作公司会毫不犹豫地投资数千万美元来制作新剧,却不会花钱翻新或新建剧院。

  离百老汇剧院不远,就是华尔街。百老汇经过百年变迁,现在已经形成完整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广义的百老汇已不是一条大街或几家剧院,而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它包含内容的创新、剧院的管理和资本的融合,这是百老汇大街与华尔街对接的结果。

  “形成以内容为核心的资本聚集,即以制作人为中心、以多样化金融工具为支撑的金融体系;在此基础上,内容本身的衍生收益(版权收益、衍生商品的销售收益等)以及由集中的剧院群所产生的衍生效应(餐饮消费、广告赞助及其他商业活动)等,都决定着百老汇模式的商业价值,而这种商业价值在各方(政府、投资人、制作方)之间的分享机制决定着演出文化产业持续吸引资本投入的能力”。一位专家这样总结。管理

  责任编辑:焦?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东公安局干部有两身份证 拥170余套房
  • 体育官方对孙杨处理结果:做检查停商业活动
  • 娱乐香港嫩模陪睡盛行 揭秘接客行情(图)
  • 财经富豪属相调查:大陆属兔最多台湾属蛇最多
  • 科技品牌商低价:iPad份额降至历史最低点
  • 博客袁厉害有20套住宅将收养孩子分等级
  • 读书新浪历史访章永乐:1913大选与大决裂
  • 教育复印店帮学生改成绩单称正常业务(图)
  • 育儿广东警方解救14被拐婴儿皆为父母所卖
  • 秦红:15岁的基金业走向何方
  • 钮文新:别了 周小川
  • 连清川:赵红霞照片与媒体的伦理和职责
  • 张五常:按件数算工资是如何没落的
  • 赵伟:世界经济2013年或可摆脱危机
  • 朱大鸣:180个公章也会推高房价
  • 章玉贵:吁请尽快告别GDP情结
  • 王巍:我们能否超越金融创新的历史
  • 金岩石:解除一胎化之前该做什么
  • 张明:日本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