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摸索出了有效的管理方式后,他也在职业经理人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
文|CBN记者 赵蓉
摄影|东东
瑞典人韩安德(Anders Hammarback)至今为止从事过三份工作,身份分别是创始人、咨询顾问和职业经理人。
2000年,18岁、还在上高中的韩安德创办了一家网络教育公司。运营了近5年后,他把公司卖给了另一家大公司。然后自己作为商学院毕业生加入麦肯锡,参与欧洲、非洲和中国的跨国公司项目。
读大学期间,韩安德有一段以交换生身份来清华大学参加MBA课程的经历。他当时就很喜欢中国,结束MBA课程回瑞典的时候,他决定以后要找机会再来这个从美食到文化都令他兴奋的国家。
2009年,毕业3年后的韩安德等到了机会,他申请到了一份英孚教育中国区的工作,“如愿”离开家乡瑞典,并和他的意大利籍太太一起移居到了上海—两人正是在清华大学交流时相识。
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上,这都是韩安德的一个全新的开始。当时他在英孚的职务是担任中国区青少儿英语总教务长,这是一份职责跨度很宽的工作,包括评估课程质量,招聘并培训外教,还要同时管理4个不同年龄段课程的内容研发,以及维护学员关系的课外活动。
上手后不久,韩安德就很兴奋地发现,他可以把前两份工作的经验转移到新工作上。
比如在麦肯锡的咨询工作是带着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进入到某个项目中,对现状进行评估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个流程换到英孚的工作中,就是通过听课、访谈、调研等一系列方式了解课程质量,然后从中分析出该如何改进。与此同时,他工作职责上的每一块内容都是为提高学员满意度这个最终目标而服务的,“就好像创业一样,为了实现目标你在方方面面都可以找到要下功夫的地方。”
但这份工作也有他缺乏经验的方面—他得学会当领导。为了了解“如何当一个好经理”,他会在上班时观察公司里其他经理人的工作状态,下班后也不时和其他行业的朋友交流“管理经验”,甚至在招聘时向面试者抛出诸如“你最欣赏具有哪些特质的经理人”或“评价一下你前上司做得好和不好的方面”之类的问题。
韩安德的团队里有10个人,来自7个不同的国家。抱着想要了解每个人不同个性的想法,他总是在工作中找各种机会和他们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每当自己向下属提出有用的建议时,对方的工作热情就会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彼此间的信任感也会增加。
“起初,我并没有如何领导一整个团队的概念。后来我发觉,并不用总是想着‘管理一个团队’,我要去做的其实是管理好每一个人的才能。”这个心得让他想起自己10岁时被同学们选为足球队长的经历—对跑不快的大块头同学说“你别去追球,移到那儿去堵住对方”—这个策略的效果在后来的比赛中得到了验证。
最近,韩安德得到了升职。从2013年起,他将担任英孚教育中国区连锁运营总经理。12月月底的最后一周,他都在了解新团队和新工作。他希望能够复习自己在上一个职位摸索出的管理经验,“为不同才能选定不同的站位。”他觉得这是自己最初也可能是最后的方向。
联系编辑:chenrui@yicai.com
个人档案
姓名:韩安德(Anders Hammarback)
星座:水瓶座
学历: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 商业硕士
职位:英孚教育中国区
连锁运营总经理
C=CBNweekly
H=Anders Hammarback
C: 最喜欢中国的哪些地方?
H: 只要是大城市都喜欢,因为人多!在我的家乡瑞典,全国只有900万人,而整个上海的人口就超过了2000万。我喜欢走到街上、商店里、咖啡馆那种到处都是人的感觉,非常热闹。
C: 觉得自己有领导天赋吗?
H: 或许吧。除了当过足球队、冰球队的队长,还可能因为我是家里的老大。我还有3个弟弟,从小我就希望他们听我话,但不是怕我的那种听话。
C: 近期有哪些工作和生活上的目标?
H: 第一是要努力提高汉语水平,因为我自己是语言教育行业的,所以会格外重视语言的重要性。第二是想真正了解中国年轻人的想法,包括80后和90后的爱好和社交习惯等,我觉得自己现在和他们还有距离,但我不想只做个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