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富士施乐:整合资源循环系统

2013年01月29日 12:56  《商业价值》杂志 微博

  一个实践了5年的整合资源循环的企业,如何在不盈利的前提下,坚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诺与担当?

富士施乐:整合资源循环系统

  企业竞争力:整合资源循环系统让富士施乐树立了良好的可持续企业形象,带动了企业的长久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与其他企业的品牌差异化。

  社会效益:苏州爱科工厂作为富士施乐整合资源循环系统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回收来的数码复合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及耗材的再资源处理以及全新硒鼓的制造,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保持中国环境及防止环境危机做出贡献。

  2012年6月27日,一辆装满从全国各地回收的废旧复印机等设备的卡车经过地磅称重,将运进苏州工业园区内的一家资源循环工厂进行卸货。经过拆解归类后,零部件转化或分解成不同的类型资源,用来再生产和循环利用。这家回收工厂就是富士施乐爱科制造(苏州)有限公司(后简称“爱科”),一家完全实现“零废弃”、“零污染”、“零非法丢弃”的整合资源循环系统的企业。

    资源再生率达99.9%

  富士施乐爱科制造(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底,于2008年1月正式启用,爱科之名取自环保英文ECO的音译。在富士施乐所负责的亚太地区业务中,类似爱科这样整合资源循环系统的企业共有6家,其它5家分别在日本、泰国、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日本和泰国公司的资源再生利用比率已达到99.9%。

  在资源回收系统中,富士施乐会将销售给客户的产品,在其使用到报废或是无法再维修时,从全国进行回收,并集中运抵苏州的资源循环工厂。工厂在对回收的机器进行重量测定后,确认回收数量和接收数量,并将这些数据输入监控数据库,由一套与生产管理系统联动的追溯系统进行管理。

  记者在工厂车间里看到,不同的激光打印机、一体机、复合机被按照机器的型号码放排列,整齐有序。据工作人员介绍,工厂将回收的产品进行分类、拆解和清洗,所有零部件按照70个种类实行彻底的分拣归类,如拆解成铁、铝、透镜、玻璃、铜等原材料,并划分为再资源化和再利用零部件两类,完成出货时的重量管理。记者看到,工厂对于分解的细节管理有序,不仅仅是将可用塑料粉碎,还要按照规定将塑料颗粒粉碎到一定的尺寸才可以。不仅如此,拆解车间会在墙上贴着详细的拆解分类及流程,工人会严格按照流程操作。

  拆解后的原材料被运送到拥有高端技术和可靠信誉的再生利用合作伙伴企业,转化成有用的再生资源。并将中国国内难以进行有效处理的零部件转运到日本,再进行处理,以杜绝废旧产品成为废弃物,而是将其作为宝贵的资源予以有效利用。

  如今,富士施乐在中国的资源化、原材料的利用率,如塑料、铜和铝等已超过90%的回收率,剩下的9.9%作为能源得到再利用。总体算来,富士施乐爱科制造(苏州)有限公司于2011年达到99.9%的再资源化率,成功实现“垃圾零填埋”的环保目标。

    回收率是瓶颈

  “目前爱科的回收处理量,如鼓粉盒等耗材每年回收处理50万个,复印机等中型设备一年回收处理1万台,还远远没有满足爱科的实际产能。”富士施乐爱科制造(苏州)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大竹雄二说。

  虽然爱科工厂2008年1月启动运营至今已有5年时间,但截止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达到筹建企业初期时所预计的经济效益。“问题不是出在拆解企业方面,而是回收环节的问题。”富士施乐中国总代表、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正刚说。他认为回收环节的具体问题有3个:首先中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6倍,让回收难度加大;第二,富士施乐的用户遍布全国,使用后的废旧设备散布在中国各个角落,虽然富士施乐的目标是争取实现所销售产品百分之百回收处理,但是中国目前还没有覆盖全国的物流企业可以进行回收配送;第三,客户对废旧设备的处理意识地区差距明显,一些用户或渠道商并不愿意将废弃产品回收给厂家进行处理,而是将这些废弃产品处理到二手机市场以获得利润。还有一些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不那么灵活,哪怕设备用了再长的时间也不能报废。

