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太原转型会战拉开帷幕

2012年12月28日 13:49  财经界 

  今年以来,山西太原在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个方面实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给太原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1 年,太原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80.12 亿元,比上年增长9.9%,基本上占据了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292 元。2011 年,太原市财政总收入393.04 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近年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太原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综改的总体方案、按照省、市第十次党代会部署,坚持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抓住转型综改试验区的重大机遇,积极进取,奋力拼搏,敢行先试,勇于担当,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速趋快、结构趋优、质量趋好、动力趋强的发展态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建设一流省会城市迈出了坚实步伐。2012 年10 月下旬,在山西省委办公厅和政研室及太原市委、市政府的支持配合下,本刊专题采访组来到太原,对太原有关职能部门及区县和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入采访。

  太原转型会战拉开帷幕

  本刊记者/ 吉喆 丁吉林 尹海琼

  太原,古称晋阳,也称并州,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之美誉。是一座具有5000 年文明史和2500 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

  山西省的地理中心和省会城市。

  困境

  太原是国家“一五”时期规划建设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全国56 个能源重化工项目,太原占了11 个,其中就包括太钢、太重、太化等。这些大型能源重化工企业奠定了太原工业的基本结构。伴随着一个个重化工企业的成长和扩张,太原度过了完整的重化工阶段。

  然而,几十年的过度开发和扩张,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十一五”初期,太原的产业结构仍然是煤炭-焦化、煤炭-电力、煤炭-钢铁、煤炭-电力-电解铝为主导,权重占到了80%以上,代表着绿色新兴产业的经济区、高新区的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占比非常小。

  太原,这个以能源重化工基地著称的城市,已陷入资源魔咒的怪圈。

  谋划

  山西省委、省政府,太原市委、市政府站在“谋万世”、“谋全局”的高度,提出了转型跨越的发展战略,就是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快速跨越。

  太原市市长廉毅敏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加快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太原市政府在今年7 月中旬下发了《2012 年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行动方案》,提出了年内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确定年底前,太原要在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个方面实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首批标杆项目也要启动建设。

  方案明确要求发展高端产业。一要建设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年底前,将发展一批铁路装备、煤机、重型汽车及零部件等先进装备制造业。二要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三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将重点发展新能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引人关注的总投资25 亿的全省首个综合保税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设立申请,在9 月2 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准。这意味着山西有了承接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基地。太钢不锈钢制品深加工项目、太重集团重型机械加工项目、富士康集团等9 个项目将首批落户综合保税区。作为目前国内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对于完善综改区功能,提升综改区对内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改善综改区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综改区对内外资的吸引力,增强山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攻坚

  煤炭产业是山西最大的产业,要破解资源魔咒,实行转型跨越,就必须对长期在太原市占据龙头老大地位的煤炭产业开刀。由于煤炭储量丰富、煤质优良、易于开采,价格上涨,太原西山地区私挖滥采遍地开花,集中度低,形成了多小散乱的产业格局。落后的开采技术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源,事故频发严重危害着经济的健康机体,严重影响了龙城太原的美好形象。

  “十一五”期间,太原率先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煤矿数量由130 座减到53 座,非煤矿山数量由221 座压减到97

  座。煤矿数量减少了,煤炭产能大幅上升,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在这场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战役中,太原实现了主城区基本退出煤炭产业的壮举,将一个干干净净的主城区还给了市民。

  在准确预判经济走势的情况下,太原市委、市政府果断按照“新兴化、高端化、园区化、集群化、循环化、信息化”的思路,以建设一流新兴产业基地、一流自主创新基地、一流现代宜居城市为目标,布局绿色新兴产业,实施了一系列转变增长方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举措,为非煤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在整治煤炭产业的同时,太原市新兴产业高速发展,增加值增速达到了27.7%,高于煤、焦、铁、化、电等传统产业19.3 个百分点,占工业比重达到了18.5%,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9%。太原经济区获批“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铝镁合金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民营区工业新区加快建设,引进晋西装备产业园等一批新兴项目。不锈钢园区一批优势项目相继落户。清徐经济开发区阳煤集团化工新材料园奠基。今年上半年,随着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陆续竣工、投产,电子设备、煤矿专用设备、新材料、食品制造等绿色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和食品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到了20.32%和6.58%。在冶金、煤炭、焦炭占比下滑的同时,这些行业为太原市经济增添了亮色。

  太原去年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接近1100 亿元。太原市获得“2011 年度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称号,民营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并通过验收;旅游总收入增长20.1%。今年上半年,太原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近600 亿元,强劲增长10.4%,高于全省和全国。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长13.6%,金融业增长11.9%,房地产增长14.8%。

  随着转型跨越战略的深入推进,太原市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深刻变化。无论从增加值权重,还是税收结构,第三产业都已经摆脱了以往的尴尬地位,成长为拉动龙城经济发展的“龙头老大”。今年上半年,太原市服务业增加值近600 亿元,远远超过工业,增长10.4%。其中,房地产增长14.8%,同比提高13.9 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增长13.6%,同比提高5.3 个百分点;金融业增长11.9%,同比提高7.8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幅分别达到了4.2%、9.0%和10.4%,呈现出三、二、一的增长格局。三次产业的权重演变为1.3%、41.3%和57.4%。第三产业增加值一举超过了

