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为真正的亲密过年

2013年02月05日 17:25  《中外管理》 

  文/本刊评论员?李?靖

  七成人不想回家过年?

  春节将近,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对北京、上海等六个城市做了一个广泛调查,结果发现:近70%的受访者表示“为春节回家而烦恼”。

  以一位刘姓受访者为例:他今年30多岁,已经很多年没回家过年。“在北京打拼得并不如意,回家感觉没面子。”另外,“回家也给不了父母多少钱,还要给亲戚朋友的孩子压岁钱,吃不消。”再者,自己至今孑然一身,回家看到其他同龄人结婚、生子,难免又会面对亲人催促。“想想就难受,索性不回去了。”

  这是打拼得不如意的。看起来境遇好些的企业家过年就轻松吗?并不其然。因为他们过年承担得只比常人更多,甚至对这个人群来说,这个年并不只属于自己:首先要把员工打点好,面对亲戚、朋友时,需要承担和平衡的事情也会更多。

  所以人们会发现,有些企业家过年时索性飞到国外,微博一交待,手机一关,万事大吉。

  尽管有人一再呼吁过年应多陪陪家人,把年过得更纯粹一些。但“理论上”如此,现实却是——过年就是有许多形式主义和功利化的“项目”。

  按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的说法,“为春节回家烦恼”的原因,主要如下:怕经济不堪重负、怕春运折腾、怕父母逼婚、怕应酬麻烦等。

  这个调查好就好在,在“过年好”的众口一词中,发掘出了中国式过年中值得关注的另一面。

  评心:

  虽然这个调查把过节的烦恼主要归结在“现实”因素上,但其实内在的心理因素才是关键。因为中国式过年尽管有许多美好之处,但过年也是一个强调“你应该”要远多于“你喜欢”的他人取向的义务型节日。

  例如:过年的特征之一是忙碌,从庞大的春运,到节前一天天倒计时的张罗,再到亲友的团聚。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在这个过程里,所有人都有许多应然之事,却很少在“喜欢”的层面被关注。即使有,也常常是一些“你应该喜欢”和“应该高兴”的暗示。

  这恐怕是70%的人有过年烦恼的原因。因为如果真喜欢的话,那些“现实因素”,多半并不是问题。

  面上的“应该”多于内在的“喜欢”,结果之一是催生出诸多的面子问题:自己的面子、家庭的面子……是中国式过年中绕不过去的一个背景。于是乎,有报道称,有企业家会租个女友回家“衣锦还乡”。

  有人会说:没人要求你“应该”呀?这恰恰就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如同中国式过马路中,没有人明确对他人闯红灯表示支持,但互相暗示的群体心理推动了那些徘徊的人毫不犹豫地抬腿。

  就过年而言,最强大的“应该”的力量,就来自这种群体性心理。而应然的恶果之一是:许多人分不清是为了亲密的形式而回家,还是为了真正的亲密而回家?这就是调查中70%的人感到烦恼的一个深层动因所在。

  该怎样突破“应该式过年”?从人民网[微博]报道过的美国式过马路中或许能得到启发——虽然闯红灯是错误的,但根本不用等凑够一群人,想过抬腿就过的自我认同,却是值得借鉴的。其实可以看出来,权利意识主导的文化,首先主张的是“我喜欢”;义务意识主导的文化,首先主张的是“我应该”。

  纵使一个人跳不出他所处的环境,也摆脱不了一些必然的形式,但如果能从小环境开始,从内在开始,在过年时更关注自己的感受、他人的感受,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真正的亲密”上,就能在相当程度上把春节改造成一个“喜欢”取向的节日,过年的烦恼也会大为减少。

  同样的道理,绝不仅仅适用于过年。管理

  责任编辑:焦?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东公安局干部有两身份证 拥170余套房
  • 体育官方对孙杨处理结果:做检查停商业活动
  • 娱乐香港嫩模陪睡盛行 揭秘接客行情(图)
  • 财经富豪属相调查:大陆属兔最多台湾属蛇最多
  • 科技品牌商低价:iPad份额降至历史最低点
  • 博客袁厉害有20套住宅将收养孩子分等级
  • 读书新浪历史访章永乐:1913大选与大决裂
  • 教育复印店帮学生改成绩单称正常业务(图)
  • 育儿广东警方解救14被拐婴儿皆为父母所卖
  • 秦红:15岁的基金业走向何方
  • 钮文新:别了 周小川
  • 连清川:赵红霞照片与媒体的伦理和职责
  • 张五常:按件数算工资是如何没落的
  • 赵伟:世界经济2013年或可摆脱危机
  • 朱大鸣:180个公章也会推高房价
  • 章玉贵:吁请尽快告别GDP情结
  • 王巍:我们能否超越金融创新的历史
  • 金岩石:解除一胎化之前该做什么
  • 张明:日本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