  除此之外,一些拆解后的材料还需要交给专业的合作伙伴进行再利用,这部分环节不但不能获得收益,反而还要付费,更增加了工厂的成本支出。这也是为什么爱科尽管做出诸多努力,产品回收比率逐年上升,却依然没有达到当年预想的目标。

    坚守与担当

  “富士施乐在日本的整合资源回收系统用了8年时间实现盈亏平衡,爱科如果仅仅看资源循环系统,目前没有实现盈利。”徐正刚说:“富士施乐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除了生产和销售之外,还应该包括对于所生产产品的回收和再生、再资源化。因此,爱科运营过程之中所产生的成本,富士施乐认为是业务开展过程之中所必须承担的成本。”

  作为销售公司,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产品的回收工作,并承担了报废产品回收过程中所有发生的费用。据了解,仅2011年此项成本的费用达1.2~1.3亿日元(折合当时人民币约1500万元)。同时,进行资源循环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一部分也是由富士施乐承担。“如果我们不做回收处理,这些成本支出就不会发生,几亿日元会作为净利润体现出来。但是富士施乐认为,作为一家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应该对价值链的整个过程负起责任,要把上述的费用作为工作的成本来应对。”徐正刚说。

  随着近些年中国关注CSR及环境保护的人士越来越多,富士施乐的爱科工厂得到了中国有关方面和相关人士更多的关注,爱科也成为富士施乐向社会展示的很好的窗口和样板。同时,由于富士施乐在CSR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与其他企业的品牌差异化。

  对于业务成本的问题,徐正刚认为,富士施乐将进一步提升回收的效率,并跟研发人员进行更强的合作,获得更多、更有价值、更利于进行资源回收利用的产品。

  富士施乐将CSR理念贯穿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之中。“资源循环在富士施乐CSR整体环节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徐正刚表示,富士施乐资源循环的方针一方面是零废弃,另一方面是在设计产品时就考虑到符合“为环境而设计”的理念,实现全部产品的资源循环,并在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推进减轻环境负担活动。

  对于中国市场,富士施乐希望能够提升废旧产品的回收率,提升资源化的水平。“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中国政府在积极推进此方面的普及宣传工作,民众对废旧物品分类意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要实现全民参与分类回收的意识还需要我们大家的持续努力。为此,富士施乐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中国尽快及时地建立更加完善的回收体制,使客户所产生的废旧设备和零部件,能够尽早回收。”徐正刚说。

 

  经济学中讲: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我们要将有限的资源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节能环保企业、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必将为全世界造福,多数人都能看明白这个趋势,但为何像富士施乐这样的企业并不多呢?正是因为多数人不能忍受在5年甚至更长时间不盈利的情况下去做一个企业,现在的人多是浮躁的,讲求赚快钱。对于整合资源循环的企业面临的困境,政府有必要对人们进行宣传、引导,对公众阐明废旧产品合理回收的重要性,同时企业也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回收体系,以免造成人们知此理却不知将废旧物品送到哪里。说来容易,但做起来非一朝一夕,只是希望整个社会越来越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已聘请北京两名律师为其辩护
  • 体育德罗巴转会中超生涯终结 奥巴马接见热火
  • 娱乐《甄嬛传》登陆美国台词翻译引关注
  • 财经我国货币超发严重 新增货币占全球近半
  • 科技游戏机禁令取消短期难有实质进展
  • 博客驴友实拍雪崩瞬间(图) 铁道部有票不卖?
  • 读书红包变迁:古代官员年终奖怎么发
  • 教育 超7成80后成被催族:催婚催子催工作
  • 育儿女子为防孩子走失在其脖子上系绳(图)
  • 廖剑勇:品牌如厕所
  • 郑风田:如何不再运动式反浪费
  • 张五常:履行定律与选量作价
  • 张化桥:利息提高四个点即可消灭影子银行
  • 朱大鸣:中国货币超发第一 房价等于没涨
  • 章玉贵: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增长周期靠什么
  • 彭真怀: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与策略
  • 熊鹭: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主要应做什么
  • 徐斌:城镇化红利大致结束于2015年
  • 曹凤岐: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七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