  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总和,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都市农业稳步推进。确定娄烦县马铃薯、小店区奶牛和清徐县蔬菜3个“一县一业”特色基地县和64个“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3 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均顺利通过验收。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46 万亩。改扩建、新建规模健康养殖示范场61 个。大力发展食醋、肉制品、干鲜果、蔬菜和优质粮油5 大加工业,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91.9亿元,增长31.2%。一个服务城市的都市型农业体系正在建成。已经公布的太原工业经济三季报显示,在全国工业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太原高端装备制造业异军突起,强劲拉动,前三季度太原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543.9 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连续两个季度高于全国全省水平。

  美丽太原

  为了“让市民呼吸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太原市提出了把太原建成“蓝天白云之城”、“青山绿水之城”的生态建设目标。

  太原市坚持“生态立市”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制定最严格的绿色标准体系“抑黑促绿”,持续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得兴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的工业企业一律关停……几年前,煤炭产业退出主城区;8月中旬,曾经为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做出巨大贡献的太原煤气化第二焦化厂关停,从原煤散烧到焦炉煤气再到更清洁的天然气,太原完成了燃料的三次革命。西山地区原为全省污染重灾区,十大森林公园建设后,已成为市民观光游览的好去处。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去年完成造林面积49.2万亩,相当于“十一五”后三年的总和。去年实施重点绿化工程31项,新增绿化覆盖363公顷,新增绿化354公顷,新增公共绿地150公顷。市区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下降3.5%;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8天。

  尤其是西山的整治使太原的生态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太原市副市长王建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西山城郊森林公园克服了各种困难,先行先试,敢行会试,在较短的时间内,西山已经建设成为太原的一道自然生态屏障,一座天然氧吧,一条融汇太原历史文化、观光旅游的黄金走廊,一个集聚现代高端服务业的广阔平台,一处吸引市民休闲娱乐的绝好去处。”西山的绿色奇迹,已经为生态太原做了有

  力的注解。一个美丽的太原,已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去年以来,太原全面实施集中供热全覆盖、气化太原、城中村整村拆迁改造、污染企业搬迁、水污染治理五大工程,狠抓工业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扬尘污染控制、商品交易市场和饮食服务摊点环境整治工作、垃圾和秸秆焚烧污染控制五项整治,决心在“十二五”期间全力破解历史形成的各类污染顽疾。

  五大工程完成后,太原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将得到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将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级以上优良天气将达到330 天以上,主城区将彻底解决城中村燃煤采暖污染问题。地表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将保持100%,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将达80% 以上,主城区汾河及其边山支流河段消除“淌黑水、散恶臭”现象……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宜人”的美丽画卷将展现再并州大地上!

  大都市战略

  国际上许多成功发展的城市,都有相应的大都市战略。区域经济集团化特别是大都市圈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各区域通过以资源共享、利益共赢为特点的区域协作追求最佳的规模效益。在此过程中,大都市圈逐渐兴起,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长三角大都市圈、珠三角大都市圈等已成为领跑我国经济的先锋队,与国内其它省份相比,山西经济发展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都市圈作用不突出。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 把太原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大都市,是充分发挥太原对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充分发挥山西在中部崛起和承东启西中重要支撑作用的重大战略。中心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 从根本上规定着区域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和水平。加快太原都市圈建设, 必须举全省之力加快太原发展、强化太原的中心城市地位,大力推进产业聚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实力, 不断增强太原对整个都市圈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以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阳曲县、古交市和娄烦县为核心的太原都市区一体化发展, 是有效提升太原都市圈辐射带动力的战略支撑。要以太原榆次同城化作为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的重点, 按照规划同筹、制度同构、市场同体、产业同链、科教同兴、交通同网、设施同布、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的原则,加快这一区域的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 不断增强这一区域对太原都市圈的辐射带动力, 努力打造太原都市圈发展的“龙头”和核心圈层。通过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使“太原都市群”真正成为山西的脊梁及山西经济发展的引擎。一个区域联动、协调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齐头并进的经济圈、都市群便会组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山西。

  山西太原都市圈介绍

  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为“一核”;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城镇组群的太原大都市圈为“一圈”;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中部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中部城镇群,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为“三群”。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李克强:农民工变市民要解决住房问题
  • 体育全明星投票:科比反超詹姆斯成票王
  • 娱乐蔡少芬胎盘撕裂险小产 停工1年保女平安
  • 财经盘点2012财经事件:王石明星恋最火爆
  • 科技新浪科技2012年终策划:见证
  • 博客咬文嚼字:十大语文差错 清朝老虎会耕田
  • 读书大喜又大悲:林彪一生十大经典战役
  • 教育补鞋匠24年买4套房 计划送儿女出国读书
  • 育儿俄罗斯幼童零下25度雪地冲凉水(组图)
  • 陈永昌: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红利
  • 姚树洁:中国应再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 刘泳华:2012年十大最神奇品牌
  • 罗天昊:中国急需打破城市霸权主义
  • 曹彤:2012年国际金融形势评论
  • 端宏斌:乞丐其实比你有钱
  • 李迅雷:中国经济步入负债式增长时代
  • 郑风田: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方向错了
  • 曹凤岐:如何解读十八大报告
  • 赵伟:为何经济预期屡屡失误